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222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13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作者通过对类钙钛矿和钨青铜型结构晶体生长条纹的分析和观测研究,认为这类晶体属于未填满型结构,存在着结构空位,因而易于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引起杂质或其它多余组份进入结构空位而形成生长条纹。这类生长条纹将严重影响晶体的光学质量。实验表明,可以采用掺入少量无害元素,如硼(B_2O_3)填占BNN晶体的空位结构以克服生长条纹,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2.
高灵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1,10-邻菲口罗啉存在下,痕量Mn(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本法检出限为6.15×10-9g/L,线性范围为0.2~3.2μg/L,已成功用于茶叶、花生、黄豆及中药材枸杞、灵芝中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3.
用交联的壳聚糖微球(CTS)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树脂(CMCT)。其吸附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实验结果表明,CMCT和CTS均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实验条件下,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611.5mg/g和365.2mg/g,说明羧甲基的引入提高了壳聚糖的吸附能力。等温吸附可以用Langmuir方程较好的描述,表明为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过程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模拟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二级吸附模型计算出的平衡吸附量与实验值相符。流动床实验表明,CMCT和CTS对浓度为100mg/L的X-3B溶液吸附的穿透点分别为6000ml/g和3375ml/g,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洗脱,洗脱峰集中,洗脱率都在90%以上。洗脱再生后的CMCT和CTS树脂均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24.
The novel calix [4] crowns with two pendant groups were prepared by the alkylation of calix 141 crowns with 6-methoxy-2-bromoacetylnaphthalene. ^1H NMR titration and picrate extraction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y exhibit higher complexing efficiency than their parent compounds and possess obvious selectivity for Na^ or K^ , respetively, and that the cation is encapsulated inside the preorganized ionophoric cavity defined by carbonyl oxygens, the crown ether and the phenoxy oxygens.From UV and fluorescent spectra it is revealed that calix [4]crown-4 3a with 6-methoxy-2-naphthoylmethyl pedant groups exhibits remarkable cation-induced photophysical effects and it could be utilized as a selective fluorescent sensor for Ca^2 .  相似文献   
125.
芳氢与配位硫原子之间(sp2C-H…S)的分子内氢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合物(Et4N)2[Pd2(mp)2(Hmp)2](1)(H2mp=2-巯基苯酚)的1H NMR谱中芳氢H16的峰出现在δ 8.79处,与预测值(δ 7.1)相差1.7,这是由于H16与配位硫S2原子之间存在弱相互作用,即新型的sρ2C-H…S之间的氢键作用.原子间距离C16…S2(0.361pm)和H16…S2(0.295pm)分别小于相应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0.370pm和0.305pm),C16-H16…S2角为128.1°,证明了这种新型氢键的存在.此外,在分子振动光谱中观察到这种氢键的作用使得芳氢υC-H出现在低于3000cm-1处.通过与类似物[Pd2(PPh3)2(Hmp)2Cl2](2)的比较,以及1在DMSO溶剂中仍然保持O-H…O和C-H…S这2种氢键的事实,表明C-H…S之间的作用,对1的配体Hmp中的苯环与Pd2S2平面之间的夹角偏离90°可能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126.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异甘草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异甘草素的工艺条件及参数。通过研究HPD-600、D4020、D101、AB-8、NKA-II、AL-2和NKA-9树脂对异甘草素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最佳树脂为AB-8,并研究了其对异甘草素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的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吸附:pH=5,室温,流速1.5BV/h,溶液处理量为5BV;脱附:洗脱剂为70%的乙醇溶液,流速1BV/h,洗脱剂用量4.5BV。异甘草素样品溶液经AB-8树脂吸附与脱附后回收率为76.7%,纯度由2.02%提高到29.1%,提高了14.4倍。实验结果表明,AB-8树脂对异甘草素的吸附量大,脱附容易,可以应用于异甘草素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27.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分别测定海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抑制电导法测定海水中阴、阳离子。采用抑制电导可以降低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又可以增加被测离子的电导值,改善信噪比。采用的电化学自身再生抑制器,由连续电解水产生抑制淋洗液所需要的H^+或者OH^-,加上电场引力,能用于高客量分离柱所用的淋洗液浓度和梯度淋洗。在试验条件下,利用阴离子和阳离子分离柱,配合抑制电导检测,可以同时分离和测定海水中7种阴离子和6种阳离子。且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线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28.
采用Gaussian 03程序包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方法, 研究了三(8-羟基喹啉)铝(Alq3)的3种氟代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电子光谱, 讨论了氟原子在不同位置取代对Alq3的前线轨道、HOMO-LUMO能隙以及电子光谱的影响, 发现氟取代使Alq3的前线轨道能级降低, 在6位碳上氟代的Alq3的HOMO-LUMO能隙变大, 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生蓝移, 而在5和7位碳上氟代的Alq3能隙变小, 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生红移. 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事实基本吻合, 证明在Alq3分子的合适位置进行化学修饰可实现蓝色发光.  相似文献   
129.
施仁青 《数学之友》2022,(18):82-84
结合一道高考真题中平面向量综合问题,从高考研题视角切入,借助平面几何的创新设置,从坐标、基底、特殊公式等不同思维视角的展开来进行分析与深入研究,确定不同的破解方法与技巧,展示思维方式与能力要求,合理变式拓展提升,突出创新意识与创新应用,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0.
Based on data from palynology, paleosols, paleolimnology, ice core, archeology, sea levels, etc. , we reconstructed climates and environments of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maximum (7. 2-6. 0 ka B. P. ), particularly vegetation zones, temperatures, precipitation and sea-level fluctuations.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during that period was estimated at 1 ℃ higher than today for South China, 2 ℃ higher for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about 3℃ higher for North China,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west China and up to 4 - 5 ℃ higher for sou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Relative winter temperatures increased much more than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s. The centennial-scale warming was accompanied by the expansion of summer monsoon and recession of winter cold currents as well as northward and westward shift of vegetation zones. Higher lake levels registered in all inland lakes of Inner Mongolia, Xinjiang, Qinghai and Xizang indicated that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Holocene highest sea level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