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5篇
化学   140篇
综合类   25篇
物理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Macromolecular ligands with liver-targeting group (pyridoxamine, PM) PHEA-DTPA-PM and PAEA-DTPA-PM were prepar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different amount of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monopyridoxamine group (DTPA-PM) into poly-cc, p-[N-(2-hydroxyethyl)-L-aspartamide] (PHEA) and poly-α, β-[N-(2-aminoethyl)-L-aspartamide] (PAEA). The macromolecular ligands thus obtained were further complexed with gadolinium chloride to give macromolecular MRI contrast agents with different Gd(Ⅲ) contents. These macromolecular ligands and their gadolinium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1R, UV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Relaxivity studies showed that these polyaspartamide gadolinium complexes possess higher relaxation effectiveness than that of the clinically used Gd-DTP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liver in ra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of biodistribution in mice indicate that these macromolecular MRI contrast agents containing pyridoxamine exhibit liver-targeting property.  相似文献   
102.
以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或对甲氧基苯甲醛对季戊四醇进行保护,制得3种双羟基保护二醇,该二醇分别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环状碳酸酯单体9—苯基—2,4,8,10—四氧螺[5,5]十一烷—3—酮,9—对甲苯基—2,4,8,10—四氧螺[5,5]十一烷—3—酮和9—对甲氧苯基—2,4,8,10—四氧螺[5,5]十一烷—3—酮.化合物结构均经FT—IR,^1HNMR表征.以三异丁氧基铝为催化剂,单体/催化剂摩尔浓度比为100,反应时间16h,在190℃或210℃下本体开环聚合,对它们的开环聚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取代基对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嵌段共聚物PDTC-PEG-PDTC的降解和释药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5,5-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均聚物(PDTC)及其与聚乙二醇(PEG)组成的嵌段共聚物(PDTC-PEG-PDTC)的亲水性、水解和酶解性能以及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中PEG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亲水性显著增强;当PEG含量较高时,PEG从聚合物链上断裂溶解使得聚合物的降解速率相对较快;在猪胰脂肪酶(PPL)或假丝酵母皱褶酶(CL)的催化下水解108h,PEG含量对聚合物的水解速率影响不大;药物释放速率随着PEG含量的增大明显提高,n(EO)/n(DTC)为4:1的嵌段共聚物在30min时释药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04.
罗毅  卓仁禧 《合成化学》1995,3(3):271-274
以三异丁基铝为引发剂研究了2-氢-2-氧-1,3,2-二氧五环磷酸酯的开环聚合反应。聚合产物经氯化、水解,获得了一种新型的交联聚磷酸酯。用交联聚磷酸酯为载体,采用单植片和夹心片的方法式,对左旋-18-甲基炔诺酮进行了控制释放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在三异丁基铝催化下DL-丙交酯与2-氢-2-氧-1,3,2-二氧磷杂环己烷开环共聚,制备了一类新型水溶性共聚物P(LA-co-TMP)。用1HNMR、IR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及不同单体配比对总转化率、共聚物组成及特性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5-氟尿嘧啶(5-FU)首先由 Duschinsky 和Pleven 合成。作为一种广谱性的抗肿瘤临床药物,其主要缺点是脂溶性小,口服吸收困  相似文献   
107.
108.
甲壳胺药膜的控制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小分子药物在甲壳腹膜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释放是扩散控制的,与膜厚、介质pH值,膜交联度及膜分散性密切相关。改变这些参数可达到比较恒定的延长释放和不同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09.
高分子药物研究——Ⅱ.主链含5-氟脲嘧啶聚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主链含5-氟脲嘧啶聚酯的合成及抗动物肿瘤初步试验。将5-氟脲嘧啶在二甲基甲酰胺中与无水碳酸钾作用,所生成的5-氟脲嘧啶钾盐随即与双氯乙酸二醇酯进行共缩聚,得到了6种主链含5-氟脲嘧啶的聚酯。同时还合成了三种新的双氯代乙酸二醇酯单体。  相似文献   
110.
5-氟尿嘧啶乙酸对-硝基苯酯和5-氟尿嘧啶丙酸对-硝基苯酯分别与三种二肽反应,制备了五个5-氟尿嘧啶二肽(4 a-e)。以5-氟尿嘧啶的氨基酸对-硝基苯酯(2 a-c)分别和三种二肽反应,制得四个5-氟尿嘧啶三肽(5 a-d)。产物经元素分析、NMR、IR和UV鉴定。初步动物试验表明:5-氟尿嘧啶丙酰甘-苯丙二肽,5-氟尿嘧啶乙酰甘-甘-苯丙三肽和5-氟尿嘧啶乙酰缬-亮-甘三肽对小白鼠移植性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