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abinitioHF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Ti(CO)6(AuPEt3)]-配合物稳定性进行系统理论计算,并对Ti-Au金属-金属相互作用能运用完全均衡校正法对基函数重叠误差(BSSE)进行较正.理论优化的结构与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实验值基本相符,Ti-Au相互作用能为10.8575eV(B3LYP/BSSE).进一步探讨Cu族元素为中心的同系配合物离子[Ti(CO)6(MPR3)]-(M=Cu,Ag;R=Me,H)的电子性质及结合能规律,结果表明:Cu族化合物中,Au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化合物,表现出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SiO2负载的Pt-M(M=Cr,Mo,W)配合物双功能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渡金属异双核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是一个活跃的领域,人们期望从中制取对极性小分子(如CO,CO2等)具有双功能活化的催化剂.周期表前区过渡金属或稀土元素(如Ti,Zr,Mo,La,Ce等)作为添加组分可明显地增加SiO2负载的铑催化剂催化CO氢化反应的活性和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1].虽然一些异双核金属氢基羰基化合物已被合成和表征[2],但是关于SiO2负载的异双核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还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合成、表征了(PPh3)HPt(μ-PPh2)(μ-CO)M(CO)4(M=Cr,Mo,W)异双核配合物[3](I).本文研究了SiO2负载的该配合物催化剂对CO氢化反应和对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两种催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优化了MX2(AsH3)2[M=Pd;X=Cl(1),Br(2),I(3)和M=Pt;X=Cl(4),Br(5),I(6)]的基态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符合.以基态几何为基础,将TD-DFT方法用于计算标题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的dx2-y2与配体所组成的反键轨道为LUMO轨道,从而该类配合物具有d-d跃迁属性的吸收带;在多数跃迁过程中,配体也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罗飞华  杨莉  张萍  王辉 《化学研究》2013,(2):185-188
利用Gaussian03W在B3LYP/3-21G水平上对邻氧乙酸苯甲醛缩水杨酰腙(H2L)及其过渡金属[Cu(Ⅱ)、Zn(Ⅱ)、Ni(Ⅱ)]配合物ML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优化构型、分子轨道能量和原子净电荷分布,并从自然原子电荷、前沿轨道能量着手分析了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二价铜盐和刚性多齿配体Hdpdapt合成了一种配位化合物[Cu(dpdapt)(cro)].CH3OH(1)(Hdpdapt=N,N′-di(2-pyridyl)-2,4-diamino-6-pheny-1,3,5-triazine,Hcro=CH2=C(Me)COOH)。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通过反向平行的二聚体进一步组装成一维超分子链。此外,还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热重性质。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对配合物1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并解释其配位性质。通过B3LYP理论中NBO对配合物1和配体Hdpdapt的电子结构的分析,证实了配合物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潘炜  李星  王志强  肖勋文  周国权 《化学通报》2014,77(11):1088-1092
报道了一个基于TTF-吡啶的铜盐配合物1的合成、单晶结构和电化学性质。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式为Cu(dipic)·EDO-TTF-4-py[dipic=吡啶-2,6-二甲酸;EDO-TTF-4-py=ethylene dioxotetrathiafulvalenepyridine(L1)]。在化合物1中,L1配体通过吡啶N原子直接与Cu(dipic)中铜原子配位形成配合物。晶体结构中配体L1和Cu(dipic)分列成柱。研究了化合物1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配体L1的氧化电位有很大的区别,说明在化合物1中,配体L1和金属铜离子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此外,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化合物1的ICT的吸收峰相对于L1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强,该结果得到了理论计算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UB3LYP)/6-31g*方法对含四硫富瓦烯Schiff碱配体和它的Fe(III/II),Co(II),Ni(III/II),Cu(II)配合物的极化率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闭壳层分子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了电子光谱.结果表明:含四硫富瓦烯Schiff碱配体本身具有较大的二阶NLO系数,二价金属配合物二阶NLO系数与配体接近,三价金属配合物二阶NLO系数约为配体的30倍.金属配合物不同自旋多重度时其二阶NLO系数相差不大.结合配体和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可知,配体和二价金属配合物的二阶NLO系数主要是配体内的电荷转移(ILCT)的贡献,三价金属配合物既有ILCT又有金属与配体间电荷转移(MLCT),同时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显著减小,因此它们的二阶NLO系数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五种金属(Ⅱ)桑色素固体配合物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溶解尔电导、红外光谱、热重差热、核磁共振氢谱和荧光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组成为ML2*nH2O[M=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L=Morin(失去2`-OH中质子);n=2或3].并对配体、配合物进行了脂质过氧化物生成的抑制和清除O-2。自由基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配合物[M(CO)3(PPh2py)2](M=Fe,Ru)异构体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PPh2py配合物[M(CO)3(PPh2py)2](M=Fe,Ru)的三种构型的异构体1-6进行了研究.其中PPh2py以两个P原子与M配位形成HH构型1(Fe)和4(Ru),以一个P和一个N原子与M配位形成HT构型2(Fe)和5(Ru),以两个N原子与M配位形成HH'构型3(Fe)和6(Ru).结果表明,(1)PPh2py中P原子对HOMO轨道的贡献最大,PPh2py作为电子给体时易以P原子与金属原子结合.(2)从分子能量和相互作用能数据表明,配合物中HH构型最稳定,HH'构型最不稳定,这与合成产物为HH构型的结果一致.(3)键长和Wiberg键级均表明P-M键比N-M键结合力强.P、M原子间存在σ键,而N、Fe原子间仅存在nN→nM或nN→σM-P的电荷转移作用.(4)HH构型中M对HOMO的贡献最大,PPh2py向M的电荷转移最强,使M的负电荷最大,故HH构型最易作为电子给体以M原子与第二个金属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个基于TTF-吡啶的铜盐配合物1的合成、单晶结构和电化学性质。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式为Cu(dipic)·EDO-TTF-4-py[dipic=吡啶-2,6-二甲酸;EDO-TTF-4-py=ethylene dioxotetrathiafulvalenepyridine(L1)]。在化合物1中,L1配体通过吡啶N原子直接与Cu(dipic)中铜原子配位形成配合物。晶体结构中配体L1和Cu(dipic)分列成柱。研究了化合物1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配体L1的氧化电位有很大的区别,说明在化合物1中,配体L1和金属铜离子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此外,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化合物1的ICT的吸收峰相对于L1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强,该结果得到了理论计算的证实。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锯齿链状的有机-无机杂化杂多钨酸盐[Cu(en)2(H2O)]{[Cu(en)2(H2O)][Cu(en)2](α-SiW12O40)}(OH)2·H2O(记作1;en=1,2-乙二胺);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格参数为:a=1.297 6(6)nm,b=1.473 5(7)nm,c=1.909 9(9)nm,α=86.736(8)°,β=88.833(8)°,γ=74.840(8)°,V=3.519(3)nm3,Z=2.就分子结构而言,化合物1由一个常见的Keggin型多阴离子[α-SiW12O40]4-、两个不同的铜配位阳离子[Cu(en)2(H2O)]2+和[Cu(en)2]2+、一个游离的铜配位阳离子[Cu(en)2(H2O)]2+、两个氢氧根离子和一个结晶水组成;相邻的[α-SiW12O40]4-多阴离子通过两个配位阳离子[Cu(en)2)]2+相连,形成一维锯齿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氮化钌和氮化锇配合物[M(N)X2]-[M=Ru, Os; X=S2C6H4, mnt(maleonitriledithiolate)]的基态几何结构, 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采用TD-DFT方法, 得到了配合物在CH3CN溶液中的激发态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 利用SCRF方法中的CPCM模型来模拟溶剂化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 配合物1~4在CH3CN溶液中的吸收跃迁性质相似, 低能吸收均被指认为LMCT和LLCT的混合跃迁, 高能吸收均被指认为ILCT/LLCT跃迁.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2个3-氨基-4-羟基香豆素类Schiff碱双核Ni?髤和立方烷型Cu4(μ3-O)4的四核Cu?髤配合物,[Ni(L1)(DMF)(H2O)]2(1)(H2L1=3-((5-溴-2-羟基-亚苄基)-氨基)-4-羟基-苯并吡喃-2-酮)和[Cu4(L2)4]·DMF·CH3OH·2H2O(2)(H2L2=4-羟基-3-((2-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氨基)-苯并吡喃-2-酮),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双核结构,由2个金属离子和2个配体单元组成,配合物2具有立方烷型Cu4(μ3-O)4的四核结构,由4个金属离子和4个配体单元组成。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2是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且中心金属Ni?髤和Cu?髤离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六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此外,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C-H…π及π…π作用形成1D超分子链结构,配合物2通过分子内氢键和π…π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研究了H2L1,H2L2及其相应的Ni?髤和Cu?髤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4.
新型Schiff碱单核及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双[N,N'-亚乙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单金属配合物MH2L[M=Mn(Ⅱ),Fe(Ⅲ)Cl,Cr(Ⅲ)Cl,Cu(Ⅱ),Co(Ⅱ),Ni(Ⅱ),Zn(Ⅱ)]及异双金属配合物MnML[M=Fe(Ⅲ)Cl,Cr(Ⅲ)Cl,Cu(Ⅱ),Co(Ⅱ),Ni(Ⅱ),Zn(Ⅱ)]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ⅧA族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trans-[Ni(C≡CPh)2(PEt3)2]、trans-[Pd(C≡CPh)2(PEt3)2]、trans-[Pt(C≡CPh)2(PEt3)2])的二阶超极化率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分别使用Lanl2dz基组、CEP-31G和CEP-31+G基组,在MP2、HF、B3LYP水平上计算分子的二阶超极化率,各金属配合物的二阶超极化率(γ)的变化趋势为:trans-[Ni(C≡CPh)2(PEt3)2]相似文献   

16.
一种能选择性识别磷酸根离子的金属配合物化学敏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丽  吴加胜  张晓宏  吴世康 《化学学报》2004,62(19):1862-1866
合成了两种Schiff碱类金属配合物1([Cu(L1)]2+)和2([Cu(L2)]2+).对它们在强极性溶剂,如[V(水):V(乙醇)=98:2]混合溶剂中与阴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具有C3v结构的配合物1有着优良的检测PO43-离子的能力.通过UV光谱滴定实验,表明配合物1和PO43-间形成了1:1的稳定配合物.配合物1对HPO42-也有一定的响应性.但对其它的阴离子(如四面体和非四面体结构的阴离子)物种,则未观察到有任何响应.文中还提出了配合物1与阴离子间构成新的配合物可能结构的建议.但是对于配合物2,对阴离子的响应能力比较差.对于实验结果以及如何提高敏感器化合物的选择能力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以及B3LYP方法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分别优化了一系列[Os(II)(CO)3(tfa)(L)](tfa为三氟乙酸;L=O^O(1),O^N(2),N^N(3),其中O^O为六氟乙酰丙酮,O^N为羟基喹啉,N^N为3-(三氟甲基)-5-(2-吡啶基)吡唑)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结合极化连续溶剂化模型(PCM)计算了配合物在CH2Cl2溶液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几何结构参数和相应的实验值符合得非常好,激发态几何构型相对基态变化较小,这与实验上观察到的较小的斯托克斯频移现象一致.配合物1-3的最低能吸收分别在342、431和329nm,其磷光发射分别在521、638和488nm.配合物1-3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空轨道主要表现为L配体的π和π*轨道特征,所以它们的最低能吸收归属于π-π*电荷跃迁,并混有少量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MLCT)和配体之间电荷跃迁(LLCT)微扰,且其高能吸收也表现为配体内部(IL)和配体间(LL)的电荷跃迁.此外,它们的磷光发射和吸收有相似的跃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燕  熊碧  蔡苹  程功臻 《无机化学学报》2012,28(11):2437-2443
合成了3种双核钌配合物[Ru(bpy)2]2{[(PyCHN)-Ph-O-C6H4-]2R}(ClO4)4,bpy=2,2′-联吡啶,PyCHN=N-2-吡啶亚甲基,R=无(1),-C(CH3)2(2),-SO2(3)并进行了有关表征。电化学研究表明:配合物3的ΔE和Kc值最大,说明苯环和硫原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p(π)-d)π相互作用,有助于获得较强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配合物1,2,3都有混合价,通过Hush方程可以得到Vab的值大概为320~420 cm-1。这些结果表明:Schiff碱作为桥配体对于调配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并将其作为分子导线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二茂铁甲酰丙酮缩氨基硫脲金属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二茂铁甲酰丙酮与硫代氨基脲在水 -乙醇介质中进行缩合反应 ,得金属有机多齿配体C5H5Fe C5H4COCH2 C(CH3 ) =NNHCSNH2 (简记作 Fc TS) ,该配体分别与 d-过渡金属 [Cu( )、Co( )、Ni( )、Mn( ) ]、 B族金属 [Zn( )、Cd( ) ]及主族金属 [Pb( ) ]乙酸盐反应 ,合成了分子式为 (Fc TS) 2 M(CH3 COO) 2 的 7个新型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UV- Vis,1 H HMR、摩尔电导及固体电导的测定对配合物组成、结构、波谱性质和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硝基咪唑衍生物N,N'-二甲基-5-硝基-2,2'-联咪唑(L)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u(L)(Ac)_2]_2(1)和[Ag(L)(NO_3)·H_2O(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醋酸根桥联的五配位双核Cu(Ⅱ)浆轮笼型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固体荧光光谱、电喷雾质谱、摩尔电导率及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2进行了性质表征,初步确定了其结构可能为二配位的线型单核配合物。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分析表明配合物1与小牛胸腺DNA(ct-DNA)相互作用强于配体及配合物2。以2倍稀释法研究了配体L及配合物的抗厌氧菌活性,发现配体对伴放线放线杆菌(ATCC 29523)的抑菌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0.625~1.25 μg·mL~(-1)),这甚至要强于经典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