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钴(II)、镍(II)、锌(II)的1,1,1,5,5,5-六氟-2,4-戊二酮-二水配合物[M(hfac)2(H2O)2,M=Co、Ni、Zn]与5,10,15,20-四(五氟苯基)卟啉[H2tpfpp]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反应生成金属卟啉[M(tpfpp)]的反应动力学.在金属配合物大大过量时,反应对卟啉为一级.其表观一级速率常数随钴(II)、镍(II)配合物的浓度增加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而表观一级速率常数随锌(II)配合物的浓度增加线形增加.根据实验事实,讨论了反应的机理,得到了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1,1,1,5,5,5-六氟-2,4-戊二酮-钴(Ⅱ)二水[Co(hfac)2(H2O)2]与5,10,15,20-四(五氟苯基)卟啉(H2tpfpp)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反应生成钴卟啉[Co(tpfpp)]的反应动力学.在钴(II)配合物大大过量时,此反应对卟啉为一级,且其表观一级速率常数随钴(Ⅱ)配合物的浓度增加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根据实验事实,讨论了此反应的机理,得到了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赵琳  吴宝燕  高丽华  王科志 《化学学报》2006,64(13):1402-1406
合成了一个新的Ru(II)配合物[Ru(bpy)2(H2iip)](ClO4)2•5H2O [bpy=2,2'-联吡啶, H2iip=2-吲哚基-咪唑并[4,5-ƒ][1,10]-邻菲罗啉]. 通过酸碱滴定发射光谱测定了该配合物的表观电离常数; 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稳态荧光淬灭、溴化乙锭竞争键合、粘度测量和DNA裂解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性质. 结果表明配合物以经典的插入模式与DNA键合, 键合常数Kb=(5.97±0.27)×105 mol-1•L (50 mmol/L NaCl).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个新的Ru(II)配合物[Ru(bpy)2(H2iip)](ClO4)2•5H2O [bpy=2,2'-联吡啶, H2iip=2-吲哚基-咪唑并[4,5-ƒ][1,10]-邻菲罗啉]. 通过酸碱滴定发射光谱测定了该配合物的表观电离常数; 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稳态荧光淬灭、溴化乙锭竞争键合、粘度测量和DNA裂解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性质. 结果表明配合物以经典的插入模式与DNA键合, 键合常数Kb=(5.97±0.27)×105 mol-1•L (50 mmol/L NaCl).  相似文献   

5.
用模板法合成了1个大环金属铜(II)配合物[CuLCl2]·3H2O (1)和3个大环金属镍(II)配合物[NiLCl2] (2),[NiL](ClO4)2 (3)和[NiLH2](ClO4)4 (4)(L=3,10-二乙基-1,3,5,8,10,12-六氮杂十四烷),通过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12的金属离子与大环配体的4个氮原子及大环平面轴向的2个氯离子以八面体配位方式配位;配合物34的金属离子与大环配体的4个氮原子以平面正方形配位方式配位,配合物4的侧链氮原子的质子化导致侧链结构翻转,使得其侧链与大环平面共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PH滴定法测得KNO3水溶液中邻苯二酚-3,6-二甲撑亚氨基二乙酸(CBMIDA, H6L)的六级酸解离常数及CBMIDA的镁(II)、钙(II)、锶(II)、钡(II)、镍(II)、锌(II)、钴(II)、镉(II)、锰(II)、铜(II)、铁(II)、钍(IV)和铀酰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及配合物的质子化常数. 讨论了CBMIDA的逐级酸离解的动态平衡机理以及金属离子与CBMIDA形成的各种配合物的配位形式.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II)和钌(II)的混配配合物[Co(TolylTPy)(H2Bzimpy)]Cl2 [TolylTPy=4'-对甲基苯 基-2,2':6',2'-三联吡啶, H2Bzimpy=2,6-二(苯并咪唑-2)吡啶] (A)和Ru(TolylTPy)(Bzimpy) (B). 用元素分析, IR, 1H NMR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 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BR322 DNA的断裂作用. 结果表明, 配合物A和B与CTDNA的作用属静电结合, 凝胶电泳实验说明配合物A在310 nm光辐射15 min, 可使超螺旋pBR322 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2-取代卟啉,研究了2-硝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1及其镍2,铜3,锌4配合物与2-萘酚钠在不同溶剂中的反应。在2-萘酚中,150℃的温度下反应,分别得到2-(2-萘酚)-5,10,15,20-四苯基卟啉5 (72%), 及其镍(II) 6(78%), 铜(II) 7(81%), 锌(II) 8(65%)配合物。在其它质子性溶剂如一缩二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单甲醚中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当在非质子性溶剂DMF,150 ℃的温度下反应,除了得到5 (70%),6 (34%),7 (54%), 8 (50%)外,还分别得到微量2-(2-萘氧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9, 及其镍(II) 10(40%),铜(II) 11(18%), 锌(II)12 (2%)配合物。但室温下,无论用DMF还是DMSO做溶剂,均只得到5,6,7,8。卟啉1-4与萘酚钠的反应比与苯酚钠反应快,C-C键产物5-8的形成被认为是通过SRN1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某些过渡金属Schiff碱配合物具有抗菌、抗癌、抗病毒活性。不对称Schiff碱配合物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3]。但由于不对称双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及单晶培养比较困难,国内有关其合成与结构的报道较少。我们曾首次合成了不对称双Schiff碱配合物HCuL (H3L为N-3-羧基水杨醛-N/-水杨醛-缩乙二胺)及其多个异三核配合物[1,2],本文报道的是该系列同双核配合物(HCuL)2(1) 及Cu(II)-Mg(II)-Cu(II)异三核配合物(2),并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法解析了两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5326(5)nm, b=0.88861(18)nm, c=1.3738(3)nm, β =96.95(3)°, Z=4, R1=0.0520,wR2=0.0968, 此配合物是两个HCuL分子通过酚氧桥联而形成的双聚分子。配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 P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1.1816(2)nm, b=1.5599(3)nm, c=1.9642(4)nm, β =98.22°, Z=2, R1=0.0701,wR2=0.1498,其晶格的每个不对称单元包含两个异三核中性分子[CuL(H2O)]Mg[CuL(CH3OH)]}和{[CuL]Mg[CuL(H2O)]}  相似文献   

10.
钌(II)多吡啶配合物在光化学、物理学、光催化、电化学、光电化学、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分子组装等领域一直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钌(II)多吡啶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通过往配体上接入各种不同类型官能团, 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具有不同分子识别功能的分子器件. 本文在钌(II)配合物中引入二氨均三嗪基团, 设计合成了三个新型的钌(II)多吡啶配合物 [Ru(bpy)2(1-IQTNH)](ClO4)2 (1), [Ru(bpy)2(2-QTNH)](ClO4)2 (2) 和 [Ru(bpy)2(3-IQTNH)](ClO4)2 (3) (bpy = 2,2′-bipyridine, 1-IQTNH = 6-(isoquinolin-1-yl)-1,3,5-triazine-2,4- diamine, 2-QTNH = 6-(quinolin-2-yl)-1,3,5-triazine-2,4-diamine, 3-IQTNH = 6-(isoquinolin-3-yl)-1,3,5-triazine-2,4- diamine). 通过元素分析、ES-MS、1H NMR进行结构表征, 确证了它们的组成.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Ru(bpy)2(2-QTNH)](ClO4)2·2H2O和[Ru(bpy)2(3-IQTNH)](ClO4)2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2和3都属单斜晶系. 晶体结构表明, 配合物中钌(II)均具有畸变八面体几何构型. 分子计算表明配体1-IQTNH和2-QTNH在电子结构性质方面很相似并具有比bpy和3-IQTNH能量更低的LUMO. 实验结果与分子计算一致, 电化学实验证明在配合物1和2中, 最稳定的LUMO轨道位于配体1-IQTNH和2-QTNH, 而配合物3中最稳定的LUMO轨道位于配体bpy. 从吸收光谱中可观察到, 由于具有比bpy更大的?电子共轭体系, 配合物1和2的MLCT峰都发生了明显红移.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 配体结构的改变, 导致配合物1~3表现出和[Ru(bpy)3]2+不同程度的性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吡啶-3-甲醛缩氨基硫脲(HL)合镍(Ⅱ)、锌(Ⅱ)配合物。在配合物[NiL2] (1)中,镍(Ⅱ)离子与来自2个脱氢配体的2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的平面正方形构型。在配合物[Zn(HL)2(C2H5OH)2(H2O)2](NO3)2 (2)中,锌(Ⅱ)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席夫碱钴(II)配合物, 在室温下, 将其与O2作用, 1 mol配合物吸收2 mol O2, 得到三种固态氧合配合物[Co•(L1)2•(O2)2](NO3)2•2H2O [L1=N,N-二(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二乙烯三胺], [Co•(L2)2•(O2)2](NO3)2•2H2O [L2=N,N-二(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三乙烯四胺]和[Co•(L3)2•(O2)2](NO3)2•2H2O (L3=N,N-二(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四乙烯五胺].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TG/DTA、摩尔电导率、紫外等测试手段确定了氧合配合物的组成. 采用失重法测定了氧合配合物中的配位氧, 确定1 mol钴配合物吸收2 mol O2, 其中1 mol O2用来和钴离子配位形成超氧配合物.  相似文献   

13.
芳基与烷基亚砜钯(II)配合物π反馈效应的DF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FT方法对二苯基亚砜(DPSO)和二己基亚砜(DHSO)的钯(II)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中心金属钯与亚砜之间存在d*反馈键,而且二苯基亚砜钯(II)配合物中的π反馈键比二己基亚砜钯(II)配合物强,即亚砜的取代基对其钯(II)配合物的π反馈键有显著的影响。以BHandH/6-31+G**(Pd,3-21G*)//BHandH/6-31G*(Pd,3-21G*)方法对相应的亚砜钯(II)配合物进行单点计算时,配合物trans-PdCl2(DPSO)2 的π反馈键轨道能为-10.695 eV,而trans-PdCl2(DHSO)2的π反馈键轨道能量为-10.320 eV。利用电子给体NH3或电子受体CO配位体置换亚砜钯(II)配合物里的一个亚砜配体后,Pd(II)-DHSO配合物的Pd-S配位键长的变化明显小于Pd(II)-DPSO配合物的Pd-S配位键长变化值,进一步说明在Pd-DPSO配合物中的π反馈效应强于相应的Pd-DHSO配合物。  相似文献   

14.
以两性羧酸配体溴化N-(4-羧基苄基)异喹啉((HCbiq)Br)合成了4个新的金属配合物:[Cu2(Cbiq)4(H2O)2]Br4·2H2O(1)、[Zn(Cbiq)2(H2O)2]Br2·Cbiq·H2O(2)、[M3(Cbiq)8(μ-OH)2(H2O)2](ClO4)4·7H2O(M=Co(3)、Mn(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1~4的结构。配合物1含有一个由4个Cbiq的羧基桥联双核Cu(Ⅱ)的结构,2个Cu(Ⅱ)还分别与一分子水配位。配合物2中,1个Zu(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氧原子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2个水分子的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34结构相似,均为三核结构。每2个M(Ⅱ)除了通过2个Cbiq的羧基上的氧进行桥联,还通过一个羟基的氧进行桥联。此外,2个端基的M(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一个水分子进行配位。凝胶电泳研究表明,配合物1可能是通过氧化机制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切割DNA,其最大催化速率常数kmax为2.80h-1,米氏常数KM为3.22mmol·L-1。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表明配合物1具有较强的DNA结合亲和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计算得到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自由能为-49.87kJ·mol-1。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3个基于2-噻吩咪唑[4, 5-f] [1, 10] 菲啰啉(TIP)和2-(5-溴-2-噻吩)咪唑[4, 5-f] [1, 10] 菲啰啉(5-Br-TIP)的镉(Ⅱ)配合物1 [cis-Cd(TIP)2(NO3)2] 、锰(Ⅱ)配合物2 [cis-Mn(5-Br-TIP)2Cl2] 和镍(Ⅱ)配合物3 [cis-Ni(TIP)2Cl(CH3OH)] Cl·CH3OH的合成、波谱和晶体结构表征。它们均为顺式1:2单核配合物, 其中1为8配位, 2和3为6配位, TIP和5-Br-TIP配体在不同配合物中噻吩和邻菲啰啉并咪唑环之间的二面角有所不同, 但都不大, 在3.9(1)°~9.2(1)°范围。  相似文献   

16.
合成并表征了一个新的Ru(II)配合物[Ru(bpy)2(hedppc)](ClO4)2 {bpy=2,2'-联吡啶, hedppc=二联吡啶[3,2-a: 2',3'-c]吩嗪-11-羧酸(2-羟乙基)酯}.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溴化乙锭竞争实验、粘度测量和DNA裂解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性质. 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模式与DNA键合,键合常数Kb=(6.99±1.34)×106 mol-1•L (s=2.03±0.04)与母体配合物[Ru(bpy)2 (dppz)]2+相近,但光致发光和溶剂变色等光学性质与[Ru(bpy)2 (dppz)]2+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合成3个新的Mn(II)配合物[Mn(SO4)(H2O)3]n (1), [Mn2.5(HPO4)(PO4)(H2O)2]n (2), [Mn(phen)2(H2O)2]·(C4H4O4)·4H2O (3) (phen=1,10-邻二氮杂菲). 用X射线单晶衍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电子顺磁共振谱(EP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构解析表明: 配合物1是具有2D结构的配合物, 氢键将其连接成3D超分子; 配合物2是具有3D无限结构的配合物; 配合物3是单核配合物, 再由多种氢键连接, 形成3D超分子. SPS结果表明, 3个配合物在300-800 nm范围内都呈现明显的光伏响应, 表明它们均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性能. 讨论了配合物结构, 空间维度和中心金属离子配位环境的不同对配合物表面光电性能的影响以及SPS与UV-Vis的关联: 配合物的结构维度越高、规则性越好, SPS响应强度越大; 中心金属离子的直接配位原子种类的不同、所处外晶场的强弱不同, SPS响应带的数目和位置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以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Htpc)与DyCl3·6H2O、TmCl3·3H2O构筑了2种异质同晶的单核配合物[M(tpc)3(H2O)3]·H2O,其中 M=Dy (1)、Tm (2)。配合物 12 均为单斜晶系,P21/c 空间群,中心金属离子为八配位且形成了轻微扭曲的十二面体构型。温度梯度下的荧光和紫外测试表明,2 种配合物均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发生静态猝灭作用,猝灭常数(Ksv)为 105~106 L·mol-1。配合物与BSA结合过程的ΔH和ΔS均为正值,说明疏水作用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5℃时,2种配合物与BSA结合常数约为104 L·mol-1,表明二者与BSA的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9.
金琼花  徐立军 《化学学报》2010,68(2):149-156
在水和乙醇溶剂中, 通过Cu(II), Fe(III)和Fe(II)与2,2-联咪唑协同作用, 构筑了四种新的超分子配合物[Cu(H2biim)(gly)(H2O)]Cl•H2O (1), [Cu(H2biim)(C3H2O4)(H2O)]•1.5H2O (2), [Fe2(μ-O)(H2biim)4(H2O)2](NO3)4•C2H5OH (3)和[Fe(H2biim)3]SO4 (4) (H2biim=2,2-联咪唑; gly=甘氨酸根; C3H2O=丙二酸根). 并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结构和谱学性质进行研究. H2biim配体, 丙二酸根和甘氨酸根三种配体都采用了双齿螯合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 配合物14中, 通过H2biim配体的N—H键与阴离子、水分子和溶剂分子形成多种氢键, 如R(7), R(9)和R(4)等, 以及H2biim配体之间的π-π堆积, 阳离子不对称单元构筑了多维结构的超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20.
利用3-(2-吡啶基)-1,2,4-三唑配体(HL)和不同的金属盐设计合成了5个配合物[Co(HL)2(H2O)2](NO321)、[Cu2(L)2(NO32(H2O)4] (2)、[Cu2(L)2(AcO)2(H2O)2]·6H2O (3)、[Cu2(L)2(HL)2(ClO42]·2CH3CN (4)和[Cd2(L)2(HL)2(NO32]·2H2O (5),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5为双核结构。配合物25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3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中HL配体的配位模式。此外,研究了配体HL和配合物15的固态荧光性质及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