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457篇
化学   813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253篇
物理学   8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螺旋状配位结构的碱土金属开链冠醚三元配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并表征了4种碱土金属苦味酸盐与N,N,N´,N´-四苯基-3,6,9-三氧杂十一烷二酰胺(TTD)的固态配合物M (Pic)2TTD (1. M = Mg, 2. M = Ca, 3. M = Sr, 4. M = Ba). 配合物3的结构分析表明, Sr (Ⅱ)与TTD及两个二齿Pic-配位, 配位数为9, 配位多面体为变形三帽三角棱柱; TTD作为五齿配体, 其螯合链形成右手螺旋状配位结构, 这种螯合螺旋链具有较为固定的螺旋半径, 对金属离子有较高的配位选择性. 在结构上初步解释了TDD对碱土金属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用异相法合成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并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中性反应条件下,壳聚糖分子的季铵盐衍生化反应主要发生于亲该中心C2位的氨基上,所合成的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可直接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任意比例与乙醇、丙二醇、甘油等混溶。  相似文献   
23.
报道了中药地榆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首先采用正反相硅胶色谱柱层析共分离纯化出15个单体,然后经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其中13个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4.
A new derivative of 2,5-piperazinedione, 1,4-di(2-methoxyphenyl)-2,5-piperazinedione (I),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yclo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N-2-methoxyphenyl chloroacetamide,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unit cell dimensions a=0.56934(10) nm, b=1.3880(2) nm, c=1.00329(17) nm, β= 90.376(3)°, V= 0.7928(2) nm^3, Z=2, Dc = 1.367 g·cm^-3,μ = 0.98 cm^-1, R and wR being 0.0606 and 0.1564 respectively for 1549 unique reflections with 1247 observed reflections [I〉2σ(I)]. The molecule has a crystallographically imposed symmetry center. The three rings in the molecule are each coplanar with their attached groups, excluding methyl H atoms and the H atoms attached to the piperazinedione ring, while the whole molecule is not planar, with dihedral angles of 74.7(1)° between the piperazinedione and each of the two aromatic rings. The crystal structure is stabilized by van der Waals and dipole-dipole forces.  相似文献   
25.
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连续流动微反、原位红外和GC/MS等手段考察了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在P25 TiO2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证实CO2和H2O是这个反应的最终产物.详细的跟踪分析表明,除了CO2和H2O外,在反应的气相混合物中可检测到C2H4、CH3CHO、CH4、CO、HCl和H2S;少量小分子的羧酸、醚和砜;微量C2H5SC2H5、C2H5S2C2H5、C2H5SC2H4Cl和CH2ClCH2Cl等中间产物;在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可检测到C2H5S2C2H5、C2H5SC2H4OH、C4H9S2C2H5和C2H5S2C2H4OH、等物.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2-CEES光催化降解的反应机理,推断2-CEES的光催化降解涉及脱氯、C-S键断裂、有机硫化物光聚合和裂解等复杂过程最终转化为CO2和H2O.认为各种硫物种在表面的积聚引起了催化剂的缓慢失活.  相似文献   
26.
蛋白质水解液中氨基酸组成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雅韵  谢孟峡  康娟 《分析化学》2002,30(4):418-421
以氯甲酸-9-芴基甲酯(FMOC-Cl)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液相色谱上分离17种常见氨基酸的衍生物并测定其摩尔吸光系数。用绝对分析法和标准曲线法对标准氨基酸溶液进行了定量分析,除组氨酸外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5.00%以内。对氨基酸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水解实验,发现在110℃/24h的水解条件下,丝氨酸等不稳定氨基酸的降解较在150℃/1.5h条件下小。用绝对分析法测定测定了牛胰岛素不同水解条件下水解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大部分氨基酸的相对收率都接近100%。  相似文献   
27.
CsF-RbF二元系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原子参数模式识别法, 对75个一价金属同阴离子卤化物二元体系固溶体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 预测CsF-RbF体系应形成固溶体. 用差热分析法重新测定了该体系的相图, 结果表明, 该体系为液固相连续互溶, 没有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固溶体体系, 与文献中的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8.
金、铂、钯在地质样品中的含量甚微,国内外常采用ICP-AES,ICP-MS和ETAAS直接测定。FAAS法由于仪器便宜、操作方便,也广泛应用于预富集后的痕量贵金属的分析。目前,在测定贵金属的分析方法中,常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分离样品,主要的固相萃取剂有:无机吸附剂,交联树脂[1],螯合树脂[  相似文献   
29.
形态结构和光电特性对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系列纳米TiO2光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测定、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和表面光电压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乙烯作为光催化反应的指标反应分子,研究了TiO2纳米晶的性质对于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的晶粒逐渐增大,比表面积下降,晶相由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其吸收带边与光伏响应阈值向长波方向移动,氧化-还原能力降低,降解乙烯的转化率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0.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 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 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 因此研究还很少. 在本工作中, 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簇阴离子VxOy, 产生的团簇在接近热碰撞条件下与烷烃(C2H6和C4H10)以及烯烃(C2H4和C3H6) 在一个快速流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 飞行时间质谱用来检测反应前后的团簇分布. 在VxOy与烷烃的反应中, 生成了产物V2O6H-和V4O11H-; 在与烯烃的反应中, 产生了相应的吸附产物V4O11X-(X=C2H4或C3H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 V2O-6和V4O-11可以活化烷烃(C2H6和C4H10)的C—H键, 也可以与烯烃(C2H4和C3H6)发生3+2环化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V-O-C-C-O-), C—H键活化与环加成反应都需经历可以克服的反应能垒. 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合. V2O-6和V4O-11团簇都具有氧原子自由基(O·或O-)的成键特征, 活性O-物种也经常出现在钒氧催化剂表面, 因而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 揭示了表面活性氧物种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