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60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71.
72.
以四氯化钛和碳纳米管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超临界干燥技术合成了硼掺杂的B-TiO2/MWCNTs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形貌、组成和催化活性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TiO2为锐钛矿型,尺寸均一,平均粒径约为13nm,B-TiO2/MWCNTs光谱吸收向可见光移动。以甲基橙和亚甲基蓝为目标物,评价了B-TiO2/MWCNTs的光催化性能。3小时后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降解率分别达到98.8%和99%,TOC去除率分别为74%和86%。  相似文献   
73.
为证实随粒度变细无因次渗透率变大是气测渗透率的特有规律,对粒度100-450μm范围内的五种窄筛分水洗沙的渗透率进行了实验测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随粒度变细,气测无因次渗透率规律变大是固有的,是流动滑移增强的结果。平均粒度402.5μm筛分沙形成的孔隙尺度不是受流动滑移影响的终结尺度。流动滑移影响远比认定的强,不限于Kn>10-3。同粒度范围内水测渗透率受流动滑移影响不明显,五种筛分沙的无因次渗透率-孔隙率数据几乎都落在曲线K~(1/2)/d=0.283Φ2.67的±4.1%以内。出人预料的是,不受流动滑移的水测渗透率并不比受流动滑移影响的气测渗透率低。平均粒度402.5μm筛分沙的气测渗透率比水测渗透率低近46%,远大于渗透率,孔隙率测量误差之和。数表气体粘度系数包括流动滑移成分,数值偏低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4.
刀具问题的单策略最优解及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单策略检验方式为基础 ,对 CMCM-99A题中的检验方案问题建立连续的数学模型 ,利用此模型 ,分别给出了问题第一问、第二问的不等间距检查方案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75.
苏先锋  张庆彩 《应用数学》2018,31(2):463-473
文中利用亚纯函数Nevanlina理论和复差分理论,研究一类复差分方程组有限级非亚纯允许解的存在性问题.同时,讨论了这类复差分方程组存在有限级亚纯允许解时方程组的形式.  相似文献   
76.
77.
通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六苯基环三硅氧烷和1,3 双(γ 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在硅醇钾催化下的开环共聚合,合成了α,ω 双(γ 氨基丙基)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预聚体,并用UV、IR、1H NMR、GPC对其化学结构和一些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测定.  相似文献   
78.
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AM1方法,研究了烯酮及取代烯酮与环戊二烯环加成反应机理。采用Berny梯度法优化得到各反应的过渡态和中间体,并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计算结果表明,该环加成反应是按照协同的非同步途径进行的,经过一个四元环发生扭曲的过渡态,并有部分电荷从环戊二烯迁移到烯酮或取代烯酮上,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反应机理为“2×[1+1]”机理;而氯甲基取代的烯酮与环戊二烯的环加成反应是按照分步途径发生的。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说明实验所观察到的立体选择性,并根据烯酮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对反应机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
方德彩 《化学进展》2012,24(6):879-885
[2+2]环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其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实验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从理论的角度综述了三类[2+2]环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即简单烯烃或炔烃参与的环加成反应、累积双键体系参与的环加成反应以及稀土钍化合物参与的环加成反应, 得出对于简单的烯烃或炔烃之间的环加成反应一般是按双自由基机理进行,而其他两类反应主要按协同或两性离子方式进行,并且从前线分子轨道作用理论角度分析了产生不同反应机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80.
设计和开发一种电流变力矩放大器,介绍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结构设计参数间隙、圆盘内外径对机构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多目标规划的电流变力矩放大器的优化设计模型,从提高放大器放大倍数或提高动态响应速度的角度,规定权重和子目标的追求值,从而设计出性能优良的放大器.采用实验拟合方法,识别放大力矩与控制电场成抛物线关系;利用阶跃和脉冲电场信号研究这种装置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多目标规划的优化设计模型得到的电流变力矩放大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