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144篇
晶体学   2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Gold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C10NH2, C12NH2, C16NH2 and C18NH2 respectively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reverse micelle method. Nanoparticles stability and their two-dimensional (2D) ordered arrangement were studied by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and LB technique.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chain length and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which affect the 2D ordered arrangement formation, are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er the chain length of surfactants capping the gold nanoparticles, the more stable the nanoparticles, and the more ordered 2D arrangement of gold nanoparticles.  相似文献   
12.
Pd-SiW12/SiO2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积分反应器和微分反应器对Pd-SiW12/SiO2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生成乙酸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乙烯在积分反应中氧化的主要产物为乙酸(选择性为77.6%),很少生成乙醛(选择性仅为8.1%);而在微分反应中氧化的主要产物是乙醛(选择性为98.4%).在微分反应中分别以乙醛和乙醇为主反应物时,乙醛氧化完全生成乙酸,选择性为100%,而乙醇氧化生成乙酸的选择性低于0.15%.可以认为,在Pd-SiW12/SiO2催化剂上,水蒸气存在下乙烯主要经由中间物乙醛而生成乙酸.通过对含有不同组分和不同还原条件处理的催化剂活性的比较,认为目的反应主要发生在Pd与SiW12相互接触的部位,催化剂中的Pd0是活性Pd物种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13.
以Ag/SiO2作为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的催化剂,首次研究了还原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前体在150℃以下用氢气含量不超过50%(mol)的氢-氮混合气原位还原其活性和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一步法合成吲哚用Ag/SiO2催化剂的失活及其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简单浸渍法制备了Ag/SiO2催化剂.该催化剂对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但同时存在明显的失活.TG,XRD和TEM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和银粒子的烧结.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氢和水蒸气能够减少催化 剂表面的积碳;向催化剂体系加入ZnO助剂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银的分散度,并能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银粒子的烧结.  相似文献   
15.
载体和担载酸对乙烯直接氧化合成乙酸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器上研究了Pd-酸/载体体系催化乙烯直接氧\r\n化合成乙酸的反应,并对载体相同但担载酸强度不同的催化剂的催化活\r\n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担载酸的强度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酸强\r\n度越大其催化活性越高.用NH3-TPD和异丙醇脱水探针反应表征了二氧\r\n化硅、活性碳和酸性白土三种载体担载的Pd-H4SiW12催化剂的酸性,\r\n并测试了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载体通过影响担载酸的强\r\n度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载体上的强酸中心越多,催化剂的活性越高.\r\n测定了二氧化硅、活性碳和酸性白土三种载体担载的Pd-H4SiW12催化\r\n剂上Pd的分散度,并与其催化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决定乙烯直接氧\r\n化生成乙酸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的酸强度而不是Pd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问卷调研获取一手数据,运用PLS—SEM方法测度了各类因素对创意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PLS—SEM方法对观测数据拟合精度较高,在样本数据非正态分布、共线性等情况下仍然稳定。实证结果表明:团队情境、吸收能力、转移意愿、转化能力、媒介丰富度由大到小对创意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隐性知识特性必须通过对知识源转化能力的显著负影响才能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绩效。  相似文献   
17.
以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可控合成MCM-48和MCM-41分子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阳离子和三嵌段共聚物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水热条件、碱性介质中可控合成出MCM-48和MCM-41分子筛。在固定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TEOS(正硅酸乙酯)(物质的量的比)为0.01875的体系中,调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EOS(正硅酸乙酯)物质的量比值m,当m在0.12~0.13范围合成出MCM-48分子筛;当m在0.04~0.08范围合成出MCM-41分子筛。通过XRD,TEM,N2物理吸附,IR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123)的加入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合成介孔材料所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可控合成的介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较集中的孔径分布。  相似文献   
18.
天然产物Radicamines A和B是日本植物学家Kusano等从半边莲中分离到的两个新型吡咯烷型生物碱,发现它们是有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根据各种光谱数据推断它们为全反式取代的吡咯烷结构,绝对构型为(2S,3S,4S,5S) [1].后来,本课题组[2]和其它课题组[3,4]分别采用不同的全合成方法纠正了Radicamines A和B的构型,确定其为(2R,3R,4R,5R)(图1).去年,另一课题组采用与我们相似的合成路线率先报道了Radicamines A和B的合成及其对三种糖苷酶的活性研究[5].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剂[18F]FET的两个新型前体:N-叔丁氧羰基-O-(2-三氟甲磺酰氧乙基)-L-酪氨酸甲酯9a和N-叔丁氧羰基-O-(2-三氟甲磺酰氧乙基)-L-酪氨酸叔丁酯9b. 化合物9a9b以L-酪氨酸为原料, 先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或与乙酸叔丁酯进行酯交换, 再用叔丁氧羰基保护氨基, 接着在苯环的酚羟基上引入羟乙基, 最后与三氟甲磺酸酐反应形成目标化合物, 这四步反应总收率分别是30%或15%.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n equivalent relation among the reflexivity, weak sequential completeness and bounded completeness in full function space is given. Some results on weakly sequential compactness of subset and the property (u) in substitution space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