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从Pd纳米粒子出发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Pd@SiO2纳米粒子,并将其负载于不同形貌Al2O3载体上,制备出具有良好CO催化氧化活性的催化剂。以纳米球形Al2O3为载体时,Pd@SiO2/Al2O3催化剂活性优于无核壳结构的Pd/Al2O3催化剂。将纳米Pd@SiO2负载到球形和菱形Al2O3上,制备出Pd@SiO2/Al2O3催化剂。结果表明: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Al2O3载体(球形)有利于Pd@SiO2的分散,且SiO2层可以抑制Pd粒子的团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催化活性。而较小比表面积的载体(菱形)上出现了Pd@SiO2的团聚,表现出较低的CO氧化活性,但在降低负载量后,CO氧化活性明显提高。该结果为推动新型热稳定、高效纳米三效催化剂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磁性纳米粒子为核,聚合物为中间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外层的三层结构磁性复合材料(Fe3O4@PAA@ZIF-8)。首先利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包覆聚丙烯酸(PAA)层,最后通过原位沉积法在PAA外部包覆ZIF-8。在对Fe3O4@PAA@ZIF-8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对孔雀石绿(MG)的吸附性能。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Fe3O4@PAA@ZIF-8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Fe3O4的平均粒径为117nm,PAA层厚度约为17 nm,ZIF-8层的厚度约为14 nm。Fe3O4@PAA@ZIF-8对MG的吸附量随着p H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Fe3O4为磁核制备了磁功能性光催化剂,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掺杂Fe比例、催化剂煅烧温度以及煅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Fe3O4掺杂Fe含量为5%,煅烧温度为450 ℃,煅烧时间为2 h.通过TG-DTA、XRD、UV-Vis、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原Fe3O4磁核经过高温煅烧被氧化;TiO2包覆在磁核表面;催化剂的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有所增强;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 nm.  相似文献   

4.
用自组装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Pd-Co3O4@SiO2催化剂,对其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TEM、XRD、H2-TPR表征及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SiO2壳内的PdO与CoOx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Pd-Co3O4@SiO2对低浓度甲烷燃烧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同时,与负载型Pd/Co3O4-SiO2及Pd/Co3O4@SiO2催化剂相比,核-壳型Pd-Co3O4@SiO2催化剂经800 ℃煅烧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核-壳结构,有效地避免了Pd和Co活性物种的高温烧结,因而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BaZr0.9Y0.1O3,并用BaZr0.9Y0.1O3作为载体负载Fe2O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负载型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同时考察了制备的催化剂的逆水煤气反应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aZr0.9Y0.1O3粉体1200℃煅烧5h时,负载型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BaZr0.9Y0.1O3对逆水煤气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负载少量的Fe2O3催化剂可以明显促进CO2还原,在空速为1.13h-1,温度为650℃时,CO收率可以达到31%;催化剂经过长时间运行催化效果良好,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解三氯化铁得到Fe3O4磁核,然后水解四乙氧基硅烷(TEOS)得到Fe3O4@SiO2,再在其表面包覆半导体CdS即可得到良好的磁性光电信标Fe3O4@SiO2@CdS。材料形貌、组成分析及光电化学测试表明成功地合成了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SiO2@CdS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分散均匀、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在光电化学传感及光电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溶剂热合成体系,制备了不同形貌的Fe3O4微球和纳米片催化剂,考察了水热合成条件对Fe3O4晶粒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Fe3O4纳米催化剂的费托合成(F-T)性能。结果表明,成核和晶体生长速率是控制Fe3O4晶体形貌的关键。与传统的沉淀铁催化剂相比,Fe3O4纳米催化剂更容易还原和向活性相转变,因此,具有更高的F-T反应活性、低碳烯烃选择性及C5+选择性;Fe3O4微球催化剂比纳米片催化剂更易维晶粒的稳定,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陶瓷为骨架,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V2O5-MoO3/ TiO2催化剂,并用SiO2进行改性。采用浸渍法模拟碱K中毒,研究了SiO2改性前后催化剂中毒脱硝效率的变化,并通过BET、H2-TPR、NH3-TPD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SiO2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明显提高。SiO2改性后新鲜催化剂还原温度向低温方向迁移10 ℃左右,氧化还原能力得到了提高,其表面酸强度和酸量也得到较大的提高。反应评价结果表明,SiO2改性可以提高催化剂抗碱中毒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首先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Fe3O4纳米材料, 再将其作为磁性核, 分别采用种子沉积法和种子介导生长法制备了Fe3O4-Au核-卫星纳米复合材料和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 并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Fe3O4-Au核-卫星和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粒径均匀, Au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包覆在Fe3O4纳米材料表面, 且样品均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使用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拉曼探针分子, 对比了这两种纳米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时的拉曼信号增强效果. 结果显示, 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是更优秀的SERS基底, 且该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信号再现性. 最后, 使用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 成功地在苹果皮上检测出残留福美双的SERS信号.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并以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备前驱体溶液,通过浸渍和焙烧得到三维有序大孔(3DOM) Fe2O3,并通过SEM、XRD、BET和压汞仪对3DOM Fe2O3进行表征。采用热重-质谱联用的方法,以3DOM Fe2O3为载氧体,对生物质在氦气气氛下的热解气化进行研究,探讨3DOM Fe2O3载氧体在生物质热解气化过程中代替纯氧、富氧空气或水蒸气作为生物质气化剂的可能性,并与普通分析纯Fe2O3与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DOM Fe2O3在提高载氧体反应活性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的3DOM Fe2O3呈现排列规整的三维有序多孔形貌,层与层间通过三维孔道相连,并呈交替排列。通过与分析纯Fe2O3的XRD谱图对比,发现制得的3DOM Fe2O3为纯Fe2O3,无其他杂质相的存在。热重-质谱分析结果表明,Fe2O3作为载氧体在高温段促成了生物质气化反应的发生。与分析纯的Fe2O3作对比,当载氧体为三维有序大孔结构时,生物质的最大失重率提高了7.1%,气化阶段的最大失重速率提高了0.29%/min,CO、CO2、CH4在高温段出现两个连续的析出峰。  相似文献   

11.
从Pd纳米粒子出发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纳米Pd@SiO2/Ce0.4Zr0.6O2三效催化剂及作为参比的Pd/Ce0.4Zr0.6O2催化剂, 采用X射线衍射、 透射电子显微镜、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氮气低温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Pd@SiO2/Ce0.4Zr0.6O2和Pd/Ce0.4Zr0.6O2催化剂的三效反应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 SiO2壳层可以抑制Pd粒子的团聚, 同时还能抑制Pd物种的再分散, 减少Pd的流失. 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Pd@SiO2/Ce0.4Zr0.6O2催化剂具有更好的三效催化活性和更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A series of magnetically recyclable Pd/Fe3O4@g-Al2O3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the superparamagnetic Fe3O4@g-Al2O3core–shell microspheres as the supporter and nano-Pd particles assembled on g-Al2O3 shell as the active catalytic component.The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N2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recyclability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for the Heck coupling reaction with aryl bromides and the olefin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pheres of the magnetic Pd/Fe3O4@g-Al2O3 catalysts were about 400 nm and the nano-Pd particles assembled on g-Al2O3 shell were about 3–4 nm in size.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MS) of the magnetic catalysts was sufficiently high to allow magnetic separations.In the Heck coupling reactions,the magnetic Pd/Fe3O4@g-Al2O3 catalysts exhibited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recyclability.With Pd/Fe3O4@g-Al2O3(0.021 mol%) catalyst,the bromobenzene conversion and product yield reached about 96.8% and 91.2%,respectively,at 120 8C and in 14 h.After being recycled for six times,the conversion of bromobenzene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catalyst were about80% and 90%,respectively.The nano-Pd particles were kept well dispersed in the used Pd/Fe3O4@g-Al2O3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利用乙二醇共浸渍方法制备高分散的二氧化硅负载钴催化剂,该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乳酸乙酯的气相加氢反应活性。系统地考察了钴金属负载量、乙二醇与硝酸钴摩尔比、醇种类和焙烧温度等制备参数对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物性的影响。乙二醇与硝酸钴摩尔比和醇种类对二氧化硅负载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大小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的浸渍方法相比较,共浸渍过程中的乙二醇增强了二价钴粒子和载体二氧化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引起金属钴分散度的提高以及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粒径从16 nm降到5 nm以下;金属钴的高分散与无定型硅酸钴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显著地提高了乳酸乙酯的加氢活性,在反应条件下(2.5MPa、160 ℃和10%(w,质量分数)Co/SiO2)乳酸乙酯的转化率从69.5%提高到98.6%,1,2-丙二醇的选择性达到98.0%。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脱附实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手段对共浸渍制备的Co/SiO2催化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乙酰丙酮铑(Rh(acac)_3)和乙酰丙酮钐(Sm(acac)_3)为前驱体,用浸渍法制备了Rh/SiO_2和Rh-Sm_2O_3/SiO_2催化剂。采用原位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低温N_2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_2-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实验技术对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比表面积和物相以及Rh与Sm_2O_3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并以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为目标反应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以Rh(acac)_3和Sm(acac)_3为前驱体采用简单的浸渍法即可制备出Rh平均粒径为2.3 nm且具有良好抗烧结性能的Rh-Sm_2O_3/SiO_2催化剂。在浸渍过程中乙酰丙酮化合物通过与SiO_2表面羟基形成氢键而负载于载体表面。Sm(acac)_3在SiO_2表面的单层负载量(质量分数)约为31%,对应于Sm_2O_3的质量分数约为15%,只要Sm(acac)_3的质量分数低于这一阈值,均可保证分解后生成的Sm_2O_3以高分散形式负载于SiO_2上,且不会因高温(800°C)焙烧而团聚。高分散于SiO_2表面的Sm_2O_3与Rh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可显著提高Rh的分散度,防止其在高温反应条件下烧结,进而使低Rh负载量的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次热液结晶法,以四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预处理过的低硅ZSM-5分子筛为晶核,通过调控p H值、水量和晶化时间等二次结晶条件,在晶核上外延生长了高硅ZSM-5壳,制备了MFI/MFI核壳型复合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表征了所合成的核壳分子筛的晶体结构、表面形态及核/壳界面,并对它们的结构参数以及酸性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核壳复合分子筛的壳层由多层200 nm的MFI沸石晶粒组成;高硅ZSM-5分子筛壳层的生成,引入了介孔结构,显著增大了外比表面积;同时,核壳结构的形成降低了复合分子筛酸性和外表面的酸密度,但增加了弱酸量。当二次晶化母液p H值为8.5,H2O/SO2物质的量比为30,晶化时间为24 h时,高硅分子筛壳层更易可控生长。  相似文献   

16.
利用硅铝无定形结构作为保护层的银纳米颗粒在杀菌和催化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银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是其优异性能的重要保证, 尤其是具有规则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的合成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 本文以亚稳态结构的硅铝分子筛作为模板,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方法, 通过调整银离子的含量和离子交换时间, 控制银在分子筛中的分布和含量, 在还原剂N(C2H5)3存在下, 通过微波还原反应获得了不同银/硅铝无定形结构比例的复合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 不同比例的前驱体经微波法还原后, 小尺寸的银纳米颗粒可以分布在无定形的硅铝基质中; 当增大银的比例后, 银纳米颗粒则出现项链式结构, 并且由无定形硅铝薄层链接并包裹. 这类结构既具有银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 同时又在硅铝薄层的保护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在杀菌和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TiO_2载体掺杂对Mn-Ce/TiO_2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_2、TiO_2-Al_2O_3及TiO_2-SiO_2为载体,选取Mn为活性组分,Ce为活性助剂,采用分布共混法制备低温SCR催化剂,分析了TiO_2载体掺杂Al_2O_3、SiO_2改性后对Mn-Ce/TiO_2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运用BET、SEM、XRD、H2-TPR以及NH_3-TPD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_2载体经掺杂改性后,Mn-Ce/TiO_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参数以及表面孔结构形貌均得到改善和提高;Mn-Ce/TiO_2-Al_2O_3和Mn-Ce/TiO_2-SiO_2催化剂中TiO_2的结晶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经TiO_2载体掺杂改性后的催化剂表面低温还原峰面积及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种类及酸性大小显著改善,这都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脱硝活性。通过对TiO_2载体掺杂SiO_2和Al_2O_3改性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提高,反应温度在80-140℃时,催化剂SCR脱硝活性的顺序是:Mn-Ce/TiO_2-SiO_2M n-Ce/TiO_2-Al_2O_3M n-Ce/TiO_2。  相似文献   

18.
以生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为模板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CuO-ZnO-Al2O3@Al2O3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以甲醇合成催化剂CuO-ZnO-Al2O3为核,甲醇脱水催化剂Al2O3为壳.SEM-EDS对催化剂核壳结构的表征发现,通过改变水热合成温度和合成时间可以调变催化剂中Al2O3壳层的厚度.将该复合催化剂用于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在空速1 500 mL/(h·gcat)、温度260 ℃、压力5.0 MPa的条件下,CO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分别达到35.2%和61.1%.  相似文献   

19.
纳米Fe@SiO2一步合成及其对Cr(VI)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液相还原与改进的St(o)br法相结合,在不使用表面改性剂和氨水的条件下,通过向原硅酸乙酯(TEOS)和氯化铁混合溶液直接添加硼氢化钾,一步合成了二氧化硅包覆的纳米铁复合材料(Fe@SiO2).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能量色散X射线仪(EDA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所得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将制备的Fe@SiO2用于水体中Cr(VI)还原去除并考察了TEOS添加量对其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e@SiO2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多孔的SiO2层包裹1-2个球形纳米铁粒子.纳米铁粒径主要分布在20-30 nm之间,随着TEOS投加量的增加,SiO2层变厚,纳米铁核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与未包覆型纳米铁相比,Fe@SiO2对Cr(VI)的去除能力显著提高.TEOS投加量为0.1 mL所制备的Fe@SiO2对Cr(VI)去除能力(以Fe的质量计算)达到最大,为466.67 mg·g-1,而未包覆型纳米铁仅为76.35 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