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对英国国家理科课程的提出、设置和框架、及其演变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了理科课程成为国家核心课程的原因;对“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为哪些人的理科”、“广泛和平衡的理科课程”、“持续和进步”等国家理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云波 《化学教育》2012,33(8):64-68
在我国初中实施综合理科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就新课程实施情况对深圳市宝安区所有初中学校所有学科进行了调查,通过2个维度(综合理科教师与所有学科教师、不同类型学校科学教师间)的对比分析,剖析出我区实施综合理科课程的5大有利条件和4大不利因素,同时提出了3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应对综合理科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宇坤  郭启华 《化学教育》2003,24(10):41-42,53
“课程整合”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阶段“综合理科”即“科学”课的设置,对于长期从事单一理科教学的化学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应对这次挑战,化学教师需要加强合作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改变自身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日本理科课程发展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理科课程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它是当日本积极学习西方科技和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必然结果。“生活共存体学说”、“自然学习”和阿姆斯特朗的发现法是导致《二般理科》开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理科》的开设樗着综合理科课程正式进入日本学校。随着“理科学习指导要领”的颁布,日本的理科课程改革走上了系统轨道。从理科课程论思想来划分,“二战”后日本大致经过了“生活单元理科课程”、“系统化理科课程”、“探究理科课程  相似文献   

5.
张海洋 《化学教育》2010,31(2):43-45
2010年广东省将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新方案,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开展,这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实行理科综合考试的地方都在思考的问题。从"理科综合考试的认识与理解"、"理科综合考试的变化与影响"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建议"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全面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理科课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理科课程成为国家核心课程,在理科教育发展史上十分罕见,迫切需要从理科课程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认为,理科课程的地位问题,实质上是理科课程的价值问题;理科课程具有两种价值取向--“本体论”价值和“工具论”价值;理科课程价值的相对大小,是科学价值大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理科课程兴起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由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得以大规模发展起来,历经“传统理科课程”(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理科课程”(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国家理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现在)等3个主要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陆军 《化学教育》2010,31(9):42
在对2010年新课程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中4个不同化学课程模块选考题难度预测和实测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搭配选考模块”和“综合平衡试题难度”等解决选考题难度等值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雪  陶秀梅  兰俊耀 《化学教育》2011,32(6):18-19,2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论学习和对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把化学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站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角度,以"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进行教与学的双重研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初步尝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又有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是当前理科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急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在论述“科学素质”从“口号”到理科课程目标演进的基础上,结合英、美理科课程的改革,从“全体性”、“全面性”和“持续性”等 3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赵庆生 《化学教育》2002,23(11):28-33
200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以下简称《理综))在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已是第3年面世。全国除江苏、广西、河南、广东、上海5省市外都实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高考模式,都实行“3+X"(X二理综或文综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教师与课程材料互动关系模型,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凝炼出我国理科教师使用课程材料形态的4个维度:"常规使用""科学探究""STSE"和"教师学习",并编制了一份具有良好效度和信度的量表。通过对广州市422名初中理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在各维度均表现出较好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但未处于很高的水平。不同区域教师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在"教师学习"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教师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称教师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在"常规使用""科学探究"和"STSE"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合理科课程在我国开展已有20余年的历史,整合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但是对于整合的程度以及如何确定综合理科课程的组织结构,人们还是有颇多异议。本文从科学系统观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清晰、生动的科学系统图。分析了综合理科课程实现的客观条件是必须在基础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依赖于技术科学、应用科学;并借助科学认识系统分析了在确定综合理科课程组织结构时应按照方法交叉、对象交叉和理论交叉3个方面来设计逻辑主线,最后以“自然界统一的平衡规律“为例,说明了如何根据理论交叉来设计综合理科课程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14.
德国《综合理科》教材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由德国教育专家编写的一套综合理科教材,并分析该教材的特点,旨在为我国初中综合理科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学化学》2021,36(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实施"课程思政"将所有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本文简要梳理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脉络,通过分析理科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困境,提出了在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地方特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道德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责任担当教育等融入高校化学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争做社会主义建设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对理科化工基础实验内容的设置与改革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理科化学类专业如何设置化工基础实验内容。认为理科化工基础实验内容的设置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即实验的量不宜多 ,但要精选 ,所选实验要有代表性。对理科化学类专业化工基础实验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试论“磨合期”教学———对《无机化学(二)实验》课程教学的体会金松林谢高阳(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我校三年级下学期设置的《无机化学(二)实验》课程从1988年初开设至今已九年了。它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理科化学专业在一年级做低层次无机实验,到四年...  相似文献   

18.
赵庆生 《化学教育》2000,21(9):22-26
200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以下简称《测试》坚持了既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还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的"三个有助于"的指导思想,在近十年单一学科考试命题不断改进和1998~2000年三年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基础上,首次进行了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应用和综合应用内容于一张试卷的考查.实践证明,《测试》适应高考改革进程、立足基础知识、强化能力考查、结合社会,联系现代科技与生活,体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一致性.它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了考试的实情后在高考改革中跨出的十分重要的探索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对中日新的初中理科课程中"常见的物质"主题内容的选择,从"物质的性质""气体的性质和制取""溶液""状态变化"和"酸、碱、盐"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异同,并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日本理科课程中“粒子”科学概念主要与化学课程相关,“粒子的存在”是“粒子”的首要核心概念,主要发展学生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的性质、结构及2者之间关系的能力,明确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等,且粒子的性质决定物质的性质。从“重要事实”“核心内容”和“主要观念”3个方面自下而上对日本《新科学》教科书中“粒子的存在”相关内容的选择进行分析,发现《新科学》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具有注重“粒子模型”构建的层次性和观念层面要求显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