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4篇
  免费   4915篇
  国内免费   8287篇
化学   18825篇
晶体学   1085篇
力学   1641篇
综合类   999篇
数学   3859篇
物理学   1117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757篇
  2021年   754篇
  2020年   824篇
  2019年   765篇
  2018年   708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894篇
  2015年   1211篇
  2014年   1415篇
  2013年   1932篇
  2012年   1949篇
  2011年   2140篇
  2010年   2037篇
  2009年   2144篇
  2008年   2493篇
  2007年   2223篇
  2006年   2156篇
  2005年   1769篇
  2004年   1521篇
  2003年   1133篇
  2002年   1086篇
  2001年   1102篇
  2000年   1113篇
  1999年   715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18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9篇
  1976年   9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咪唑衍生物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法与钴离子制备出两个配位聚合物:{[Co(DTA)(1,4-DIB)(H2O)]·H2O}n(1)和[Co(DTA)(1,3-BMIB)]n(2)(1,4-DIB=1,4-二(1H-咪唑-1-基)苯; 1,3-BMIB=1,3-二(4-甲基-1H-咪唑-1-基)苯;H2DTA=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热失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固体紫外-可见光谱等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证实配合物1和2是通过二维结构堆积成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粉末衍射测试则显示两个配合物在水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两个配合物属半导体材料,对紫外-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在光催化实验中,配合物1和2可加快亚甲基蓝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2.
当煤层上方为坚硬顶板时,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容易出现大面积悬顶,导致巷旁充填体出现大变形破坏,极大威胁采煤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矿1205工作面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爆炸围岩裂隙范围和坚硬顶板破断特征,建立了切顶卸压围岩结构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相邻炮孔爆炸后,炮孔间裂隙互相贯穿,降低了顶板强度,同时当切顶角为15°时,巷道稳定性较好.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爆破切顶技术后,顶板下沉量减小了62.3%,较好地保证了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4.
移动加热器法(THM)生长碲锌镉晶体时,界面稳定性对晶体生长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建立了THM生长碲锌镉晶体的数值模拟模型,讨论了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物理场、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进行仿真研究,最后讨论了微重力对物理场分布的影响,并对比了微重力与正常重力下的生长界面形貌。模拟结果表明,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的分布趋势是一致的,在不同生长阶段,流场中次生涡旋的位置会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生长界面的形貌随着生长的进行发生变化,同时微重力条件下形成的生长界面形貌最有利于单晶生长。因此,在晶体生长的中前期,对次生涡旋位置的控制和对组分过冷的削弱,是THM生长高质量晶体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Herein, we successfully construct the 3D biocompatible graphene through crosslinking 2D graphene nanosheet onto carbon fiber paper with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PDDA) as anode of the alcohol biofuel cell. Compared with the bioanode without 3D graphene, the current density and output power of PDDA-graphene-ADH bioanode is increased by 23 % and 41 % at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at pH 8.9, suggesting the stabilization role of graphene in enzyme loading. The study provides us a deep analysis on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bioanode incl. electrochemistr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mages,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develop the new methods to construct 3D porous electrodes i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相似文献   
6.
应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方法对香港1997―2018年的住宅价格月度数据进行了分解,将经过重构后的数据分成高频序列、低频序列与残差项。将BP多断点检测应用于低频序列,并结合样本时段内的重大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房价的影响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外部经济体的救市政策间接地影响香港房价;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孙九招”政策没有立即见效;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住房供给调整与按揭贷款调整对房价的影响较为显著;税收调整对房价影响不显著、对交易量影响显著;SARS爆发使住宅价格下降约1%。  相似文献   
7.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谱,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平面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可以作为叠层电池的底电池,其性能直接影响叠层电池的性能表现.采用传统反应热蒸发技术,在低温(170 ℃)条件下制备了掺锡氧化铟薄膜,并在170 ℃的氧气氛围下后退火处理,对ITO薄膜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后退火工艺改善了ITO的结晶特性,使得材料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得到明显提高,将其应用于平面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得到极大提高,尤其红外光响应改善明显.引入MgF2薄膜作为减反射层,进一步增强了电池的光响应,转换效率达到19.04;.  相似文献   
8.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 novel gas sensing material, La–Y co-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was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and applied to detect organic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煤系高岭土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应对其进行充分地研究和合理地应用,以缓和优质高岭土资源枯竭的燃眉之急.以鄂尔多斯煤系高岭土、鄂尔多斯滑石、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通过反应烧结一步合成堇青石,探讨了堇青石合成温度范围,以拓宽该煤系高岭土的应用范围.通过高温显微镜观察堇青石试样的合成温度范围为1400~1420℃.经1420℃合成的堇青石试样的吸水率为16.11;,显气孔率为28.44;,体积密度为1.77 g/cm3,径向烧成收缩为1.77;,厚度烧成收缩为4.80;,抗折强度为43.56 MPa.镁铝尖晶石是合成堇青石的重要中间产物,适当提高烧结温度可以促进镁铝尖晶石相向堇青石相转变,有利于堇青石晶粒的生长与发育.烧结温度的变化是堇青石晶粒发生变化的原因,同时导致液相量的变化,最终影响堇青石试样显微结构和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0.
Dendrite formation is a major obstacle, e.g., capacity loss and short circuit, to the next-generation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 (Li)-metal batteries. The development of successful Li dendrite mitigation strategies is impeded by an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in Li dendrite growth mechanisms. The Li-plating-induced internal stress in Li-metal and its effects on dendrite growth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but the underlying microcosmic mechanism is elusiv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ole of the plating-induced stress in dendrite formation is analyzed through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nd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 (AIMD) simula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deposited Li forms a stable atomic nanofilm structure on the copper (Cu) substrate, and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Li atoms increases from the Li-Cu interface to the deposited Li surface, leading to more aggregated Li atoms at the interface. Compared with the pristine Li-metal, the deposited Li in the early stage becomes compacted and suffers the in-plane compressive stress. Interestingly, there is a giant strain gradient distribution from the Li-Cu interface to the deposited Li surface, making the deposited atoms adjacent to the Cu surface tend to press upwards with perturbation and causing the dendrite growth. This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e atomicscale origin of Li dendrite growth, and may be useful for suppressing the Li dendrite in Li-metal-based rechargeable batt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