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5篇
化学   140篇
综合类   25篇
物理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多肽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能,如生物相容性好,合成修饰方法简单易行,功能多样化和生物体内响应性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构建刺激响应型肿瘤诊疗体系.这种以刺激响应型多肽为基础构建的药物诊疗体系,能够在到达肿瘤以前保持药物的零释放,而在靶向到达肿瘤组织后,在肿瘤组织特殊微环境或是外源刺激下(如肿瘤特异性表达酶的刺激、p H刺激和氧化还原刺激等),实现药物的精准靶向释放同时释放出各种诊疗信号.这种具有特异性刺激响应型的多肽载体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提高肿瘤诊断的精准度.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刺激响应型多肽在肿瘤诊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大环碳酸酯的Novozym-435酶促开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4元环的碳酸丁二酯二聚体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下的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聚碳酸丁二酯.聚合在常压,75℃的甲苯溶液中进行,反应条件温和.详细探讨了反应条件诸如单体浓度,酶浓度对于聚合的影响.结果显示Novozym-435具有与异辛酸亚锡可比拟的高催化活性,同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碳酸丁二酯的酶促甲苯溶液开环聚合和环状内酯的酶促甲苯溶液聚合有所不同,没有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23.
曾锦跃  王小双  张先正  卓仁禧 《化学学报》2019,77(11):1156-1163
恶性肿瘤由于其易转移、复发等特点,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研究人员设计了大量纳米药物载体,将抗肿瘤药物安全有效地运载到肿瘤,有效地提高了药效并降低了毒副作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有序、多孔的晶态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可设计性强、易生物降解等独特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催化、药物传递、生物大分子固载以及肿瘤治疗等方面.目前,基于MOFs的生物医用研究主要集中在MOF材料的可控合成,表面修饰,基于MOF独特理化性质发展的多模式成像技术以及肿瘤靶向的药物运载技术等几个方面.主要介绍了基于MOFs构建的生物功能化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以α-氨基酸为连接基,将5-氟脲嘧啶同D-氨基葡萄糖键连合成了4种新的5-氟脲嘧啶的衍生物,并确认了它们的结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链连的D-氨基葡萄糖使5-氟脲嘧啶的抗肿瘤活性有明显的提高,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抗肿瘤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5.
通过2,2-二羟甲基-丙二酸二甲酯与氯甲酸乙酯的反应合成了环状碳酸酯单体5,5-二甲氧羰基-1,3-二氧六环-2-酮,再以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本体开环聚合,得到新型含酯基的聚碳酸酯.单体和聚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核磁共振碳谱(^12C NMR)表征.结果表明,开环聚合反应的产率和分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高于100℃时开环聚合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脱羧反应,研究得出该聚合反应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h,聚合过程中基本无脱羧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6.
含磷聚酸酐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二氯磷酸乙酯或苯酯与对羟乙氧基苯甲酸反应,制备了含磷酸酯键的二羧酸,将其转化为混合酸酐并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主链含磷酸酯键的聚酯酐,以含磷酸酯键二羧酸与1,3-双(4-羧基苯氧基)丙烷(CPP)熔融共聚,得到一链到酯键的共聚酸酐研究了两类聚酸酐的体外降解,酶促降解,这些聚酸酐的降解过程包含酸酐键的断裂,也包含磷酸酯键断裂,前者比后者更容易断裂,核糖核酸酶和碱性磷酸酶能加速这类聚酸酐的降解,还研究  相似文献   
27.
聚(碳酸酯-co-磷酸酯)的酶促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俊  卓仁禧  贺枫 《中国科学B辑》2002,32(6):486-490
以猪胰脂肪酶或假丝酵母皱褶酶为催化剂, 100℃下通过本体聚合成功地合成了三亚甲基碳酸酯(TMC)和2-乙氧基-2-氧-1,3-二氧磷杂环戊烷(EEP)的无规共聚物(poly(TMC-co-EEP)). 研究了酶浓度, 聚合反应时间以及共聚单体投料比等因素对共聚物分子量和产率的影响. 随着酶(PPL或CL)浓度的增加, 共聚物分子量降低. 同时, 随着EEP投料比的增加, 共聚物的分子量也降低. 共聚物数均分子量最大可达到10200. 随着共聚单体投料摩尔比(EEP/TMC)从0增加到5︰10, 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从-28℃降低到-41.7℃. 体外降解实验表明: 共聚物中磷酸酯含量越高, 降解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28.
α,β-聚-DL-天冬酰胺衍生物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溶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DL 天冬氨酸为单体,通过缩合聚合反应合成聚 DL 丁二酰亚胺,然后用不同比例的乙醇胺和丁二胺进行开环和交联,获得α,β 聚 DL 天冬酰胺衍生物水凝胶.测定了水凝胶在几种不同溶液中的溶胀比,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在蒸馏水中的溶胀比为110~440倍,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的溶胀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016mol/L的抗肿瘤药物5 氟尿嘧啶(5 Fu)水溶液中的溶胀比可达140倍.研究了聚丁二酰亚胺分子量、溶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设计、合成、表征以肌醇为六方向起始核的新型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 第三代至第六代树形高分子(G3~G6)能够和DNA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 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G6和荧光素酶基因(pRE Luc)形成的复合物的粒径为80~300 nm. G3~G6能介导半乳糖苷酶基因(pSV β-Gal)和荧光素酶基因有效转染HeLa和HEK293细胞. G5G6的转染效率比聚赖氨酸高得多, 接近枝化聚乙烯亚胺(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 PEI, Mw 25 K)的转染效率. G5G6的细胞毒性低于聚-L-赖氨酸.  相似文献   
30.
制备了一种魔芋葡甘聚糖接枝丙烯酸水凝胶,并将其作为亲水药物5-氟尿嘧啶(5-FU)透皮释放制剂基材.考察了不同魔芋葡甘聚糖与丙烯酸摩尔比的凝胶在pH 7.4的溶胀率,结果表明凝胶的溶胀率随丙烯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采用浸泡吸附法得到含5-FU的载药凝胶,利用改进Franz扩散池进行了离体小鼠皮肤透皮释放实验,在魔芋葡甘聚糖和丙烯酸摩尔比为1∶60,载药量为3%时获得的最大累积释放量为4 721.2μg/cm2,渗透速率为(542.2±53.0)μg.cm-2.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