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环境治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铜在span80-TBP(磷酸三丁酯)-煤油-NH3液膜分离体系中的迁移行为。用TBP作为载体,在溶液中迁移时,在外相与膜相界面上形成中性络合物后穿过膜相,在膜相与内相界面上络合物再与NH3反应,生成铜氨络离子,释放出来的TBP又返回膜相。  相似文献   

2.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选择性强、富集比大等优点[1-4],但该技术目前大多还处在实验阶段,要实现工业化则必须解决液膜稳定性、有毒试剂的使用及二次污染等问题.表面活性剂对于乳状液膜的形成和稳定至关重要[5-7],而在液膜体系中采用复合表面活性剂,能改善液膜性能,提高膜稳定性及传质效率[8].本文研究了铜(Ⅱ)在span80-SDS-NH3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行为.体系中无流动载体,利用内、外相中被分离物的浓度梯度促进物质迁移.当Cu2+进入内相时,与NH3产生络合反应,使内相中游离的铜离子浓度趋于零而促使其由外相进入内相,实现Cu2+与外相溶液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支撑液膜是一种在湿法冶金、生物技术以及气体分离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的重要膜分离技术。本文回顾了支撑液膜技术分离CO2的研究进展,按照液膜相的不同,分类介绍了常规载体支撑液膜和离子液体支撑液膜,指出了常规载体支撑液膜分离CO2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分离CO2的发展,分析了气体在离子液体支撑液膜中的传质机理以及常规离子液体结构、含量和支撑膜材料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讨论了离子液体的功能化方法以及功能化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分离CO2的渗透率、选择性和液膜稳定性;介绍了两种新的离子液体支撑液膜改进方法:聚离子液体膜与凝胶化离子液体支撑液膜。最后指出了今后用于CO2分离的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支撑液膜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支撑液膜技术是高选择性膜分离技术,本文对支撑液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详述了用于金属离子分离的支撑液膜所采用的载体、影响支撑液膜稳定性的原因以及改善途径,并对支撑液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大块液膜体系中金属离子迁移的研究可用来探讨液膜分离新技术中有关的基本反应规律和机理;本文综合评述了这方面研究的进展简况,并着重讨论了离子迁移速度与载体络合作用及体系中阴离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在液膜中加入流动载体,可促进物质的迁移.本文从萃取剂中筛选出来双硫腙,可作为铅、铜离子迁移的优良流动载体.用双硫腙-Span 80-甲苯的乳状液膜体系,在20~30min试验中,铅、铜的迁移率均接近100%,而在同样条件下,锌不迁移,因此,用该乳状液体系可分离铅、铜和锌.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体内耦合液膜迁移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了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并将其作为液膜,对苯酚的内耦合液膜迁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搅拌速度、料液相酸度、初始浓度及解析相NaOH浓度等因素对苯酚迁移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迁移条件:温度300 K,搅拌速度350 r/min,料液相pH为3.65,解析相NaOH浓度为0.8 mol/L.在最佳液膜条件下,对于10 mg/L苯酚溶液,迁移110 min,迁移率可以达到97.3%,膜相中有少量苯酚滞留.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8.
乳状液膜对镉(Ⅱ)的迁移行为及其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民  张青芬 《分析化学》1997,25(4):492-492
1引言利用液膜分离技术提取与分离金属离子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利用三异辛胺(TIOA)作为液膜的载体分离金属离子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以TIOA为载体的乳状液膜迁移Cd(Ⅱ)的行为及机理。试验表明,TIOA+Span80十二甲苯乳状液膜体系能使Cd(Ⅱ)得到快速、完全迁移,并能使其与常见离子得到完全分离。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高速搅拌制乳器(自制);721型分光光度计;Cd(Ⅱ)标准液,1g/L;Span80和TIOA分别配制成10%(W/V)和0.10mol/L的二甲苯溶液;所用其它试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多孔聚偏氟乙烯为支撑体,N503为膜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体系中Hg(Ⅱ)的迁移行为,测定了Hg(Ⅱ)与N503在煤油溶剂中的萃合物组成和条件萃取常数,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度、料液相及反萃相中Cl-浓度等因素对Hg(Ⅱ)迁移的影响,获得Hg(Ⅱ)迁移的最佳条件:料液相pH=2.5~3.0,Cl-浓度为0.1 mol/L,载体浓度为0.706 mol/L,反萃相中Cl-浓度为0.8 mol/L.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当Hg(Ⅱ)起始浓度为5.0×10-5 mol/L时,迁移120 min,Hg(Ⅱ)的迁移率可达99.6%.Hg(Ⅱ)在N503-煤油支撑液膜体系中的扩散层厚度δa为1.57×10-5 m,膜内扩散系数d0为7.26×10-13 m2/s,确立了Hg(Ⅱ) 的渗透系数P方程.  相似文献   

10.
膜分离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近30年来膜分离技术的进展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分析了其迅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并介绍了离子交换膜、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微孔过滤、液膜分离、膜法气体分离在我国的研究、应用概况。文章的重点是阐述今后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动向,预示一门新兴的学科——膜科学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1.
现代高技术之一的膜分离科学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从固膜到液膜,从水膜到气膜,从有机膜到无机膜……,其分支日益扩大,品种不断更新,应用领域也在迅速地拓宽。例如,继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及食品工业中的水处理之后,膜分离技术又迅速扩大到  相似文献   

12.
离子液体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作为一种可设计的绿色溶剂被应用于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和膜分离等样品预处理技术中。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在样品预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以环硫丙基丁基醚的低聚物为流动载体,采用整体型液膜装置,研究了在HAuCl4-HCl1/1,2-二氯乙烷-载体/硫脲-HCI体系中的Au(Ⅲ)的迁移特性。Au(Ⅲ)藉载体的作用可原料相通过液膜全部迁移至接收相,其迁移经与载体浓度,原料液中Au(Ⅲ)的浓度和酸度以及接收液中的硫脲浓度和酸度等因素有关。以Na(I)-Cu(Ⅱ)-Au-(Ⅲ)-Fe(Ⅲ)-Pt(Ⅳ)混合液作原料液时,只有Au(Ⅱ)  相似文献   

14.
以L 苯丙氨酸在液膜体系里的迁移机理为基础 ,把液膜萃取过程中的萃取和反萃两个连续过程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推出了在整个液膜体系达到萃取终了时的内外相氨基酸浓度比公式 ,并以TOMAC为载体萃取L 苯丙氨酸为例 ,讨论了影响液膜萃取的控制因素 ,实现了L 苯丙氨酸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5.
PC-88A为流动载体的支撑液膜中Pt(Ⅳ)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烷基膦酸PC-88A为流动载体的聚偏氟乙烯支撑液膜中Pt(Ⅳ)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盐酸浓度、解析相盐酸浓度、载体浓度、SnCl2浓度对Pt(Ⅳ)迁移的影响,获得了Pt(Ⅳ)迁移的最佳实验条件:料液相盐酸浓度为1.0 mol/L、解析相盐酸浓度为6.0 mol/L、载体质量分数为5.0%、SnCl2浓度为0.05 mol/L.当料液相Pt(Ⅳ)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t(Ⅳ)可在3 h内完全迁移.将本法用于含Pt(Ⅳ)(0.8 mg/L),Cu(Ⅱ)(75.0 mg/L),Zn(Ⅱ)(75.0 mg/L),Co(Ⅱ)(75.0 mg/L)和Ni(Ⅱ)(75.0 mg/L)的模拟试样中Pt(Ⅳ)的分离,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支撑液膜分离技术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合适的液膜分离体系,研究了Pb(Ⅱ)在PC-88A-煤油-HCl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pH值、膜溶液与解析剂体积比、解析相中HCl浓度以及Pb(Ⅱ)的起始浓度对Pb(Ⅱ)传输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HCl为解析剂,料液相pH=5.25、膜溶液与解析剂体积比为160∶40、解析相中HCl浓度为5.00 mol/L时,该分散支撑液膜体系对金属Pb(Ⅱ)具有良好的传输作用。 在选取的最佳传输条件下,料液相中Pb(Ⅱ)的初始浓度为3.00×10-4 mol/L时,传输190 min,传输率可达88.9%,而传统支撑液膜只有72.3%。 分散支撑液膜不仅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而且膜体系稳定,膜的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上胺205-正庚烷乳状液膜分离Sc(Ⅲ)、Fe(Ⅲ)和Lu(Ⅲ)。考察了外相酸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流动载体浓度及内相盐酸浓度对Sc(Ⅲ)迁移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液膜体系分离Sc(Ⅲ)、Fe(Ⅲ)和Lu(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对于稀土矿中Sc(Ⅲ)的分离与分析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液膜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性能的差异来实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新型分离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中污染物的监测逐渐被重视。因环境样品基体的复杂性,在分析测定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将膜分离技术与液液萃取技术相结合的液膜萃取技术因其  相似文献   

19.
大环分子载体液膜传输--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朗星  何锡文 《分析化学》1999,27(6):726-731
大环主体分子能选择地与客体分子如金属离子,中性分子结合,这一特性使其可作为液膜分离的高选择性载体。评述了大环超分子载体的液膜传输的数学模型以及在金属阳离子,中性离子,中性分子,氨基酸的传输,协同传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三正辛胺-仲辛醇-煤油组合液膜分离镉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萃取和膜迁移实验研究了镉、锌离子在三正辛胺-仲辛醇-煤油组合液膜体系中的迁移和分离的影响因素。实验证实,该组合液膜体系能从含镉、锌的料液中选择性地迁移镉,有效地实现镉、锌分离。理论分析表明,组合液膜的双固体膜可简化为具备两张固体膜厚度的单一固体支撑体的支撑液膜。测定了组合液膜因迁移而流失在料液相和反萃相中的三正辛胺含量,实验显示,组合液膜的两张固体支撑体可阻止三正辛胺的流失,增加膜稳定性,延长膜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