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103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of quasielastic scattering of a 25 MeV/u ^6He from ^9Be target have been measured.The double-folding model approach is applied to generate the real part of the optical potential.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parameters as well as some of the real potential parameters are studi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effect of the unstable nucleu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3.
在25MeV/u 6He与9Be靶的反应中,107°和128°处明显地观察到了轻粒子发射.粒子能谱形状与平衡热源蒸发相一致,分析得到热源的核温度为完全熔合条件下的5.6MeV或非完全熔合条件下的5.2MeV .实验发现发射氚的数量特别大,这可能与目前广泛研究的6He的集团结构和同位旋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3?3?.4MeV/u 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17个中子探测器(4°—83°)和14个半导体望远镜(2.3°—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3—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在参加者-旁观者模型框架下,采用17N原子核内部的不同密度分布计算了同位素产额分布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  相似文献   
5.
讲述了用于β缓发中子发射测量的中子探测阵列的性能优化过程及测试结果. 对中子探测器包装用的几种反射材料、光导和光电倍增管之间用的几种耦合材料行了系统的对比和研究. 为了优化电子学和实时监测整个探测阵列的工作状态, 引入了LED光纤刻度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对求解3维弹性摩擦接触问题的快速多极边界元法(FM—BEM)在数学理论上作了深入探讨.首先,利用向量和子空间理论找出快速优化广义极小残余算法(GMRES(m))求解边界元方程组所满足的代数条件.使对工程用FM—BEM解的研究转化为对代数问题的讨论,然后.分三步证明了FM-BEM解的存在唯一性,为FM-BEM求解弹性摩擦接触工程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数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仲膦与直链单烯烃加成反应的原位~(31)PNMR谱研究夏春谷,宋焕玲,李达刚(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三价有机磷化合物(叔鳞PR3)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可与过渡金属元素配位形成磷配位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合成D-苯丙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氨基酸不对称合成方法甚多,但是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未见有报道。本文报道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不对称合成研究中,用非标记甘氨酸进行模型试验的初步结果:使用(-)-氯化-N-苄基辛可尼丁鎓作催化剂,可获得近90%光学纯度的 D-苯丙氨酸,化学产率61.6%。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曾报道1,10-N,N’-双取代-1,10-二氮-4,7,13,16-四氧环十八烷(1)及1,7-N,N’-双取代-1,7-二氮-4,10-二氧环十二烷(2)二类大环聚醚的合成及其对碱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