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311篇
化学   482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47篇
物理学   5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在高钙及不同浓度枸橼酸二乙酯(Et2Cit)、枸橼酸钠(Na3Cit)和膦甲酸钠(PFA)存在下培养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OVAS)14 d,分别通过茜素红染色、免疫荧光和annexin V染色检测细胞的分化、凋亡和细胞钙沉积量,研究了Et2Cit、Na3Cit和PFA对高钙诱导MOVAS细胞钙化的抑制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t2Cit、Na3Cit和PFA均能减少高钙诱导的MOVAS钙化,减少细胞外钙化斑块和钙沉积量。这些抑制剂均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导致向成骨细胞转化的标记物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降低。抑制效果均存在浓度依赖性。当抑制剂浓度相同时,其抑制效果从大到小为:PFA > Na3Cit > Et2Cit。低浓度的Et2Cit和Na3Cit可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来抑制钙化,但高浓度的Et2Cit、Na3Cit和PFA自身具有毒性,这增加了细胞的凋亡。作为血液抗凝剂的Et2Cit和Na3Cit可以有效地抑制MOVAS的钙化。  相似文献   
942.
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系列铁酸镁超微粒子催化剂,考察了其对乙苯和环已烷的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D)样品具有最佳的乙苯氧化脱氢反应活性:400℃,O2/C6H5C2H5(mol)=3.0时,乙苯转化率为50%,苯乙烯选择性为80%,苯乙烯单收达40%,催化剂对乙苯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随样品的粒径变小而提高;对环已烷氧化脱氢反应则恰好相反,即活性随粒径变小而降低,这种差别归因于反应物分子结构与  相似文献   
943.
用FRS-XRSA、SAXS、DSC表征了涤纶中空纤维在整个纺丝及后加工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涤纶中空初生纤维基本是非晶态,在后加工过程中分两步结晶:拉伸应变诱导结晶和热结晶,在一次应变诱导结晶的同时伴随着纤维自卷形成三维卷曲,二次热结晶后形成长周期,使结构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944.
凝胶体系中不同结构羧酸盐对草酸钙生物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扩散法研究了凝胶体系中四元羧酸盐(Na2EDTA)、三元羧酸盐柠檬酸钠(Na3cit)、二元羧酸盐酒石酸钠(Na2tart)和一元羧酸盐醋酸钠(NaAc)对草酸钙(CaOx)结晶的影响.抑制一水草酸钙(COM)聚集的能力为:Na2EDTA >Na3cit >Na2tart >NaAc;诱导二水草酸钙(COD)的能力为:Na3cit >Na2tart >Na2EDTA >NaAc.羧酸的抗衡阳离子影响CaOx的结晶. H3cit、Na3cit和K3cit抑制COM聚集和诱导COD形成的能力均为:K3cit-Na3cit >H3cit.无论是诱导COD生成,还是抑制COM聚集,均可以减小结石形成的几率,对临床上防治结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5.
本文以双人字形板式换热器的波纹通道为对象,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冷侧通道内的流量分配特性与传热特性。发现在单边流情况下,流体经导流区分流后,存在流量分配不均现象。改变导流区结构参数后得出:当雷诺数在2400~12500范围内时,导流区左上侧导流槽角度为60?时流量分配较均匀;左上侧导流槽角度为60?,导流区左下侧导流槽间距为15 mm时,流量分配均匀性更好;在上述两种结构基础上,导流区左下侧角度为180?时,流量分配不均情况改善最佳。在流道中加装封条发现3个封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6.
在CBS-QB3水平上研究了CH3CN 和·OH反应的势能面, 其中包括两个中间体和9个反应过渡态. 分别给出了各主要物质的稳定构型、相对能量及各反应路径的能垒. 根据计算的CBS-QB3势能面, 探讨了CH3CN+·OH反应机理. 计算结果表明, 生成产物P1(·CH2CN+H2O)的反应路径在整个反应体系中占主要地位. 运用过渡态理论对产物通道P1(·CH2CN+H2O)的速率常数k1(cm3·molecule-1·s-1)进行了计算. 预测了k1(cm3·molecule-1·s-1)在250-3000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表达式为k1(250-3000 K)=2.06×10-20T3.045exp(-780.00/T). 通过与已有的实验值进行对比得出, 在实验所测定的250-320 K 范围内, 计算得到的k1的数值与已有的实验值比较吻合. 由初始反应物生成产物P1 (·CH2CN+H2O)只需要克服一个14.2 kJ·mol-1的能垒. 而产物·CH2CN+H2O生成后要重新回到初始反应物CH3CN+·OH, 则需要克服一个高达111.2 kJ·mol-1的能垒,这就表明一旦产物P1生成后就很难再回到初始反应物.  相似文献   
947.
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合成尼泊金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尼泊金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了尼泊金酸乙酯。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尼泊金酸25mmol,n(尼泊金酸):n(乙醇)=1:4,w(催化剂)=3.73%,甲苯15mL,于84℃~86℃反应3h,产率达到93.3%。  相似文献   
948.
活性钌、锇-配体多重键配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一配体多重键配合物的反应性研究有助人们深入理解许多重要的金属催化过程,如生物体系中的氧化和固氮及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原子或基团转移反应.含Os=N多重键的锇(VI)氮合物在还原剂存在下发生氮偶合反应生成双核氮分子桥连配合物,为与固氮机理有关的金属氮合物氮偶合反应提供实验证据.一系列具有可调结构和氧化性含M=O,M=NR,M=CR^1R^2(M=Ru,Os)多重键的活性钌/锇氧合物,钌亚胺基配合物,钌/锇卡宾配合物(包括手性配合物)已被成功分离,其结构已通过光谱手段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这些活性金属一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分别能与有机化合物发生氧原子、亚胺基、卡宾转移反应,包括烯烃环氧化、环氮化、环丙烷化、cis双羟基化,c—H键羟基化、酰胺化、卡宾插入等,从而允许直接研究相应催化过程中金属.配体多重键中间体的原子或基团转移反应,为金属催化原子或基团转移反应(包括不对称催化反应)提供重要机理信息.已发展出一系列涉及钌.配体多重键活性物种的高选择性钌催化反应,包括2,6-Cl2pyNO与烯烃的环氧化和Wacker型氧化成醛,H2O2水溶液氧化烯、炔烃和醇为羧酸或cis-二醇,PhI=NR与饱和c—H键的酰胺化,重氮化合物的卡宾偶合,分子内卡宾插入c—H键,重氮化合物、亚胺、烯/炔烃的三组分偶合,及以“PhI(OAc)2+RNH2”为氮源的金属催化C—N键形成反应等.  相似文献   
949.
Timoshenko梁弯曲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Timoshenko梁弯曲的混合状态方程及其解的一般表达式.算例表明:本文方法求解简单,明显优于以往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50.
在控制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稳定性的背景下,采用挂滴装置和高速摄影系统开展了 HAN基液体发射药 LP1846液滴组内部相互作用对着火、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观测了液满间相互作用对它们所经历的四个特征过程的影响。定量测试液滴组平均着火延迟期、着火温度等特性参数与环境温度和液滴中心间距的关系。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液滴组将出现聚并现象。最后.建立了一个工程简化模型,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这个工作对控制燃烧稳定性和抑制压力振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