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93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91.
使用激发光为785 nm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分别对赤星病菌、谷镰刀病菌和香蕉炭疽悬浮液进行了普通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微波法制备的纳米银胶对三种植物病菌均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同时获得了三种病菌信噪比较好的SERS光谱。从整体上看,三种菌谱峰峰强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481 cm-1处均为最强谱峰,500~1 000 cm-1谱峰较弱和1 000~1 600 cm-1谱峰较强。但三者在谱峰的分布和峰形上仍有明显不同,因此通过比较三种病菌的不同SERS谱峰可对其进行快速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92.
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肝癌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维纳米结构银膜作为基底,检测了30例肝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独立变量t检验建立SERS光谱诊断多元统计算法模型,并用判别分析方法对此统计算法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肝癌患者与健康人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有明显区别。采用PCA分析结合独立变量t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得出SERS光谱PCA得分三维散点图可以很好的区分健康人和肝癌患者。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得出该统计算法诊断肝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90%和96.7%,总判别正确率为93.3%。与健康人相比,肝癌患者氧合血红蛋白中吡咯环的呼吸振动模式的数量、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相对偏低。研究结果表明,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统计分析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肝癌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93.
将硝酸银和聚乙烯醇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后作为电解液,以紫外光激发,用银棒电解得到纳米银膜。用扫描电镜观测纳米银的形貌,发现银膜上的颗粒是紧靠在一起的。以该纳米银膜为基底,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4个正常人和7个白血病人的血红细胞样品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的检测。实验中发现,该纳米银膜对人血红细胞的拉曼散射光谱具有较好的增强的效果和较好的重复性。比较正常人与白血病人血红细胞的SERS谱,存在明显的差别,7个白血病人血红细胞样品在1385 cm-1(吡咯四分之一环伸缩振动)处SERS峰消失,在1425 cm-1处的谱线(CαCm的对称伸缩振动)变宽和变强,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
文中基于高效、生物兼容性纳米结构银膜,采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分别对10个健康人和10个急性粒白血病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的研究。实验发现,健康人与急性粒白血病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存在显著差异:(1)健康人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中位于340cm-1附近很弱的拉曼峰在急性粒白血病患者的SERS光谱中变的很强;(2)健康人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中位于655 cm-1附近的拉曼峰在急性粒白血病患者SERS光谱中蓝移到670 cm-1附近,同时在727cm-1附近出现一个新的拉曼峰;(3)对健康人和急性粒白血病患者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中位于472、814、1335、1423和1588 cm-1处的拉曼峰相对强度比研究发现,相对强度比I814/I472,I1335/I472、I1423/I472和I1588/I472可以作为较好的区分健康人和急性粒白血病患者的SERS光谱诊断指标,这为基于SERS光谱技术进行急性粒白血病诊断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5.
用微波加热方法制得胶态纳米银,以该纳米银为基底,用激发波长为785 nm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获得了烟草花叶病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将获得的烟草花叶病毒的SERS谱与文献对比,TMV的SERS谱的谱峰都来源于蛋白质及核酸,与TMV的核壳结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核辐照对丹参粉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经不同剂量核辐照的丹参粉样品进行了对比研究,比较了它们红外光谱的异同。丹参粉的红外光谱主要由蔗糖、葡萄糖及含C=O的各种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低辐照剂量(不高于12kGy)处理的丹参粉的组成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几乎未发生变化;较高辐照剂量(等于或大于15kGy)处理的丹参粉的部分药用有效成分(丹酚酸、丹参素、丹参酮ⅡA 3种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已经发生了变化。表明采用适当剂量(不高于12kGy)的~(60)Coγ射线核辐照杀灭丹参粉中污染微生物和各种寄生虫卵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97.
三聚氰胺结石与疑似三聚氰胺结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三聚氰胺、尿酸、三聚氰胺结石和疑似三聚氰胺结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根据它们的特征峰位、峰形的特点和三聚氰胺、尿酸、草酸钙的标准红外光谱比较, 推出三聚氰胺结石由尿酸、尿酸胺、草酸钙和三聚氰胺形成的混合性结石。疑似三聚氰胺结石是草酸钙结石。因此, 红外光谱法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为医学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微波加热法快速制备纳米银及其SERS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司民真  方炎  董刚  张鹏翔 《光子学报》2008,37(5):1034-1037
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银及柠檬酸三钠混合后,用微波加热法根据加热时间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制备出了5个纳米银溶胶样品.用电泳仪、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这5个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加热时间短时,纳米银表面带正电,加热时间长时纳米银表面带负电,且加热时间长时吸收峰红移,纳米银尺寸增大.为测试该纳米银溶胶是否具有表面增强喇曼散射 (SERS)活性,选用了阳离子型分子碱性品红(Fuchsine basic )、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阴离子型分子苯甲酸(Benzoic acid),中性分子丫啶橙(Alcidine orange)、苏丹红(Sudan red)作为其SERS活性的测试分子,进行SERS研究.结果发现,所制备的纳米银除样品5对苏丹红分子无增强效应外,其余样品对所选分子都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99.
三维形貌测量的扫描相移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物体三维形貌测量中常用的光切法的主要优点是易于实现扫描测量大型物体表面,缺点是光刀中心位置难以精确确定;相移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用较宽的光栅提高测量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具有测量速度快和较好的抗静态噪声的能力,缺点是当待测范围较大时,采集图像的像差较大,不利于大型物面的测量.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提出了一种扫描相移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长形大物面的形貌检测,而且又大大地减少了图像采集系统畸变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0.
2-芳氧基-1,8-邻苯二甲酰基萘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3种2-芳氧基-1,8-邻苯二甲酰基萘类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对产物进行了荧光光谱测定,3种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和Stoke位移都较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在丙酮溶液中的光致变色行为进行了测定,3种光致变色化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光致变色性能和较大的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