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69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以三聚氰胺、间苯三酚和甲醛为原料,通过水热缩聚反应合成了三聚氰胺酚醛纤维(PMF),考察了温度对PMF合成的影响。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_2吸脱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表征了PMF的形貌和结构,并采用体积法测定不同温度下CO_2和N_2在PMF上的单组分吸附平衡等温线。结果表明,在393 K下合成的PMF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64 m2/g)和较高的CO_2吸附量(1.83 mmol/g,298 K、118 k Pa)。穿透柱实验表明,在298 K、200-600 k Pa,CO_2-N_2混合气在PMF上均可实现有效分离。将PMF在873 K下,N_2、H2及水蒸气等多种气氛中进行后处理,其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均显著增加,其中,在15%H_2O气氛中处理后,样品CO_2吸附量提高至2.83 mmol/g(298 K、118 k Pa)。  相似文献   
82.
83.
Let A{i,j,…,k} be the set of matrices X=A~(i,j,…k) which satisfy equations, , …, from among <1> AXA=A, <2> XAX=X,<3> (AX)~*=AX, <4>(XA)~*=XA.G~* denotes the conjugate transpose of G, A~+=A~(,2,3,4).(A) and (A~*) denote the range of A and the null space of A~*,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 formula for computing inverse [A(A_0B_1)]~+ is presented, i.e.,  相似文献   
84.
摩擦学研究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24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近年来摩擦学研究(包括摩擦与磨损的机理、润滑力学、材料与润滑剂、表面技术与工程和摩擦学设计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就摩擦学研究各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作者特别强调在今后的摩擦学研究中应当注意下述几个方向:摩擦学研究已从传统的力学向材料科学与技术转移;适合于高温应用的或具有低摩擦长寿命的摩擦学材料和润滑剂;磁记录和微型机械的微观摩擦学及纳米级材料摩擦学;摩擦学设计和摩擦学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85.
TiO2纳米微粒—茶皂素水基乳化液的切削行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溶胶 -凝胶表面修饰法合成了粒径为 4 0~ 6 0 nm的油酸修饰二氧化钛纳米微粒 ,首次尝试以天然产物提取物——茶皂素为表面活性剂将其均匀分散在水中 ,研究了复配体系的抗磨和切削性能 .结果表明 :在有机修饰层和无机纳米核交联作用下 ,复配体系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作用 ;最大无卡咬负荷可达 80 4 N,而在茶皂素质量分数达到一定值 (>2 % )时 ,烧结负荷和攻丝扭矩值都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6.
白色润滑成膜膏的研制及其摩擦学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考察了稀土化合物的摩擦学特性及其与其它白色固体润滑剂的协同关系和固-油复合效应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白色复合固体润滑剂MFC-1型白色润滑成膜膏。这种成膜膏具有高于7840N的烧结负荷,小至0.015的静、动摩擦因数差值,具有有抗磨、防锈和防卡咬等优良性能,已替代进口产品成功应用于国产数控机床卡盘的润滑,并为稀土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7.
将Zr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H2-UiO-66(Zr)]作为热释电材料应用于冷热驱动催化降解罗丹明B. 研究结果表明, NH2-UiO-66(Zr)具有良好的类铁电响应, 在冷热循环的驱动下其表面可因热释电效应而诱导产生正负电荷, 该电荷会与染料溶液中的氢氧根或溶解氧相结合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 进而降解有机染料分子, 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高达99.5%且具有良好的可循环性.  相似文献   
88.
丁钰  苗博强  赵越  李富民  蒋育澄  李淑妮  陈煜 《催化学报》2021,42(2):271-278,后插16-后插17
近年来,基于析氧反应(OER)的电化学能量转换体系(如电化学制氢、金属空气电池、氮气电还原和二氧化碳电还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过渡金属基(Mn,Ni,Co,Fe,Cu等)纳米材料(硫化物、氢氧化物、氧化物、磷化物和氮化物等)被认为是潜在的、可以代替贵金属的碱性OER催化剂.其中,高活性和低成本的Ni(OH)2基电催化剂被广泛关注.由于面积效应、结构效应、电子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因素,Ni(OH)2基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活性与其形貌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引入纳米尺寸的孔,不仅加快了传质,而且增加了边缘活性原子的数量,因而有利于活性的增强.超薄二维(2D)纳米片因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可以为电催化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位点和低配位数的表面活性原子.杂原子的引入可以调节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以提高它们的电催化活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混合氰胶水解策略,成功合成了Fe掺杂的Ni(OH)2纳米片(Ni(OH)2-Fe H-STs).氰胶前驱体骨架结构有助于形成超薄多孔的2D结构,而且,通过调节前驱体的浓度就可以获得一定镍铁原子比的产物.不同Fe含量的Ni(OH)2纳米片的OER活性测试结果表明,Ni/Fe比为3:1的Ni(OH)2-Fe H-STs-Ni3Fe1在碱性环境中具有最佳的OER活性.由于Ni(OH)2-Fe H-STs-Ni3Fe1的超薄2D结构使大多数金属原子暴露在表面,使原子利用率最大化.同时,超薄表面上高活性的低配位数的中心原子,可以作为催化OER的高活性中心.薄片上的孔隙有效地增加了高活性边缘原子的数量并且能够加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传质.XPS测试结果表明,Fe的引入显著改变了Ni的电子结构,提高了Ni(OH)2 H-STs的导电性,从而促进了电化学过程中NiIV活性物种的产生,进而改变其OER本征活性.三维镍泡沫(NF)可以防止负载纳米材料的聚集,提高转移反应物/产物的传质速率.因此,本文将Fe掺杂的Ni(OH)2纳米片直接生长在NF基底(简写为Ni(OH)2-Fe H-STs/NF).结果表明,NF基底的引入进一步提升导电性和增加传质.综上所述,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原子、Fe/Ni原子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NF基底的高导电性和三维多孔特性,通过氰胶水解法获得的Ni(OH)2-Fe H-STs/NF在KOH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OER活性,在10 mA cm^–2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仅为200 mV,Tafel斜率为56 mV dec^?1,并且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9.
我们构造了关于 R~n 的一种新的三角剖分——D_1三角剖分,且证明了它比熟知的三角剖分的单纯形个数都少.基于 D_1三角剖分,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变维数单纯算法.几个数值例子表明新的 D_1三角剖分及算法的确是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90.
来自煤化工的乙炔氢氯化生产氯乙烯的工艺由于其经济优势成为我国生产PVC的主要路线.为了降低该工艺中汞触媒催化剂对环境的毒害,开发高效环保的乙炔氢氯化无汞催化剂刻不容缓.但已有研究表明,稳定性差和价格高昂成为制约乙炔氢氯化非汞催化剂工业化的瓶颈.由此,我们选用价格低廉、催化活性良好的RuCl_3作为催化剂的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低负载量的氯化-2-羟乙基三甲胺改性RuCl_3的催化剂,其中活性组分在ESI-MS中观测到是一种离子型配合物,其阴阳离子分别为RuCl_4~–和C_5H_(14)NO~+.该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测试结果表明,氯化-2-羟乙基三甲胺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透射电镜(STEM)表征表明,该催化体系的活性组分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季铵盐[Me_3NCH_2CH_2OH]Cl不仅与RuCl_3形成配合物为活性组分,其过量时也提供了一个溶剂环境,能够稳定活性组分不团聚.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共同表明,相比于单一负载的RuCl_3催化剂,该催化体系中Ru物种基本保持在+3氧化态,不易在制备过程中被氧化或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性气体乙炔还原为金属颗粒,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程序升温脱附(TPD)结果表明,氯化-2-羟乙基三甲胺这一季铵盐的加入能够大幅度提升体系对氯化氢的吸附,降低体系对乙炔和产物氯乙烯的吸附,从而促进乙炔氢氯化反应的进行,减少体系吸附乙炔或氯乙烯过强导致的积炭现象.另一方面,本工作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乙炔氢氯化非汞催化剂的性质、催化剂与反应物的吸附和相互作用模式.其中吸附能的计算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和季铵盐都能够提升对氯化氢的吸附,季铵盐还能够抑制体系对乙炔的吸附,计算结果与TPD的结果基本一致.对反应物和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发现该体系对氯化氢存在一个协同活化的作用,能够促进H–Cl共价键的异裂,有利于跨越传统催化剂对氯化氢吸附和活化的障碍.此外,该催化体系对乙炔氢氯化过程也展现了一个协同催化的模式,为乙炔氢氯化无汞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