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209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5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2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周正祥  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8,39(23):25-30
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以化学史实为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证据及建构并评价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证据与模型建构及演变之间的关系,认识模型在物质结构理论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性特征。该教学设计在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上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2.
利用品红亚硫酸钠溶液与醛类物质反应后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的原理,使用5种标准浓度的甲醛溶液与希夫试剂反应显色后制作标准比色卡。用待测样品显色后的溶液与制作的标准比色卡进行比对,判断甲醛浓度范围。该方法具有现象明显、灵敏准确、药品易得的优点。因此,可用作中学生课外兴趣实验的实施项目,配制的希夫试剂和制作的标准比色卡也可用于家庭检测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73.
皮蛋作为我国传统的风味蛋制品,是一道享誉海内外的餐桌美食。通过介绍蛋白和蛋黄的pH和游离碱度的变化、蛋黄凝胶强度的变化以及蛋黄和溏心中化学键的变化来了解皮蛋凝胶的形成过程;通过前体物的降解、脂质的氧化和美拉德反应来探索皮蛋风味产生过程的化学变化;通过分析蛋白颜色和蛋黄颜色变化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来解密皮蛋颜色形成中的化学变化;最后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形成松花的化学物质。通过破译皮蛋的化学密码,让大家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4.
植物样品中痕量氟的离子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屯了碱熔法/离子色潜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氟的分析方法.样品于镍坩锅中500 ℃碱熔融后,经溶解、过滤,进样分析.氟离子经Metrosep A Supp 5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化学抑制电导检测.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05~50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5.3%,氟的检出限为0.01 mg/kg.该法适合于批量植物样品中痕量氟的测定.  相似文献   
75.
单宁酸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单宁酸与牛血红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单宁酸分子与BHb发生反应生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Hb内源荧光的猝灭,该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热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上述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单宁酸与BHb之间以疏水和氢键作用力为主;根据Frster能量转移理论,测得供体与受体间结合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并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单宁酸对BHb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研究持久性化学改进剂钨-铱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和植物性食品中痕量镉。用钨铱溶液(适宜用量为钨250μg,铱200μg)作为持久化学改进剂处理石墨平台并进行试验,与常规化学改进剂NH4H2PO4+Mg(NO3)2比较,灵敏度高且背景信号低,且可用较低的原子化温度,可延长石墨管使用寿命;例如测镉时,可连续使用300-350次。分别测定水和植物性食品中痕量镉,相对标准偏差(n=5)在0.7%~3.3%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0%~111.3%之间,水和植物性食品中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36μg·L^-1和0.102μg·L^-1,特征质量为1.3pg。  相似文献   
77.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锂原子修饰线型碳原子链团簇Li2Cm(m=2-8)的结构及其储氢性能.结果表明, Li原子可键合于碳链团簇的两端,Li原子本身不发生团聚,氢在Li2 Cm ( m=2-8)中能以分子形式吸附,每一个Li原子最多可吸附5个氢分子,氢分子的平均吸附能为0.460~2.276 kcal·mol^-1.其中Li原子修饰C2团簇的质量储氢分数最大,为34.72 wt%,表明了它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作为储氢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人血清能发射出极其微弱的光子流,每秒每平方厘米有几十至上百个光子发射,这些光子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现已证实,血液中不断进行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是该种发光的能量基质。  相似文献   
79.
周瑞山  张坚  马玉琴 《色谱》1985,2(5):278-281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吸附色谱的应用有其局限性,强极性化合物通常易产生拖尾峰或被固定相滞留而不出峰。自1978年Law-rence和Leduc利用含酸移动相在微粒硅胶柱上分离碱性和酸性除莠剂以来,受到了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它使吸附色谱可用于强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并且能同时分离中性、弱酸性、强酸性以及碱性有机化合物,扩大了吸附色谱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0.
Zr-Mn-K催化剂超临界相合成甲醇与异丁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分别制备了Zr-Mn-K沉淀型催化剂和超细催化剂.以正十一~十三烷的混合物为超临界介质,在反应温度360~410℃、合成气压力7.5MPa、GHSV1700h-1及介质压力2.08MPa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超细催化剂和沉淀催化剂的气相和超临界相催化合成气制甲醇、异丁醇的性能.气相和超临界相反应的研究均表明,超细催化剂催化合成异丁醇的活性高于沉淀催化剂;在超临界条件下反应,超细催化剂上产物的异丁醇含量较高(为23%~32%),甲醇含量为22%~33%,其它醇均在10%左右.气相与超临界相反应结果的对比显示,超临界流体促进产物的脱附与传递,提高了CO的转化率.但超临界流体对甲烷的萃取作用强于对醇的萃取,醇选择性低于气相反应.在超临界条件下合成甲醇、异丁醇仍遵循异丁醇形成的链增长机理,超临界流体改变了链增长各步骤的相对速度,致使超临界相反应的产物分布不同于气相反应的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