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4篇
力学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硫酸根含量是水质评价指标之一。水样中测定硫酸根的比浊法是用甘油作稳定剂,生成硫酸钡晶形沉淀,晶粒较大,沉淀速度快,因此比浊时要定频定时搅拌不易掌握,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较低。本文应用明胶作硫酸钡沉淀的分散稳定剂,使硫酸钡能较均匀地分散在明胶溶液中,测定时勿需搅拌,大大地减缓了沉淀的速度,灵敏度也比原法提高1.5倍左右。试验证明:在0.001—0.01N盐酸介质中,有明胶存在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无模板的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CVD)法,以二甲苯和乙二胺为反应物,二茂铁为催化剂,以石英玻璃为衬底,制备了大面积、垂直于石英衬底生长、掺杂N的定向碳纳米管阵列。扫描电镜检测表明制备的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具有很好的定向性,而且管身平直。高分辨透射电镜的检测表明制备的碳纳米管具有较好的石墨化程度和较高的纯度,首次在碳纳米管内腔中发现了原位生长的“类富勒烯”结构。拉曼光谱的检测表明制备的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中含有大量的单壁碳纳米管。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表明N原子成功地被掺进了碳纳米管中,而且N原子的百分比随着碳源中N原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碳源中nC∶nN比为1∶1的时候,在掺杂的碳纳米管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可以达到2.51%。  相似文献   
13.
溴系阻燃剂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主要阻燃剂,常用的有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醚、六溴环十二烷、三溴苯酚、十溴联苯乙烷等。溴系阻燃剂的分解温度大多在200~300℃左右,与各种高聚物的分解温度匹配,因此能在最佳时刻以气相及凝聚相同时起到阻燃作  相似文献   
14.
用沉淀法制备出作为全钒液流电池负极电催化材料的具有单斜结构的纳米氧化钨粉体材料,并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将此纳米氧化钨粉体用Nafion溶液涂覆于玻碳电极上,在1.5mol/L V(Ⅲ)+/1.5mol/L V(Ⅳ)+6mol/L H2SO4的电解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测试了V(Ⅱ)/V(Ⅲ)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活性和可逆性.循环伏安数据显示了V(Ⅱ)/V(Ⅲ)氧化还原反应在涂覆有氧化钨粉体的玻碳电极表面的反应为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室温下该反应的标准速率常数为4.22×10-6 m/s.  相似文献   
15.
飞秒电子衍射系统中调制传递函数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指标. 包括光电阴极、电子聚焦系统、电子偏转系统、双微通道板(MCP)电子探测器等,并给出了基本的设计思路、设计结果. 光电阴极是由位于蓝宝石晶体上面的银膜构成,为了获得足够小的电子束斑以及减小电子上靶时的角度,紧贴栅极后放置一个100μm的小孔,对电子束的形状和大小进行限制. 采用磁电子透镜进行聚焦,电子衍射图样由放置在样品后面的双MCP像增强器进行探测. 在设计计算时,用Monte Carlo方法对光电子的初能量、初角度以及初位置分布进行抽样,用有限元法计算磁透镜 关键词: 飞秒电子枪 有限元法 Monte Carlo模拟 调制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硅凝胶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及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处理样品,提取液在HP-5毛细管色谱柱上分离,质谱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检测模式。D4和D5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011,0.013 mg·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3%,85.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5%,1.6%。  相似文献   
17.
张华  吴建军  张代贤  张锐  何振 《物理学报》2013,62(21):210202-210202
用于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工作过程仿真的一维机电模型, 具有模型简单、计算周期短等优点, 在PPT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针对机电模型假设工质烧蚀质量为常数和不考虑烧蚀过程这一局限, 提出了一种采用Teflon一维烧蚀模型计算工质烧蚀质量的改进模型, 并以LES-6 PPT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 通过与LES-6 PPT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 充分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此模型能够对Teflon工质在PPT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烧蚀过程进行仿真, 弥补了机电模型忽略烧蚀过程对仿真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同时, 此模型依然保持了机电模型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对于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机电模型 烧蚀模型 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18.
液滴碰撞现象普遍存在于动力装置燃烧室喷嘴的下游区域,影响燃料的雾化性能。为了揭示相同直径的双液滴中心碰撞机理,求解了轴对称坐标系下的N-S方程,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捕捉液滴碰撞过程中气液自由表面的演化规律。利用Qian等提供的实验结果对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校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环境压强对液滴碰撞反弹后不同结果(分离和融合)的影响,分析了环境压强和Weber数对液滴碰撞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在碰撞反弹后的状态(分离或融合)是由液滴间气膜压强与环境气动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压强对液滴碰撞分离过程基本没有影响;Weber数越大,碰撞过程中变形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静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快电子衍射系统是认识超快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的重要工具之一.介绍了自主研制的一套飞秒电子衍射系统,调试并测量了该系统的电子束斑特性、X-Y偏转板的偏转灵敏度等.在该系统上进行了金膜的静态电子衍射图像的测量. 关键词: 飞秒电子衍射 偏转灵敏度 时间分辨 空间分辨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ssumption in multimodal traffic equilibrium models, that is, if the equilibrium exists, then it will also occur. The assumption is very idealized; in fact, it may be shown that the quite contrary could happen, because in multimodal traffic network, especially in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the interaction among traffic modes is asymmetric and the asymmetric interaction may result in the instability of traffic system. In this paper, 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multimodal traffic system, we respectively present the travel cost function in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and in traffic network with dedicated bus lanes. Based on a day-to-day dynamical model, we study the evolution of daily route choice of travelers in multimodal traffic network using 10000 random initial values for different cases. From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asymme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ars and buses in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can lead the traffic system to instability when traffic demand is larger. We also study the effect of travelers' perception error on the stability of multimodal traffic network. Although the larger perception error can alleviate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ars and buses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raffic system in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the traffic system also become instable when the traffic demand is larger than a number. For all cases simulated in this study, with the same parameters, traffic system with dedicated bus lane has better stability for traffic demand than that in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We also find that the network with dedicated bus lane has higher portion of travelers by bus than it of mixed traffic network. S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uilding dedicated bus lane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raffic system and attract more travelers to choose bus reducing the traffic conges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