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Turbo码MAP译码性能,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重编码方法.该方法在编码器端采用删余矩阵,在译码器前端加入一个重编码单元,该重编码单元由解调判决器、重编码器、码元比较器、BPSK调制器和复用器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少译码迭代次数,缩短译码延迟,从而在信噪比Eb/N0=1.0 dB时,使误比特率(BER)降到原来3.37×10-3的1/2左右.通过分析比较3种通用的MAP译码算法和重编码单元的计算复杂度,验证了重编码方法的优越性.仿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重编码方法可以显著提高MAP译码性能,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精细可分级性编码方法aFGS.该方法采用高质量的增强层作为参考,提高了FGS编码方法的编码效率,同时也完全继承了FGS编码方法的精细可分级性;利用比FGS编码方法只增加一个缓冲区的双缓冲区结构弥补了PFGS编码方法计算复杂的不足;采用高质量参考未经过预测补偿的方法,有效的避免误差积累.给出了aFGS编码方法的原理描述,并设计了编解码器框图,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MPEG-4视频编码既提供了传统的基于帧的编码方法也提供了基于视频对象的编码方法,为高效压缩与基于内容的交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介绍了MPEG-4的基于对象编码、时空域可扩性等新特点及优势,同时介绍了一些适用该标准的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移动信道的特点,分析了移动通信中信源与信道独立编码的局限性和联合编码研究的必要性,列举了几种常用的联合编码技术,对联合编码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结合Turbo码技术指出了联合编码方法是进一步优化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隐写算法的保密语音传输系统,首先采用G.729A编码算法对保密语音进行低码率压缩编码。然后通过改进LSB隐写算法将保密语音码流隐藏到公开音频中,并利用音频点播平台发布到网络上,最后通过客户端点播实现保密语音的提取和回放.测试数据结果表明:通过该改进算法,载体音频的感知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系统对于恶意攻击者具有更好的隐秘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新的基于M-picture的动态光线空间编码方法.新的编码结构满足时间轴和视点间低延时的随机访问的要求,同时通过更准确的时空域联合预测减少残差和帧内块数,提高了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行程编码进行位图压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以行程编码方法为基础,采用C语言对BMP图像压缩进行了具体的编程实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行程编码的特点并提出了几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StuberG.L.的系统模型,研究带反馈链路的选择式频率分集与编码FH/MFSK系统在具有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的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编码性能,给出了采用RS码、双-k码、重发码时,编码前与编码后系统的码符差错概率与比特能量噪声比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无编码时,单纯增加分集重数L对系统性能的改善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同时采用分集与编码技术,才能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Turbo码的图像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详细分析数字水印系统等效信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urbo码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Turbo码的纠错性能和人眼视觉特性,以实现静止图像中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在水印嵌入之前,对水印序列进行Turbo码编码,然后利用人眼视觉特性进行水印嵌入,并采用了Turbo迭代译码算法进行水印提取,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和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水印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提高了水印的抗攻击能力,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以提高Wyner-Ziv编码性能为目的,使用H.264帧内编码技术对Wyner-Ziv编码中的K帧进行编码,利用其优异的编码性能来提高K帧编码质量.同时从帧间相关性利用、亮度块模式之间的选择以及4×4亮度块预测模式选择的角度对H.264的帧内预测进行了改进,降低其编码复杂度,实验表明:改进后的K帧编码算法耗时仅为H.264帧内编码算法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尺寸图像进行分块小波变换带来的块效应问题,采用重叠分块的方法,对各重叠块分别进行整数小波变换,并在分析单块图像整数小波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子带位平面的编码算法;解码时,对逆变换后得到的各个块按照原空间位置重叠相加,即可得到重建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复杂度低,占用内存少,速度快,无块效应,且各块的码率分配接近于最优方案,适合于遥感图像的高质量压缩编码.  相似文献   

12.
由于立体视频的数据量巨大,不便存储和传输,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其压缩效率,降低传输的码率.文章分析了立体视频左右通道间恰可察觉失真的关系,基于立体掩蔽效应提出了非对称立体视频编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解码重建图像主观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右视点视频编码的码率节约了11.45%~18.69%.与传统立体视频编码模型相比,该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立体视频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图像信息.为了减少图片占用的存储空间,提高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将主成分分析(PCA)和分层树集合划分(SPIHT)压缩算法相结合的有损图像压缩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主成分分解,选取主要特征值进行压缩,再利用SPIHT算法将图像分解成不同子带的小波系数进行压缩,对SPIHT压缩系数进行哈夫曼编码,实现图像二级压缩.将本文提出的算法与SPIHT、SPIHT的哈夫曼编码、JEPG2000、PCA压缩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算法较其他压缩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在压缩比相同的情况下能获得更高的PNSR和SSIM.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容错图像编码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图像压缩编码中复杂度较大和将图像分成多个小块而带来的图像重建中有分块痕迹等问题,在子带位平面编码(SBC)算法中加入了与图像无关的率失真优化编码并采用虚拟分块的方法,对SBC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压缩倍数和相同误码率情况下,本算法与传统的图像压缩算法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1.0~1.5dB。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静止图像小波零树编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深入研究尺度小波变换和嵌入式小波零树压缩编码算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改进的小波零树编码算法。通过采用基于嵌入式零树预测扫描算法的改进小波变换编码方法,对小波分解的低频子带图像采用DPCM预测编码,高频子带图像采用了改进的取消重要系数排序的零树预测扫描算法进行压缩编码,使之既具有原零树算法良好的压缩品质,同时也简化了的压缩算法,提高了该算法 的适应性,与JPEG压缩相比,它消除了JPEG图像在高压缩比下的方块效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多视点视频编码中宏块模式选择带来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宏块模式选择快速算法.首先分析了最优模式选择的统计特征,接着根据宏块的亮度信息对图像进行区域划分,进而对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模式,以达到快速找到最优模式的目,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块亮度绝对均值差的宏块模式选择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算法在保持率失真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编码速度比多视点视频编码校验模型JMVM提高4.14~9.83倍.  相似文献   

17.
根据 MPEG- 4对多媒体信息描述的新压缩标准 ,在深入研究尺度小波变换和嵌入式小波零树压缩编码原理的基础上 ,探讨了两种基于小波零树编码的具有连续分辨率的改进视频编码方法 .尺度小波零树编码将低通子带独立编码、其它子带多尺度零树熵编码 ,实现了自然 /合成视频信息的空间 /质量尺度完全可调 .尺度自适应运动补偿小波算法运用自适应步长来减少暂时冗余 ,保证了变码率下的视频传输质量 .  相似文献   

18.
一种视频图像的自适应水印新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水印技术正成为一种数字煤体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一种视频自适应水印新算法,它直接对压缩后的视频数据流进行操作,将水印信息嵌入到运动矢量上,根据待嵌入的水印住处和运动矢量的特征矢量,新算法自动调整嵌入方案,使得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质量损失达到最小,水印的提取算法具有盲检功能,并且新算法与视频标准有很好的兼容性,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9.
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器中的关键模块,其算法直接决定编码器率失真性能.视频编码帧间预测导致的编码失真会在时域产生传递效应,考虑该传递效应是优化码率控制算法性能的关键.宏块树码率控制是一种典型的时域量化控制算法,核心是根据编码单元失真传递量(相对传递代价ρ)自适应地调整量化参数(偏移量δ),合适的δ-ρ映射关系是宏块树量化控制算法的核心.宏块树算法采用基于经验的δ-ρ模型,对不同视频序列的普适性有待改进,模型准确度和精度也需进一步优化.针对上述问题,将竞争决策方法用于探索最优δ-ρ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率失真性能优化的失真时域传递自适应量化δ-ρ模型,以改进时域自适应量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信噪比BD-PSNR较原模型提升了0.14dB以上,SSIM性能提升了0.29dB.算法能更好地控制码率时域分配,降低失真时域传递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