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化学   484篇
物理学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含二唑的聚(间亚苯乙烯)电致发光二极管印寿根李晨曦黄文强何炳林(南开大学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彭俊彪刘星元李文连(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关键词电致发光,光电子能谱,聚(间亚苯...  相似文献   
102.
噻唑烷类手性配体在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弘  姚金水  何炳林 《催化学报》1997,18(4):341-344
  相似文献   
103.
FKBP23是1998年在小鼠的内质网体(endoplasmic reticulum, ER)中发现的一个FKBP家族的蛋白质. 它由一个N端的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PPIase)结构域和一个C端的含有钙离子结合功能的结构域组成. 文中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并纯化了小鼠FKBP23与谷胱甘肽转硫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的融合蛋白GST-FKBP23及内质网体中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 70)的成员BiP(immunoglobulin binding protein)的融合蛋白GST-BiP, 并用Factor Xa因子酶切制备游离的FKBP23及BiP. 将结合在还原型谷胱甘肽-Sepharose 4B凝胶上的两种融合蛋白分别交叉地亲和吸附克隆制备的两种游离蛋白, 经免疫印迹证实FKBP23与BiP特异性结合. 进而再用克隆的FKBP23与内质网体蛋白提取液进行上述实验, 进一步证实了FKBP23可与内质网体中天然的BiP结合. 这是首次发现哺乳动物内质网体中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的家族成员与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的主要成员热激蛋白70具有相互结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beads were first heated at 185℃and then pyrolyzed at 960℃undernitrogen atmosphere in a tube-racking furnace.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spherical carbonized ad-sorbent exceeds 1,00 M~2/g and its adsorbing rate for creatinine is over 99%. The mechanical strengthof the spherical carbonized adsorbent, 0. 6--0. 8 mm in diameter, is quite good.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聚苯乙烯基支载的含砜基的化合物X=Cl,O(CH_2)_9CH_3,NH_2,NHNH_2,Na,CH_2CH_3,OH)并较系统地研究了这些聚合物中的=SO_2基团的红外光谱特性,比较了聚合物和低分子类似物的特征吸收频率的变化规律,考察了聚合物骨架对S=O基团的虹外吸收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流变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polyurethane emulsion was prepared by introducing carboxylic groups into urethane chains, and its rheology was investigated with rotation viscosimeter. The results of rheology showed that the polyether-urethanc emulsion exhibited the character of Newtonian liquid. The viscos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olyurethane emulsion depended on the temperature and carboxylic group content.  相似文献   
107.
一种新型除酚吸附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二氯乙烷和硝基苯作溶剂,三氯化铝等作催化剂,使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和苯酚在40—125℃进行Fricdel-Crafts反应。制成一种具有较高比表面和一定极性的吸附树脂。它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能力是Amberlite XAD-4树脂的两倍,其动力学性能、应用范围和抗干扰能力也较好,经50次循环使用,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8.
离子交换树脂为一门比较年青的应用科学,由于它在工业上、医药上、农业上和原素分离上特别由于在原子能利用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所以近十年来发展得很快。最初应用在工业上的离子交换剂为一种天然无机硅化合物,俗名沸石,在我国抚顺藏量很丰富;后来又有合成沸石。可惜这种交换剂稍能溶解于水,且稳定性低,用作软化水时不能在  相似文献   
109.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maeroporous copolymer, the overall reaction kinetics, phase separation and gelation of the S/EGDM in the presence of inert solvents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opolymer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of S/DVB and S/DVB/MMA. The formation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macroreticular polymer was studied and a model of the mechanism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以凝胶型低交联聚苯乙烯为起始共聚物,合成了各种超高交联聚苯乙烯,研究了起始共聚物的化学交联和物理缠结对合成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的表面和孔道结构的影响。此外,本文还以干态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加入液体介质中时的碎球率为指标,考察了起始共聚物的结构对合成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