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423篇
化学   720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158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299篇
物理学   95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对富锌排铅咀嚼片(RZLR)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急性毒性LD50(BW)>21 500 mg/kg,属无毒级;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也未显示明显毒性。本研究证实RZLR是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62.
采用等温差示光量热技术(DPC)研究了超支化聚硅氧烷的紫外光固化行为及固化动力学. 探索了引发剂浓度、 光强度、 聚合温度和环境气氛对固化行为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光引发剂浓度和光强度及提高环境温度均可提高其固化速率和双键最终转化率. 在空气中固化时存在氧阻聚现象, 增大光强度可以显著缩短诱导期. 运用带扩散因子的自催化固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光固化动力学, 计算出特定条件下的光固化动力学参数, 反应总级数约为6—7, 表观活化能为9.95 kJ/mol. 通过超支化聚合物与两种结构类似的低官能度单体光固化行为的对比, 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固化行为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发现由于超支化大分子的独特结构, 在固化初始阶段便产生凝胶, 因此双键的最终转化率偏低.  相似文献   
63.
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光固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氧烷的受控水解反应即A2-B3单体对法来制备超支化聚硅氧烷,并对合成出的聚合物通过FT-IR、1H-NMR和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技术(MALL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具有超支化结构且分子中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从而可以实现紫外光引发固化.通过等温差示光量热实验(DPC)研究了聚合物结构、引发剂用量、光强度和聚合温度对聚合物光固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其中一种聚合物的光固化动力学参数,光固化反应总级数约为3,表观活化能为16.9kJ/mol.  相似文献   
64.
首次报道了甲硫基乙醛肟与硫代磷酰氯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6种新型O-(1-甲硫基乙叉胺基)硫代磷酰胺酯及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化合物6b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65.
应用微电极法研究不锈钢点腐蚀发生发展过程,首次获得不锈钢夹杂物缺陷在阳极活化电位的活性溶解信息和点腐蚀发展过程蚀点生长和消止两个相互竞争、不断发展的动态行为,深化对夹杂物缺陷诱导点腐蚀的发生及点腐蚀发展过程机理的认识。实验表明,应用微电极技术研究点腐蚀过程可具有若干明显特点:a.由于界面双层电容和背景电流的大幅度降低,有利于检测点腐蚀发生和发展过程快速、信号微弱;b.可考察夹杂物缺陷的电化学活性及其诱导点腐蚀成核的重要作用;c.可研究单孔点腐蚀发展的动态行为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6.
掺杂Tb3+的混合碱土金属钨酸盐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掺杂Tb(3+)的混合碱土金属钨酸盐,测定了其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用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法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并对钨酸钙钡单晶体进行了X射线能谱成份分析.探讨了碱土金属钨酸盐的溶混性成因以及在这些晶体中Tb(3+)发光和能量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67.
本文研究了在氢气氛围及HZSM-5、H-Beta、NaY和TiO2催化剂作用下玉米芯与LDPE混合物(重量比2∶8)的共热解情况。通过催化热解所得油相液体的烃族分析及碳数分布发现:在催化剂作用下,油相液体的碳数分布变窄,共同热解所得气体产率最高的是H-Beta催化体系,液体产率最高的是NaY,残渣量最多的是TiO2催化体系。催化共热解所得油相液体的碳数分布主要集中在C4~C19之间,使用NaY可获得高品位的油相液体,其研究法辛烷值(RON)为97.5;水相液体中的主要物质是醋酸,加入催化剂后其含量明显增加。四种催化剂中,醋酸生成量最多的是NaY催化剂,其次是HZSM-5,最后是H-Beta和TiO2。其中在NaY催化体系作用下生成的水相液体组分中,醋酸含量为57.8%。  相似文献   
68.
调制式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一种新的热分析技术--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示(Modulated Differentail Scanning Calorimetry)。对其工作原理,优点及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69.
Mg-based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Mg0.9Ti0.1-xZrxNi (x=0.02, 0.04, 0.06)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means of mechanical alloying (MA). The effects of Zr addition on the discharge capacity and the cycle performance of the Mg-based electrodes were also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charge capacities were improved with addi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Zr and the cycle performances of the alloy were stabilized with the addition of Ti. The effects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r coat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Mg0.9Ti0.06Zr0.04Ni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ating with graphite improved both the discharge capacity and cycle life of the amorphous Mg0.9Ti0.06Zr0.04Ni electrode.  相似文献   
70.
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两种结构不同的丙烯酰 β 环糊精酯 (β CD 3 A和 β CD 6 A) ,以此为单体与甲基丙烯酸N ,N 二甲氨基乙酯 (DMAEMA)通过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聚合 ,合成出两类含 β 环糊精结构单元的新型水凝胶 .用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两种单体及共聚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溶胀实验结果表明 ,两类水凝胶均具有较好的pH、温度及离子强度敏感性 ,且因其交联网络结构不同 ,其溶胀性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