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钙离子在电针镇痛、电针耐受和吗啡耐受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Ca~(2+)在电针镇痛、电针耐受和吗啡耐受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了解电针耐受发展是否能被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和吗啡耐受一样,电针耐受动物的脑Ca~(2+)和cAMP水平均明显增高。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放线菌素(Actinomycin)或环己亚胺(Cycloheximide)处理后,电针镇痛耐受发展被抑制,同时使脑Ca~(2+)和cAMP水平降低.从脑Ca~(2+)和cAMP水平的变化看,电针、吗啡和镧系元素引起的镇痛,以及电针和吗啡的耐受发展不仅相似,很可能还有共同的离子基础和作用机理,同时提示蛋白质合成抑制剂阻断电针和吗啡的耐受发展似与新的多肽或RNA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La3+和Ce3+对酸雨胁迫下龙眼花粉萌发和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下,低浓度(0.1~1 μmol·L-1)的La(NO3)3或Ce(NO3)3可以减轻酸雨对花粉的伤害,提高花粉萌发率,高浓度(10 μmol·L-1)则加重了酸雨的伤害作用;0.1~10 mmol·L-1的La(NO3)3和Ce(NO3)3均可以提高龙眼的坐果率,减轻酸雨对龙眼果实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唐君  郭凯珠  陈文东  宋培培  封顺  胡巢凤  许瑞莲  田瑞军 《色谱》2016,34(12):1264-1270
建立了基于Fe_3O_4/乙二胺四乙酸(EDTA)磁性粒子的集成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首先用共沉淀法合成EDTA负载的Fe_3O_4/EDTA磁性粒子。在优化的溶液条件下(95%乙腈-1%三氟乙酸,体积分数),100μg Fe_3O_4/EDTA磁性粒子可吸附12.4μg牛血清白蛋白(BSA),吸附容量是商品化磁珠的10倍左右。以BSA作为标准蛋白质,对所合成的Fe_3O_4/EDTA磁性粒子作为蛋白质组学反应器的酶解时间进行了优化,发现Fe_3O_4/EDTA磁性粒子处理BSA酶解1、8和16 h的肽段序列覆盖率和特征肽段结果相当。因此,可以将复杂的蛋白质样品前处理时间缩短至2 h内。最后,将所合成的Fe_3O_4/EDTA磁性粒子应用于血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功地鉴定出218种蛋白质,其中包含了41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生物标志物。所发展的基于Fe_3O_4/EDTA磁性粒子的蛋白质组学样品前处理方法将蛋白质样品预富集、还原、烷基化、酶解、多肽除盐和洗脱等步骤集成到一起,减少了样品转移和处理所造成的损失。这种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可用于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葡萄糖分子隔离法制备了形貌规整、粒径大约为0.5μm的硅胶微球,然后以合成的硅胶微球为载体、乙酸锌为锌源合成了ZnO@硅胶负载型复合催化剂,详细探究了紫外光条件下对藏红T的降解效果。实验发现,当采用相同量(10 mg)ZnO@硅胶催化剂与纯ZnO粒子(粒径大约为100 nm)分别对藏红T进行催化降解40 min后,ZnO@硅胶催化剂的降解率(约为91%)远高于纯氧化锌(约为46%)。并且发现负载的ZnO摩尔百分含量为4.6%时,室温下20 mg的ZnO@硅胶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40 min内可将100 mL、10 mg/L的藏红T完全降解,其降解效果要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其他催化剂(包括负载型复合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以植物花粉细胞为试验体系 ,研究La3 及其配合物对花粉质膜透性及花粉萌发的影响。La3 浓度为 1× 10 - 7~ 1× 10 - 4 mol·L- 1 ,可显著减小细胞的质膜透性 ;稀土稳定配合物La3 EDTA对细胞质膜透性基本无影响 ,而La3 柠檬酸、La3 酒石酸的配合物对质膜透性的影响与其配比有关 ,当配比不大于 1∶3时 ,明显降低质膜透性 ,达到 1∶10时 ,无任何作用。La3 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 2 5~ 2 0 μmol·L- 1 )对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 ,La3 及其某些配合物浓度在 1× 10 - 6 ~ 1× 10 - 5 mol·L- 1 范围内不仅可以减小花粉细胞的质膜透性 ,而且还能促进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6.
以6-氰基-2-萘酚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制得6-羟基-2-萘甲脒甲磺酸盐(2)。利用分子对接法辅助设计,2分别与芳酸(1a~1h)反应,合成了8个萘甲脒蛋白酶抑制剂(3a~3h);硝基化合物(4)经还原反应合成了1个嘧啶胰蛋白酶抑制剂(3i)。以邻胺基苯酚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1个嘧啶胰蛋白酶抑制剂(3j)。3b~3f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体外活性测试表明:6-甲脒基-2-萘酚4-(4-氨基丁酰胺)苯甲酸酯(3e)对胰蛋白酶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为0.352μg·m L-1,优于奈莫司他(IC500.451μg·m L-1)。  相似文献   

7.
采用乳液法结合等离子体涂层制备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PVA)-辉光放电聚合物(GDP)多层塑料空心微球。通过测量不同充气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下球内气体的总量研究了氖气对塑料球的气体渗透系数。研究表明,当充氖温度为60、70、80、90℃时,微球充气平衡的时间分别为70~100 h、50~90 h、30~60 h,20~40 h。室温(25℃)时氖气对塑料球的渗透系数为0.5×10~19~2.0×10~19mol/(m·s·Pa),对于直径300μm,PVA壁厚2μm的微球,充Ne后的保气半寿命约3~12 d。当外压为4 MPa,平衡温度为80℃时,球内可充氖2.6~3.2 MPa。  相似文献   

8.
磷酸对无机钛硅原料体系合成TS-1晶化速率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虹  周继承 《分子催化》2005,19(1):65-68
考察了磷酸对无机钛硅原料体系合成TS-1晶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的单独引入,可以将晶化时间由原来的120h左右缩短到90h左右.当晶种与磷酸共同作用时,晶化时间可以缩短到60h.同时磷酸的加入对TS-1的晶粒尺寸及晶型也有影响.在既不加入晶种也不加入无机酸时,TS-1晶体在9μm左右;加入晶种后约为6μm;加入无机酸后约18μm左右,且晶体两端呈尖形;当无机酸与晶种同时作用时约为13μm,晶型与单独加入磷酸的样品相同.另一方面,加入磷酸TS-1原粉的收率可以提高到85%左右.这表明磷酸的加入促进了TS-1晶体的生长,提高了晶化速率,缩短了晶化时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复配分散体系和超速搅拌悬浮聚合工艺,合成粒径20~40μm的窄分散St/DVB微球,经磺化、纯化、化学修饰和Y~(3+)标记,检测其粒径分布及其在生理环境下Y~(3+)的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微球呈淡黄色,经湿态水流筛分后粒径在20~40μm范围的占比95%,湿态交换容量为2.0mmol/m L,Y~(3+)标记量为5.0μg/m L,静态标记率为99.6%,在不同浓度浸提液中培养48h,细胞(L929)相对存活率101%~107%;在生理盐水中240h微球内Y~(3+)的渗出率0.01%,满足常规介入放疗载体所标记放射性元素渗出流失率不高于0.1%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纺锤形BiVO_4微米管:低温离子熔盐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NO_3)_3·5H_2O和NH_4VO_3为原料,以氯化胆碱和尿素组成的低温离子熔盐为反应介质,采用离子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纺锤状外形的BiVO_4微米管。利用XRD,SEM,UV-Vis DRS,光催化测试等手段考察了BiVO_4颗粒的物相、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离子熔盐环境下可以制备出结晶良好的BiVO_4纺锤形微米管,该BiVO_4微米管长10~15μm,直径为1.5μm左右,管壁厚约为200 nm。同时,研究了pH值对BiVO_4颗粒物相与形貌的影响,发现随着pH值的变化可分别合成出具有柱状、纺锤形微米管、柱状微米管和针柱状单斜相BiVO_4颗粒。光催化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单斜白钨矿BiVO_4颗粒在可见光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其中纺锤状微米管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最佳,可见光照射4.5h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3%。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两个15聚核苷酸AS-1和AS-2,前者与c-Ha-ras mRNA的前三个密码子及其上游的核蛋白体结合点附近的单链区互补,后者与细胞核内未成熟c-Ha-rag RNA第一内含子3′端及第二外显子5′端区域互补,它们可分别阻断c-Ha-ras mRNA的翻译和拼接过程,从而降低c-Ha-ras癌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了转化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从4μmol/L至10μmol/L)而增加,加入AS-1或AS-2 12h后抑制作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用ELISA方法测定转化细胞中c-Ha-ras产物p21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增殖受抑制细胞p21水平较对照细胞降低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牵牛光周期诱导过程中相关特异蛋白质出现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日本紫花牵牛子叶在短日照条件下诱导花芽分化的作用,运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到在诱导后特定时期子叶中有一特异蛋白质的形成,不同时期去子叶对花芽分化有显著影响,核酸、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子叶亦有抑制诱导的效应。结合三方面的实验结果,讨论了子叶中特异蛋白质合成的时间进程与诱导花芽分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粉碎的玉米秸秆(RCS)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原料,制备了含水质量分数可达97.47%的玉米秸秆/羧甲基纤维素复配水凝胶(RCS/CMC)。考察了交联剂、CMC和RCS用量对RCS/CMC凝胶模量的影响,凝胶在缓冲溶液中的降解行为和土壤中的失重行为,以及凝胶对土壤持水量、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实验比较,RCS/CMC凝胶可以提高土壤持水率1.00%~1.61%,在37 ℃缓冲溶液中用纤维素酶处理4 d后降解率约80%,土壤中25 d后失重约94%;用CMC/RCS凝胶处理玉米种子,虽然平均延长了种子萌发时间,但种子的萌发率较高。其中相对湿度18%、20%、23%、26%、28%和30%的萌发试验,由于水分胁迫对照实验种子不能萌发,而CMC/RCS凝胶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仍可达到97%。  相似文献   

14.
以非离子型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制备了一种比表面积为712m2·g-1、孔径6.93nm、孔容1.06cm3·g-1、粒径10μm的介孔SBA-15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对介孔氧化硅微球形貌的影响,对SBA-15介孔微球的合成条件优化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介孔氧化硅微球的生长可以看作一个由微小溶胶粒子发生渐进聚沉、成长为较大溶胶粒子的过程;共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的引入对介孔微球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合成体系的酸度和晶化阶段之前的陈化条件是介孔微球形成的关键所在。在共聚物的盐酸溶液(1mol·L-1)中,不添加共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仅控制陈化条件于35℃静置24h,100℃水热处理24h,可得到大粒径的介孔SBA-15微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戊二醛法合成免疫磁球(IMMs),采用荧光电镜、透射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进行表征。合成的IMMs为单分散的球形结构,粒径约为510 nm,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40.44 emu/g)。基于此,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蛋白质模型,建立了免疫亲和富集-荧光光谱法用于目标蛋白质的分离与检测。考察并优化了影响免疫亲和富集的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IMMs对目标蛋白质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07.7μg/g,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将该方法应用于人血清基质中BSA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不低于89.3%,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得分离后的BSA纯度较高。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选择性分离与检测。  相似文献   

16.
新型芳醛并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结核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氨基-5-取代苯甲酸甲酯或2-氨基-5-哌啶基苯磺酰胺为起始原料,经酰化、胺基化、肼解和缩合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芳醛并苯甲酰腙类化合物(8a~8i或Ⅳ),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初步研究了8a~8i和Ⅳ的抗结核活性。结果表明:8c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和草分枝杆菌1180的MIC分别为9μg·m L-1和11μg·m L-1,与阳性对照药异烟肼(7μg·m L-1和8μg·m L-1)和利福平(8μg·m L-1和10μg·m L-1)的抑制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17.
在离子液体均相体系中合成了一种新型两亲性窄分子量分布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月桂基-琥珀酰化壳聚糖(LSCOS). 以LSCOS为载体材料, 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板蛋白,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 用油包水(W/O)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包载BSA的BSA/LSCOS缓释载药微球.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BSA/LSCOS比率和戊二醛/LSCOS比率对微球的形貌结构、 包埋率、 载药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离子液体中合成的LSCOS包覆了BSA, 形成的微球粒径约为1 μm, 微球表面随BSA用量的增加变得光滑, 随戊二醛用量的增加变得粗糙. BSA的累积释放率与BSA包载量成正比, 与交联剂添加量成反比, 因此, 可通过控制蛋白质药物的添加比率和交联剂用量来控制蛋白质药物体外释放率.  相似文献   

18.
将不同浓度的NdCl3加入白沙枇杷组培苗生根培养基中, 研究了NdCl3 对白沙枇杷试管苗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沙枇杷生根培养基1/2MS IBA 2.5 μmol*L-1中加入0.3~0.5 μmol*L-1 NdCl3可显著提高其生根率、促进根的伸长生长和根重量的增加, 增强根系和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及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 促进硝态氮转变成氨态氮和蛋白质, 加快氮代谢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与RNA的相互作用在很多生物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蛋白质的合成,基因融合,mRNA的加工等生物过程.RNA在蛋白质上的结合位点的识别,主要是通过生物物理学方法在体外研究和分析RNA蛋白质复合物.这些方法需要实验过程繁琐、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比较研究了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和5名健康对照者的尿微晶的生长动力学差异。随着生长时间(t)增加,结石患者尿微晶尺寸不断增大,粒径从t=1 h时的约(6±4)μm增加到t=48 h的(29±17)μm,但微晶数密度从(1 400±300)mm-2逐渐减少至(450±140)mm-2,表明在患者尿液中微晶的形成过程为生长控制;相比之下,在对照者尿液中,随着t从1 h增加48 h,尿微晶数密度从(850±260)mm-2减少至(610±210)mm-2,微晶尺寸从(6±5)μm增加至(15±9)μm,这表明其生长过程同时为成核控制和生长控制。上述差异归因于对照者尿液中抑制剂的浓度和活性均比结石患者的高,更能抑制尿微晶的生长和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