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856篇
化学   1468篇
晶体学   68篇
力学   265篇
综合类   127篇
数学   424篇
物理学   151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合肥光源逐束团测量和横向束流反馈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合肥光源开展逐束团测量(横向和纵向)和横向束流反馈系统研究和研制的重要性,同时还介绍了设计思想。合肥光源高频频率为204 MHz,因此,系统至少需要100 MHz的带宽。还较详细地介绍了宽带部件和系统参数的选择原则。该系统不仅可用于研究由于高频腔中的高阶模和真空室的阻抗壁效应所引起的耦合束团不稳定性,而且还能抑制耦合束团不稳定性振荡、快速束流离子不稳定性和注入大幅度振荡等,从而将提高机器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992.
改进的合肥光源逐束团流强测量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多束团运行的储存环,逐束团流强的测量是研究注入填充和束流不稳定性阈值等的重要内容。介绍了加速器常用的一些逐束团监测手段,在此基础上,利用HLS(Hefei Light Source)现有的逐束团测量设备,并配合相应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HLS储存环逐束团流强测量。实验线路方面,在传统的高频频率倍频信号检波的基础上,尝试了新的与同步方波信号检波的方法。分别在多束团和单束团情况下对HLS的束团流强进行了连续检测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定标结果,结果表明系统的1阶线性拟合标准偏差均在1%左右;最后对其中非线性部分的物理本质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93.
易兵  范青华 《分子催化》2007,21(3):280-288
自从Tomalia和Newkome报道树枝形聚合物以来[1],树状分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合成与表征上.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具有非常规整、精致和球形结构的树状大分子,其分子体积、形状和功能可在分子水平精确设计和控制.这些特征的结合应用在催化领域,将使树状大分子有可能消除均相催化与非均相催化之间的差别,发展出一类具有优异性能的催化剂.1994年Van Koten等[2]报道了首例树状分子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它在催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3].与可溶性高分子负载催化剂相比,树状分子催化剂具有如下优点:1)可精…  相似文献   
994.
总会于1957年12月29日召开了第二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会议(扩大),决定1958年度学术论文报告  相似文献   
995.
生物体利用生物矿化作用,在有机分子模板上,通过蛋白和多糖生物分子的诱导及有机-无机界面分子识别自组装合成物貌形态可控的固态SiO2结构。本文以真核生物细胞根霉菌为模板,以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进行了生物矿化实验,并采用TEM、SEM、FTIR、XPS EDX、TGA等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EOS/培养基浓度为80 mg·L-1时,矿化合成了一种厚度为5 nm的管状SiO2纳米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研究了七种吡啶同系物以及吡咯和苯胺与CuCl_2的配位络合物的粉末样品及其溶液,在77K下的波谱,利用测得的波谱参数,计算了这些络合物的电子能级,发现在吡啶/氯仿溶液中,溶剂中的吡啶分子取代了络合物中的非吡啶配位体而生成Py_4Cu~(2 ),提出了溶液中Py_4Cu~(2 )的可能结构,并用D_(2h)对称而不是用D_(4h)对称来处理,对ESR波谱的解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有甜味的蛋白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迄今为正已发现七种蛋白质能引起甜味感,其中五味为甜蛋白,一种为甜味诱发蛋白,还 有一种兼有前两类蛋白质的甜味特性,蛋白质的甜味感与其它有甜味的化合物显著不同,甜度受溶液中无盐浓度影响,剂量响应函数呈线性,甜味感的了现出现有迟滞现象。  相似文献   
998.
核/壳型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范青华  黄英 《应用化学》1995,12(3):52-5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单体的加入方式及配比对产生乳液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在核阶段和壳阶段的单体聚合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乳化剂分子在乳液粒子上的覆盖率低于40%时,可制得较理想的核/壳型复合乳液。  相似文献   
999.
食物中可溶性铁和可吸收铁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食物中可被吸收利用的铁的量,采用体外法模拟人体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考查了八种不同食物的可溶性铁、可吸收铁和铁的可利用率、铁的可吸收率,它们分别在0.006×10-3~0.176×10-3、0.24×10-6~3.09×10-6、4.08%~38.46%和0.11%~1.66%之间。发现摄食相同重量的黑木耳、紫菜或空心菜,可以获得比猪肝或菠菜更多的可吸收铁;就可吸收率而言,蔬菜类食物高于豆制品类食物,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高于它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冷阱捕获-色谱分离-原子吸收方法测定天然水中四种主要砷形态。测试系统自行组装,色谱住填料采用ChromosorbGAW-DMCS(粒径0.3~0.45mm),其上涂布3%OV-101。方法的检出限以砷计分别为:As(V)0.51ng,As(Ⅲ)0.43ng,MMA0.38ng,DMA067ng;12ng砷标准偏差As(Ⅴ)4.21%,As(Ⅲ)3.56%,MMA3.23%,DMA5.46%。在0~50ng砷量范围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该法适用性广,已用于湖水、河水、海水和地下水等不同水样神形态测定,加标回收率93.5%~104.9%。给出了上述水样四种砷形态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