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51.
52.
53.
纳米金属Zn O作为界面缓冲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基于有机金属卤化物-甲基碘化铵的钙钛矿(PVSK)太阳能电池的水氧稳定性,是溶液制备高稳定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技术。而在器件的制备过程中,Zn O分散溶剂的渗透可能导致下层钙钛矿薄膜的结构物性发生变化,从而对器件性能造成显著的影响。为解决该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Zn O分散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溶剂对PVSK/PCBM薄膜的吸收光谱和晶体结构的影响,最终获得了甲醇-正丁醇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1、Zn O质量浓度为10 mg·m L-1的优化分散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全溶液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54.
通过水热方法,采用H2cpna(H2cpna=5-(2′-carboxylphenyl))和bpy(bpy=2,2′-bipyridine)与Ni(OAc)2·4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二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Ni(cpna)(bpy)(H2O)]n (1),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3个镍(Ⅱ)离子、3个cpna配体、3个2,2′-bpy配体和3个配位水分子形成了一个[Ni3(cpna)3(bpy)3(H2O)3]环,这些环通过镍(Ⅱ)离子与cpna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一个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个三维的配位框架。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相邻镍(Ⅱ)离子之间存在很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5.
在HCl-NaAc缓冲溶液(pH 2.0)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3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氯金酸(HAuCl4)的酸根离子由于静电引力能形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引起共振光散射信号的增强.在400 nm左右,CTMAB,CTMAC和CPB分别在8...  相似文献   
56.
自动准直系统是将采集的图像进行特定算法处理获取光束的位置信息,驱动电机调整光斑到指定的位置,其中图像质量对光束定位的精确性影响很大,为尽量避免受严重噪音和光束畸变影响的图像进入图像处理流程而产生准直结果的错误判断,保证自动准直系统图像处理结果的精确性,试图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判断依据,采用基于Monte-Carlo模拟方法,建立了远场准直过程中三种主要噪音的干扰评估模型,以测量不确定度作为定量判断处理图像与否的特征参数,将该结果做成统计图表作为判断依据。结果表明,在设定合理测量不确定度阈值的情况下,该特征参数能够较好地排除不良图像,从而提高准直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7.
采用自主搭建的光学参量振荡器作为泵浦源:脉宽15 ns,脉冲能量10 mJ,中心波长756.3 nm,谱宽0.5 nm;增益介质为Rb-Ar混合气体,封装于长75 mm的吸收池内,常温下Ar的含量为67 kPa,开展了出光实验。在温度为136 ℃时,实现了780 nm铷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58.
魏昌庭  庄锦勇  陈雅丽  张东煜  苏文明  崔铮 《中国物理 B》2016,25(10):108505-108505
Polyethylenimine(PEI) interlayer rinsing with different solvents for invert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s)i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istine one, the maximum current efficiency(CE_(max)) and power efficiency(PE_(max)) are enhanced by 21% and 22% for the device rinsing by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EEA).Little effect is found on the work function of the PEI interlayer rinsed by deionized water(DI), ethanol(EtOH), and EEA.On the other hand,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PEI through different solvent treatments are quite different. Our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device performance for IOLED as the work function of PEI keeps stable.  相似文献   
59.
李长玉  林水木  戴海燕  吕东霖 《物理学报》2018,67(21):214401-214401
层合材料各层热物理参数不同,难以用常规的分离变量法求解.针对此问题对常规分离变量法进行了拓展,将层合材料受热时的温度场在时间域上分成微小时间段,在每个微小时间段内层合材料交界处的温度可认为随时间正比变化,并假设比例系数,此时在微小时间段内对各层分别利用分离变量法单独求得解析解,根据交界处温度相等能量连续的关系可求出比例系数,进而求出该微小时间段内的温度场,通过循环求解可得整个时间段内的温度场.之后,利用拓展的分离变量法对常用层合隔热材料瞬态传热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隔热材料类型、厚度,材料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空气温度等参数对隔热效果的影响.拓展分离变量法利用解析的方式求解了层合材料瞬态传热问题,物理意义比常规的数值方法明确,计算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甲壳效应对液晶弹性体热致形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多步反应设计并合成了具有降冰片烯主链结构的甲壳型液晶弹性体。利用1H NMR表征化合物结构,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和动态力学热分析仪研究弹性体的液晶行为、热致形变性质和力学性能。将甲壳型液晶聚合物与双官能度的二苯甲酮交联剂混合,熔融拉丝,得到取向单一的纤维,在液晶相温度下紫外光照引发交联反应,制备出甲壳型液晶弹性体。实验结果表明甲壳型液晶弹性体纤维样品在常温下具有双折射性质,表现为沿纤维长轴方向的单畴取向。在外力作用下,纤维样品具有可逆的热致形变性质,最大形变率达到62%。力学性能测试显示,该纤维样品在玻璃相态下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而在液晶相态下则表现为较大的应变量。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