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13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61.
利用溶液法制备了疏水性药物分子多菌灵与β-环糊精、2-羟丙基-β-环糊精和2,6-二甲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在25℃时,通过核磁共振实验氢谱、二维ROESY和扩散排序DOSY的实验方法对多菌灵与3种环糊精的识别进行研究,得出了包合物的可能包合形式和3种环糊精与多菌灵包合后的扩散系数分别为D_(β-CD)=2.516×10~(-10)m~2/s,D_(2-Hp-β-CD)=1.676×10~(-10)m~2/s,D_(Me-β-CD)=2.046×10~(-10)m~2/s;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发现,形成包合物后,环糊精和多菌灵的特征衍射峰均发生了变化,多菌灵的特征衍射峰10.4°,21.2°,25.8°,31.5°(2θ)消失或减弱;多菌灵热分解温度197.5℃,形成包合物后热分解温度提高到260℃以上;红外光谱的结果也表明,形成包合物后,环糊精空腔内的水峰振动明显减弱,说明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中水分子位置被多菌灵分子占据;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包合物的外观不同于单体,说明有新的物相生成。  相似文献   
262.
在反应堆退役中,为有效开展放射性石墨的处理,需对石墨中放射性核素进行测量。~(36)Cl是石墨中一种重要的放射性核素,其半衰期长、环境中易迁移,无法直接测量其活度。为建立满足反应堆退役石墨中~(36)Cl分析的方法,本文将堆退役石墨样品完全溶解后,再通过共沉淀和离子交换去除干扰核素,获得~(36)Cl待测液,然后用液闪测量~(36)Cl的活度。当石墨样品量为0.2g时,该方法的化学回收率为88.7%,最低可探测活度为67mBq·g~(-1),对主要干扰核素有较高的去除能力。该方法可用于反应堆退役石墨中~(36)Cl的分析。  相似文献   
263.
孙怡雯  钟俊兰  左剑  张存林  但果 《物理学报》2015,64(16):168701-168701
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测量了7种不同浓度的血凝素蛋白及其与特异性抗体、无关抗体对照组反应的透射光谱, 采用光谱预处理及主成分分析法, 对多个太赫兹光谱参数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主成分分析在数据降维的同时, 可以突出数据的主要变化趋势; 在原始变量相关性一致的条件下, 约化吸收截面与血凝素蛋白浓度之间表现出最强的相关性, 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更适合于对血凝素蛋白-抗体复合物的聚类效果进行定性分析. 该研究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对于太赫兹生物光谱的分析及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4.
为获得聚龙一号装置负载区电流,设计了测量探头,通过频响测试得到探头的频率上限为51.7MHz;针对标定装置的逼真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区电流探头的灵敏度在误差范围内不受柱孔盘旋面的影响。通过标定结果的外推分析可知:外推是否可靠是由探头能否满足相应测量的工作条件决定,而不是受外推的数量级限制。通过探头测量范围的分析及相应干扰实验,认为标定满足测试需求。实测结果表明负载区电流与磁绝缘传输线电流的测量结果自洽。  相似文献   
265.
以改性白云石(Modified Dolomite, MD)为载体,利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NiO-Fe2O3/MD催化剂,并利用XRD、SEM、TEM、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利用双固定床反应器对NiO-Fe2O3/MD催化剂在城市生活垃圾气化中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进行了评价,并与NiO/MD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NiO-Fe2O3/MD催化剂为核壳式涂层结构,表面活性颗粒粒径约为37 nm,比表面积62.48 m2/g.催化剂活性测试显示,NiO-Fe2O3/MD催化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燃气品质及燃气中的H2含量,减少焦油的产生;相对于NiO/MD催化剂,其抗失活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266.
以1H-2-吲哚甲酸为原料合成1H-2-吲哚甲醛,再与苯偶酰、苯胺合成了新型的硼氟荧光染料,并通过1H NMR,13C NMR对结构进行了鉴定。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该染料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相对较大的Stokes位移;且荧光性能呈现明显的溶剂效应。  相似文献   
267.
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技术因其同时兼具超声的高分辨率结构成像和光声的高对比度功能成像优势,极大地推动了光声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推广.传统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技术多基于超声成像所用阵列探头同时收集光声信号,系统结构紧凑且无需图像配准,操作便捷.但该类设备使用阵列探头和多通道数据采集,使得其成本较高;且成像结果易受通道一致性差异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扫描振镜的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技术,该技术采用单个超声换能器结合一维声学扫描振镜进行快速声束扫描,实现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是一种小型化、低成本的双模态快速成像技术.本文开展了系列仿体和活体成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有效成像范围为15.6 mm,超声和光声成像B扫描速度分别为1.0 s–1和0.1 s–1 (光声成像速度主要受制于脉冲激光器重复频率).基于本文所提技术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技术的临床转化和普及;也为基于超声信号检测的多模态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小型化和快速声信号检测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68.
本文叙述用溶出法制备作为疏水化催化剂担体的多孔大粒 PTFE树脂。考查了制备中压制、烧结、致孔剂用量、致孔剂溶出时间等对 PTFE担体比表面积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9.
利用束腰半径不同的奇模和偶模因斯高斯光束同轴叠加,产生了一种双层花状光学涡旋晶格,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所提出的双层花状光学涡旋晶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束腰半径不同的奇模和偶模因斯高斯光束叠加而成的光学涡旋晶格中的涡旋呈单层或双层分布,且不同层涡旋点的拓扑荷值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当奇偶模因斯高斯光束之间的束腰半径差距逐渐减小,涡旋分布由双层变为单层;此外,可以通过改变奇偶模因斯高斯光束之间的相位差,实现涡旋符号的调控。该研究结果极大地丰富了光学涡旋晶格的空间模式分布,在微粒操纵领域有着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270.
本文关注Freiman-Lev的一个猜想,刻画了一些小限制和集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