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因素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电导率的测定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的结构及结构转变, 绘制了不同条件下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讨论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摩尔分数、电解质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各类型微乳区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随着SDBS摩尔分数增大, W/O型微乳区面积先减小后增大, BC和O/W型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②随着电解质浓度增大, W/O、BC和O/W型微乳区面积均先增大后减小; ③随着温度升高, W/O型微乳区面积增大, BC和O/W型面积均减小.  相似文献   

2.
醇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电导率的测定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的结构结构及结构转变。在表面活性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环己酮溶液、醇相对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当醇为乙醇时,微乳液经历了由W/O到双连续最后到O/W型的变化;当醇为正辛醇时,微乳液经历了由W/O到液晶、双连续最后到O/W型的变化。绘制了不同条件下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讨论了醇种类、醇含量对各类型微乳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醇碳链的增大,微乳区面积先增大后减小;醇(正辛醇)固定时,随着醇含量增加,微乳区面积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3.
绘制了35, 45, 55, 65 ℃下,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环己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分析了温度对相图和微乳液区域的影响. 结果表明, 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大小有影响, 但影响较小, 温度对水包油(O/W)微乳液区域的影响较大, 且随温度的增加, 区域增大. 电导率曲线与相图吻合很好, 并用电解质溶液理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阴离子型微乳液的电导行为及其溶液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郭荣  李干佐 《化学学报》1987,45(1):55-58
根据电导测量,研究了属于W/O→双连续→O/W一类微乳液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辛烷/水体系的溶液结构.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离子对微乳液导电行为的贡献,以及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含量、油含量对微乳液溶液结构的影响.微乳液的导电行为在W/O子区域中主要是由于SDS阴离子和在O/W子区域中是由于Na离子的影响.在双连续区(IZ)中SDS阴离子和Na阳离子都能影响导电行为增加表面活性剂含量有助于形成O/W微乳液,而助表面活性剂和油含量都增加有助于于形成W/O微乳液.  相似文献   

5.
绘制了CTAB/正丁醇-正辛烷-水和Al(NO3)3(或Na2WO4)盐水拟三元体系的35℃相图.用电导法并结合电解质理论讨论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将整个微乳液单相区分为W/O微乳区、O/W微乳区和B.C.双连续区,并且用渗滤理论确定了一个分散相质点为W/O球状结构的反胶团微乳液区.  相似文献   

6.
张海霞 《化学通报》2015,78(11):1039-1044
采用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方法从介观尺度上研究了水包油(O/W)型微乳液的形成条件并对所形成的O/W型微乳液的耐环境(油水体积比、温度、盐度和剪切作用)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水体积比小于1:3时,油水界面张力最小,可以形成O/W型微乳液。此微乳液具有一定的耐低温稳定性,其耐温稳定性范围为0.8 kBT~1.0 kBT。在此温度范围内,1.0 kBT时的微乳液具有最好的耐盐性,αHH降低为22时微乳液才发生相转变。此外,剪切作用对不同条件下所形成的微乳液具有一定破坏作用,当温度为1.0 kBT、αHH为25时,剪切速率增加到0.009,微乳液才受到破坏,也就是说,此条件下的微乳液是稳定的。此模拟结果从介观尺度上提供了微乳液的结构变化,为微乳液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利用罗丹明B(RhB)通过酸碱相互作用对聚(环三膦腈-co-4,4′-二羟基二苯砜)(PZS)微粒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一种染料杂化的聚磷腈胶体粒子(PZS@RhB),对其结构、形貌、亲-疏水性及pH响应性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以PZS@RhB微粒为颗粒乳化剂,研究了其乳化性能,并探讨了乳液的破乳条件及机理.结果表明:PZS微粒表面吸附RhB后,疏水性增加,且RhB结构中的羧基赋予了微粒pH响应性;当水相中PZS@RhB微粒的质量浓度达到14 mg/mL时,可乳化甲苯形成较为细腻的W/O型乳液;乳液呈现出显著的pH响应性,当增加水相pH至强碱性(pH≥10.11)时,乳液可发生相反转,由W/O型转变为O/W型;此外,通过向乳液中加入三乙胺,可有效破环PZS微粒与RhB之间的酸碱相互作用,从而方便实现乳液的破乳.  相似文献   

8.
实验绘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n-C5H10OH)-二甲苯[C6H4(CH3)2]-水[或Zn(NO3)2溶液]四组分微乳液体系在不同温度时的拟三元相图. 测定了电导率随水(或盐溶液)含量变化的规律, 电导的规律与相图吻合. 依据电解质理论探讨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 研究表明, 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影响不大, 电解质的加入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影响较大. 通过SDS/正戊醇-二甲苯-H2O及SDS/正戊醇-二甲苯-盐水的拟三元体系的相图观察及实验研究, 选择乳化剂(SDS/正戊醇)与二甲苯质量比为4:6的微乳液作为最佳条件, 制备出了ZnO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9.
W/O型微乳液活化能和导电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电导行为是微乳液的重要性质之一。自Lagourette和Lagues发现了W/O型微乳液电导渗透(Percolation)现象后,人们开始了微乳液导电机理的研究。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界面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阴离子在微乳颗粒碰撞时发生跃迁而使W/O型微乳液具有导电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功能离子液体1-(胺乙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NH_2ebim][PF6]),制备了水/[NH_2ebim][PF_6]/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己烷微乳液体系,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微乳液的粒径分布和分散相浓度,通过电导率仪测定体系电导率的变化,由这两种分析方法确定微乳液类型,微乳液类型被分为表面活性剂与水的互溶相包油型(O/S+W)和水包油型(O/W),并绘制出拟三元相图;通过耗散动力学(DPD)模拟不同水含量时微乳液体系中的聚集行为,模拟结果呈现出的微乳液类型与实验测定分析结果一致,证明了相图绘制的正确性;文中还考察了Triton X-100与正丁醇的比例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riton X-100与正丁醇的比例增加微乳液区域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