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匿名RFID认证协议(ARAP)存在的安全缺陷,指出攻击者可利用该协议存在的异或运算使用不当的安全缺陷发起身份假冒攻击.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修改了ARAP认证协议中部分异或运算和验证操作,仍采用假名机制提供隐私性保护,防止攻击者对标签进行跟踪.结果分析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具有双向认证、前向安全性和匿名性等安全属性,并能够抵抗冒充、跟踪和重放等攻击.同时,性能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具有比较好的效率,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RFID系统的标签识别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和识别死循环问题,提出了一种群标签的识别与认证协议GIA.GIA协议在识别过程中采用假名进行防冲突识别,防止标签敏感信息的泄露,在认证过程中只用伪随机数发生器实现了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相互认证,解决了中间人攻击、前向安全、重放攻击和克隆等安全问题,同时也满足了低成本标签的要求.用可证明安全模型证明了GIA满足了安全性目标.与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GIA在存储开销、计算代价和通信开销上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Web站点的身份认证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令牌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并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了该系统.该系统利用手机使用手机令牌实现了USBKey的主要功能,当用户访问站点进行注册时,将获得惟一的手机令牌并存于带有加解密功能的手机中.在下次访问站点进行身份认证时,用户可通过手机直接在Web站点进行身份认证,也可通过NFC技术将手机令牌传于PC机,使得用户可在PC机上利用手机进行身份认证.该系统将手机作为类USBKey设备,在增强Web站点身份认证安全的同时,省去了为用户颁发USBKey的流程和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手机身份认证方案。用户通过手机内置的指纹仪获取指纹模板,远程服务器完成指纹比对,用户身份的确认等工作。通过实验证明整个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基于身份(Identity-based)的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802.11无线局域网安全认证结构.文中详细描述了从初步建立系统参数,动态的共享密钥的生成,到4-way握手的相互身份认证的认证协议过程以及Weil Palring的实现,并且通过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网络测试,说明了该协议在安全性方面和实际应用中相对于目前的无线局域网安全协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SET电子商务中更安全的密钥和证书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nternet开放式环境中的身份认证是电子商务安全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对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中身份认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更为安全的密钥和证书保护机制——智能卡系统认证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智能卡的数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支付中身份和支付认证的安全问题,本文研究了手机令牌技术和无证书签密体制.结合Android系统安全策略和通信特点,利用身份和设备信息生成手机令牌并安全存储,基于手机令牌实现无证书签密,在SSL协议下层设计和实现安全认证协议.在不改变系统架构、设备硬件以及基础网络安全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移动支付的安全增强.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能有效抵抗伪造身份攻击、中间人攻击和重放攻击,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并具有良好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SIM卡安全机制的家庭基站平台完整性无法保护,容易产生通过家庭基站的恶意攻击等安全威胁,提出了基于TPM的家庭基站保护机制,采用TPM的安全计算、安全存储和认证机制,实现了核心网对家庭基站的设备认证、家庭基站软硬件完整性验证、家庭基站身份认证、家庭基站位置认证与锁定、用户接入家庭基站的认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产品原材料溯源体系中原材料的重量、产地、责任人、时间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追踪溯源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溯源智能称重综合系统. 该系统包括集成主控模块的称重设备、移动手机端APP和可溯源管理系统, 具有RFID标签识别、自动称重、数据录入、数据保存、实时无线传输数据、数据统一信息化管理等功能. 实测表明, 系统运行良好, 较好地克服了应用环境复杂的难题, 改造成本低, 可拓展性强, 为原材料溯源体系构建提供了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身份的匿名无线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用户漫游时需进行匿名认证问题,利用双线性对和椭圆曲线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匿名无线认证协议.并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匿名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移动用户匿名性在非认证链路模型下安全的形式化证明.分析表明,该协议实现了用户与接入点的双向身份认证和移动用户身份的匿名性,满足无线网络环境的安全需求.与同类协议相比计算量大幅减少,为匿名无线认证提供了一种较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作坊式门店个性化定制生产中存在的生产规模小、资源不足、生产过程不连续、计划多变等问题,本文结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工厂化定制生产模式.构建的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工厂化定制生产架构平台由用户需求收集、生产管理和智能服务等三个子平台组成,可通过订单分类汇总、生产任务批次分组等过程,将小批量多品种订单转化为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运用移动Agent技术实现分布式网管的方案,它结合了Java和coRBA等分布式计算技术,并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文中首先研究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结构,然后深入地讨论了它的系统实现,包括移动Agent的运行环境、结构设计、通信机制以及基于Web的图形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13.
仿射变换在交通标志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仿射变换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识别系统,用以解决场景图中交通标志的变形问题,并通过对交通标志场景图中变形的交通标志进行形状矫正以提高交通标志检测和识别的准确率.在分析交通标志变形情况的基础上,给出了仿射变换在交通标志检测中应用的具体算法.仿真实验表明:采用仿射变换能够快速、有效地矫正交通标志的变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智能小区管理服务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由485网络构成的智能小区数据采集、控制及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实现抄表、安防和物业管理等功能,对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做了介绍,并讨论了中心主机管理服务系统软件的两大模块——通信引擎和管理平台,其中详细分析了多线程技术在通信引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支持在并行设计过程中设计特征模型到加工特征模型的逐步转换,提出了局部特征识别的方法.在并行设计中,设计特征模型和加工特征模型通过面名历史图共享零件的实体模型,设计特征的变动通过局部特征识别自动地转换为相应的加工特征.局部特征识别是由基于最小条件子图特征识别方法改进来的,它以零件的局部区域为识别对象,通过搜索匹配局部区域构成的边界模式,识别出该局部区域中所包含的加工特征.局部特征识别方法的特点是只对设计中发生变动的区域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6.
企业职工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向老龄化社会的顺利过渡.利用微分方程、高阶函数建立了预测远期社会平均工资及职工在职时的工资模型,并经分析对比,选用与实际吻合较好的模型,以3种年龄段为例,计算分析了它们的养老金、替代率、收支等情况.结果表明:职工年平均工资高、退休年龄迟于60岁、缴费年数多于20年,则替代率高,能接近目标值;若基础养老金按现收现付方式管理,且按目前法定年龄退休,则缺口较大.因此,要从政策与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养老金保险制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单稳态电路定时偏差和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s,PUF)电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稳态定时偏差的高识别性PUF电路设计方案.首先,分析单稳态定时电路的自我标识物理特性,提出长定时单稳态电路设计方法;然后,利用该单稳态电路产生的定时偏差信号以及激励信号控制数据选择器选择2个定时偏差信号,结合仲裁器判决唯一的、不可克隆的输出响应.采用TSMC 65nm CMOS工艺,在不同环境下对设计的PUF电路进行Monte Carlo仿真,分析其识别性、可靠性等特性.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PUF电路识别性可达99.82%,且误码率为2.7%.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子版的建筑图纸识别是工程图纸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与纸质图纸的扫描识别研究相比较,对电子版图纸识别的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详细分析了经由AutoCAD绘制的电子版建筑图纸的绘制特点,提出了一套针对主体构件的智能识别方法,描述了各类构件的识别过程,最后讨论了智能识别方法的特点和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长期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 该症状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 针对用鼾声实现呼吸暂停检测技术准确度不够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血氧饱和度与鼾声检测相结合的呼吸暂停监测系统, 利用微控制器结合外部的血氧检测电路以及鼾声检测电路实现血氧饱和度的实时监测与鼾声片段的识别, 当监测到用户睡眠时正在打鼾同时血氧饱和度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系统便可以识别出该打鼾者的呼吸暂停症状. 而对于患有呼吸暂停症状的打鼾者, 后续可以对其进行止鼾, 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呼吸暂停症状. 整个系统在准确实时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以及鼾声识别基础上, 可以较为方便准确地识别出打鼾者的呼吸暂停症状, 为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实时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