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淀粉-SMAS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淀粉、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主要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淀粉/甲基丙烯磺酸钠接枝共聚物(St-SMAS)。并进行了制备条件的优选实验,得出最佳条件为:m(淀粉):m(SMAS)=1:1,引发剂浓度为6.7 m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 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淀粉-SMAS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为104.0%,接枝效率可达86.7%。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St-SMAS接枝共聚物中除含有淀粉本身的特征基团外,还有磺酸基团,说明淀粉与甲基丙烯磺酸钠发生接枝反应。生活污泥脱水实验表明,St-SMAS脱水综合性能优于PAM。  相似文献   

2.
唐宏科  陈琦 《合成化学》2007,15(5):643-646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淀粉与丙烯酸/醋酸乙烯酯混合单体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吸水及耐盐性能均较好的淀粉接枝丙烯酸/醋酸乙烯酯高吸水性树脂(CGAV)。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10.0 g,m(混合单体)∶m(淀粉)=4∶1,w(引发剂)=0.3%,w(交联剂)=0.05%,于45℃反应2h~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CGAV吸去离子水率760 g.g-1,吸0.9%NaC l水溶液率68 g.g-1。  相似文献   

3.
淀粉乙酸酯的阴离子接枝己内酯聚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淀粉在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存在下 ,以乙酸酐进行部分乙酰化 ,制备取代度为 0 7~ 1 9的淀粉乙酸酯 (St Ac) .以萘钠与淀粉乙酸酯中残余的羟基反应 ,将羟基转化为醇盐 (ONa) ,引发己内酯进行阴离子开环接枝聚合 ,合成了淀粉 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 (St g PCL)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 (GPC)研究了接枝前后聚合物分子量的变化情况 ,并以接枝率、单体转化率对接枝反应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接枝条件如温度、溶剂、引发剂和单体的用量对接枝率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随着反应温度升高 ,接枝率、单体转化率呈S曲线变化 ,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的增大有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 .  相似文献   

4.
钻井液用交联-接枝淀粉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丹  刘祥  吕伟 《应用化学》2011,28(5):510-515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溶剂法”工艺合成了高粘度抗剪切丙烯酸钠接枝淀粉(St),考察了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合成交联丙烯酸钠接枝淀粉糊液粘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其优化反应条件为:m(淀粉)∶m(丙烯酸)=1∶1.5,乙醇质量分数为80%,过硫酸铵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交联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6%,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为55 ℃,丙烯酸中和度为70%。 该交联接枝淀粉糊液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在4%盐水泥浆中的添加量为14.0 g/L时,表观粘度为26.0 mPa·s,滤失量为7.2 mL;在饱和盐水泥浆中添加量为23.5 g/L时,表观粘度为54.5 mPa·s,滤失量为3.1 mL;在80 ℃高温下老化16 h其表观粘度及滤失量等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良好的增粘、降失水作用和抗盐、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通过接枝改性合成了一种淀粉基阳离子絮凝剂(MSF),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2,引发剂用量为0.6 g,反应温度为50 ℃,接枝时间为3.5 h;阳离子化条件为:甲醛和二甲胺摩尔比为1.0:1.4,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50 ℃.产物结构经FTIR证实.用其处理番茄废水后,废水的透光率提高了78.2%、TOC下降了22.5%、COD下降了37.25%,结果表明该产品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絮凝性能优于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PAM).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偶氮化合物复合引发剂体系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合成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聚合物(CPAM)。系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CP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较高分子量CPAM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单体总质量分数35%(AM∶DMC=3∶1),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分数0.06%((NH_4)_2S_2O_8∶NaHSO_3=1∶1),偶氮类引发剂质量分数0.09%,助溶剂质量分数1.5%,络合剂质量分数1.5%。在此优化条件下,所得CPAM的分子量达1.2×10~6,对蒙脱土模拟废水的絮凝效果良好,经其处理后的模拟废水透光率达到99.3%。  相似文献   

7.
以辐射接枝丙烯酸(AA)后的聚丙烯(PP)无纺布(PP-g-AA)为基材,采用紫外引发的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建立了一种制备阴离子交换纤维的新方法,得到了PP-g-AA-DMC纤维.研究了丙烯酸接枝率、DMC浓度、溶剂种类、光照时间,浸泡时间等因素对DMC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MC的接枝率随着丙烯酸接枝率、DMC浓度、光照时间和纤维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接枝前后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DMC被成功接枝在PP-g-AA基材上.吸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纤维对水中以阴阳离子存在的金属铬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光辅助引发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紫外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考察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和偶氮类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溶液pH、引发温度和络合荆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与无光照条件下的聚合结果进行了对比.用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光辅助引发可以显著促进DMC的聚合反应.采用硫酸亚铁-过硫酸铵引发剂体系,在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2 0%,单体质量分数为75%,pH=4,引发温度为10℃,络合剂质量分数为0.003 0%时,所得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达8.4 dL/g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阳离子淀粉(CS)-壳聚糖(CTS)-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壳聚糖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中葡萄糖环浓度(cAGU)为0.20 mol/L,mCTS/mCS=1/6,cAM=1.0mol/L,cCe4 =5 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时,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可分别达到88%和92%以上;转化率随mCTS/mCS增大而增大,接枝效率则随着CTS用量增大降低,CTS的存在使AM均聚的几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Span-20为乳化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壳聚糖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分析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浓度、油水体积比、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u2 、Cd2 、Zn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Cu2 、Cd2 、Zn2 的混合离子体系中,该共聚物对Cu2 、Zn2 有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   

11.
在较高阳离子含量下,合成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体系pH及链转移剂对聚合反应产物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的特性黏度可以达到36 dL/g,溶解性能良好,阳离子度高,絮凝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通过苯乙烯 (St)与 4 对氯甲基苯乙烯 (CMS)进行氮氧稳定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合成了二元共聚物P(St co CMS) ,并以此共聚物引发丙烯酸丁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成功地合成了结构明晰的以聚苯乙烯为主链、聚丙烯酸丁酯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 ,研究了共聚合反应动力学 .P(St co CMS)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通过1 H NMR得到确认 ,并表征了接枝共聚物平均侧链数目和平均侧链长度  相似文献   

13.
微波法合成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微波辐照下对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合成了粉末状的高吸水性树脂。并用FTIR和固体NMR等方法探讨了淀粉一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合成淀粉一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可实现一次合成、干燥,简化合成工艺。淀粉与丙烯酸盐质量比为40/100左右时产物的接枝率最大,且吸水速率明显高于化学法合成的高吸水树脂。  相似文献   

14.
以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和丙烯酸(AA)为单体,以过氧化氢-抗坏血酸(H2 O2-Vc)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巯基丙酸(MPA)为链转移剂,共聚合成了HPEGAA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合成温度、酸醚比及引发剂用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AA):n(HPEG)=...  相似文献   

1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固相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固相接枝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聚丙烯(PP)大分子链上。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E)测定了PP和接枝物PP-g-(GMA-St)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果 表明固相接枝PP反应条件为[GMA/[St]=2,反应3.5h,加入GMA 10份,BPO 5份。St的加入有助于GMA与PP的接枝,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P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经球磨活化的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对接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NH4)2S2O4)]0.571[NaHSO3]0.571[St]0.59...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以淀粉(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合成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加料顺序、引发剂浓度、单体与淀粉配比、油水体积比、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用IR和1H-NMR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工业级正十六胺为模板剂合成纯硅HMS介孔分子筛,用液相沉积法、以环己烷为溶剂对其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用简单的热失重分析法确定了最佳的硅烷浓度:通过IR、29SiCP-MAS NMR、XRD和N2吸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样品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甲基成功接枝于HMS表面,最佳的硅烷用量为0.23mol/L,甲基接枝后HMS的孔径和比表面有所降低;接枝后HMS的吸附水性能(亲水性)大幅度降低,而吸附环己烷性能(亲油性)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苯乙烯(St)、丙烯酸(AA)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和交联剂后滴加法合成了单分散羧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等对微球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分散剂用量和交联剂的加入方式对微球粒径及单分散性影响显著,当St用量为15%(wt)、DVB用量为1%(wt)、AA用量为1%(wt)、AIBN用量为2%(wt)、PVP用量为6%(wt)时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球形形貌,粒径达到4μm,且微球表面带负电荷。  相似文献   

20.
王浩  郭帅  曹月坤  吕雪川  李国轲  高肖汉 《化学通报》2018,81(12):1132-1137
为提高环氧氯丙烷胺类絮凝剂的絮凝性能,选用六次甲基四胺为交联剂,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六次甲基四胺(HMTA)季铵盐阳离子改性絮凝剂,其在辽河油田废水处理中表现出优异的絮凝性能,并研究了絮凝剂用量和温度对HMTA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HMTA絮凝剂的合适温度为45℃,最佳用量为20mg/L,除浊率可达98. 1%,除油率达到35. 1%。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表征结果证实六次甲基四胺在聚合物中发挥了交联剂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环氧氯丙烷胺类絮凝剂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