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三维荧光图谱中均呈现2个荧光峰,激发波长λex分别为230 nm和280 nm,发射波长(λem)均为310 nm。牛蒡苷的荧光远强于牛蒡苷元的荧光。溶液酸度对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荧光强度有明显影响。在pH>13.0时,牛蒡苷的荧光增强,而牛蒡苷元的荧光猝灭。牛蒡子药材的三维荧光图谱和薄层荧光色谱表明,牛蒡子的荧光成分主要为牛蒡苷,而牛蒡苷元及其他共存组分在强碱性条件下对牛蒡苷的荧光无影响。据此,以甲醇为溶剂制备牛蒡子样品提取液,用水适当稀释并调节至pH 13.0,在λex/λem=280 nm/310 nm波长下测定牛蒡苷的含量。在0.014 5~2.03 mg?L-1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牛蒡苷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其线性方程为IF=2.7+148.7ρ(mg?L-1),相关系数(r)为0.999。用本法测得牛蒡子对照药材中牛蒡苷的含量为6.0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1%。用薄层荧光扫描法对本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法结果可靠,可用于牛蒡子药材的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用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素(NEP)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试验表明:荧光检测宜选定发射波长(λen)与激发波长(λex)的波长差为70 nm(△λ=λem-λex)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在λem为385.0 nm时DA的荧光信号不受EP和NEP的干扰,而EP和NEP相互的干扰,采用双波长荧光检测模式可消除.选择测定NEP的波长对为470.0 nm(λem,1)和531.8 nm(λem,2),测定EP的波长对为500.0 nm(λ'em,1)和445.6 nm(λ'em,2).测得荧光强度与3种儿茶酚胺浓度在320 μg·L-1(EP),640 μg·L-1(NEP)及160μg·L-1(DA)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k)依次为0.20,0.97,0.73 μg·L-1.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ZJUT712菌株固态发酵和水煮工艺相耦合炮制牛蒡子. 结果表明,该工艺提高了牛蒡子中有效成分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从而有利于促进牛蒡子摄入体内迅速起效. 最佳固态发酵炮制条件为: 0.5 g牛蒡子粉、 3 g麸皮、 2 g甘蔗渣、 0.3 g蛋白胨和10 ml Mandels营养液,固液比1∶3.6 g/ml, 初始pH 5.6, 30 ℃发酵 7 d. 牛蒡子苷元产率随底物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A.niger ZJUT712转化0.174 mmol/L牛蒡子苷的产率可达93.0%. 7 d时间内A.niger ZJUT712水解牛蒡子苷的过程符合Monod方程,反应动力学常数为Vm=0.083 7 mmol/(L·d), Km=0.16 mmol/L.  相似文献   

4.
通过离子液体类型与浓度、提取压力、时间、料液比等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超高压辅助离子液体提取牛蒡子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超高压离子液体提取最佳工艺为以0.80 mol/L溴化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溶液为溶剂,提取压力200 MPa,提取时间2 min,料液比1∶20(g/mL),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提取率分别为37.15、8.04 mg/g。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高压提取时间只需2 min,是超声方法的1/15、加热回流方法的1/60,极大地节省了提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不污染环境,是提取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三维荧光法测定水中的4-氯苯酚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比色法进行了比较。4-氯苯酚的三维荧光光谱图中荧光特征峰位于λex/λem=280 nm/310 nm处,在pH 1~8时,荧光较强且稳定。4-氯苯酚质量浓度为0.01~2.0 mg/L时,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7,检出限为0.0096 mg/L。方法可用于自来水及地表水中的4-氯苯酚的测定,回收率在94.3%~106.0%。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荧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酸度、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硝基苯对牛血清蛋白(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λex=280nm,发射波长λem=342nm,浓度为0.05 mol·L-1,pH=7.5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猝灭效果最为明显。计算289,304和318 K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25×104、1.00×104和0.833×104L·mol-1。通过Gibbs-Helmholtz方程对其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进行计算(ΔH=-10.7 kJ·moL-1;ΔS=41.4 J·moL-1·K-1),表明二者之间是静电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硝基苯对牛血清蛋白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最后使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7.
张珺  刘翠格  魏永巨 《化学通报》2011,(10):957-960
研究了伞形花内酯在不同酸度下的荧光光谱,测量了荧光量子产率和电离常数。伞形花内酯有2种荧光型体,分别存在于弱酸性和弱碱性溶液中。在pH 3~6的溶液中,伞形花内酯以中性分子型体存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2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55nm;在pH 9~10.5的溶液中,伞形花内酯主要以阴离子型体存在,λex/λe...  相似文献   

8.
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酚和对苯二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荧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酚和对苯二酚的新方法.通过β-环糊精增敏,三维荧光扫描选择测量波长,在波长对为λex/λem=273/307 nm时测定苯酚,苯酚的线性范围为0~1×10-4 mol/L,检出限为6.6×10-8 mol/L;在波长对为λex/λem=295/331 nm时测定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0~1.5×10-5 mol/L,检出限为5.2×10-9 mol/L,回收率达到93.5%~103.5%.  相似文献   

9.
王欢欢  吴平  康宏  许亮  朱瑞新  康廷国 《有机化学》2012,(10):1894-1898
用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嘧啶衍生物修饰牛蒡子苷元,旨在寻找增强牛蒡苷元子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又能降低嘧啶抗肿瘤副作用的先导化合物.本研究通过把卤代后的嘧啶衍生物与牛蒡子苷元酚羟基相接,合成得到11个新的化合物,通过1H NMR与LC-MS表征确定其结构.最终,增加了牛蒡子苷元抗肿瘤化合物库中化合物的数量,为接下来的体外活性筛选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茶多酚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以及不同浓度、pH值、缓冲液、有机溶剂等因素对可见光区荧光的影响。研究表明:茶多酚溶液的三维光谱可分为三区(以激发波长/发射波长λex/λem表示):Ⅰ区:210 nm/315 nm、270 nm/315 nm;Ⅱ区:335 nm/395 nm;Ⅲ区:490 nm/515 nm。随浓度增大,茶多酚荧光的激发、发射波长逐渐红移。茶多酚浓度3 mg/mL,溶液pH 7.55条件下可灵敏检测Ⅲ区可见光区荧光;常用缓冲溶液对Ⅲ区荧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敏效果;质子化溶剂有利于Ⅲ区的荧光发射。据此可为茶多酚的快速、无损分析检测及应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以L-酪氨酸为荧光剂测定铈的方法。其荧光物质的λ_(ex)=305nm,λ_(em)=347nm。当铈的浓度在5×10~(-7)~5×10~(-5)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用本法测定了稀土样品和合成样品中铈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甘孢霉素含量的新方法.在近中性的介质中,苯甘孢霉素与Au(Ⅲ)发生配合反应生成荧光物质(λex=355 nm,λem=438 nm),在所选定的最佳条件下,苯甘孢霉素在0.40~20 mg·L-1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2,对浓度为2.0 mg·L-1的苯甘孢霉素连续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8%,检出限为O.14 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4%.本法可用于片剂和胶囊中苯甘孢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在近中性条件下,培氟沙星和Eu(Ⅲ)、EDTA反应形成配合物,发生分子内能量转移,产生Eu(Ⅲ)的特征荧光(λem=615 nm,λex=278 nm),据此建立了灵敏、快速的检测培氟沙星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40 mg·L-1,检出限为0.02 mg·L-1,回收率为96.89/6~100.7%.  相似文献   

14.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以芦丁为标样,建立了一种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激发波长λex=436 nm,发射波长λem=483 nm,方法检出限为1.27×10-9 mol·L-1,线性范围在1.64×10-9~3.63×10-5 mol·L-1之间,回收率为99.8%~104.2%,相对标准差(RSD)为1.94%.  相似文献   

15.
在pH 6.4的磷酸盐介质中,有铜(Ⅱ)存在时,由反应体系水杨基荧光酮(SAF),β-环糊精(β-CD)及乳化剂OP所产生的荧光,由于铜(Ⅱ)与SAF反应生成了配合物而产生猝灭现象,而且荧光强度的减弱程度与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24 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荧光检测系在激发波长(λex)365 nm和发射波长(λem)523 nm条件下进行.基于上述事实,提出了测定痕量铜的荧光分光光度法,在应用此方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铜时,测得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0.24%.  相似文献   

16.
在pH 7.0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四羧基铁酞菁(FeTCPc)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L-酪氨酸,形成荧光二聚体,据此提出了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过氧化氢的方法。在激发波长(λex)320nm与发射波长(λem)410nm处,反应体系的ΔF(F-F0)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在7.6×10-7~2.7×10-5 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5.2×10-8 mol.L-1。以此方法对两种水样进行分析,测得回收率在96.5%~96.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0%~2.8%之间。  相似文献   

17.
观察到肉桂基荧光酮(略作CF)在pH≈8与Fc(Ⅲ)配位后荧光增强,CPB的加入使荧光更强,络合物与试剂荧光强度之比F_(FeR)/F_R随0~0.01μg/ml Fe(Ⅲ)线性变化,λ_(ex)=410nm,λ_(ex)=480nm;而CF在pH≈10与Co(Ⅲ)配位后荧光却减弱,乳化剂OP存在时使试剂荧光增强,若以荧光熄灭Co(Ⅲ)灵敏度便提高,试剂与络合物荧光强度之比F_R/F_(CoR)对0~0.016 μg/ml Co(Ⅲ)呈直线关系,λ_(ex)=300nm,L_(em)=352nm。控制化学条件和激发、发射波长,可不经分离测定葡萄酒(微波溶样)中铁和钴。  相似文献   

18.
牛蒡叶中微量木脂体牛蒡子甙和牛蒡子甙元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分离鉴定牛蒡叶中微量木脂体牛蒡子甙(arctiin)和牛蒡子甙元(arctigenin)的方法。牛蒡叶粗提物经聚酰胺柱提取,浓缩其甲醇洗脱液并于低温下静置析出白色沉淀物。沉淀物用甲醇溶解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得到两个主要组分。经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及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并与牛蒡子甙和牛蒡子甙元对照品的UV,LC-ESI-MS,HPLC及FTIR图谱比较,鉴定两个主要成分为牛蒡子甙和牛蒡子甙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一种新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简称KDTN)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提出了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激发波长λex)为430 nm,最大发射波长(λem)为530 nm及选定的试验条件下,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6.8~204.0 mg·L-1,线性回归方程△F=0.583 6.ρ-1.791 7,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4 mg·L-1,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9.9%~102.0%.  相似文献   

20.
基于白芍总苷可被50 g.L-1氢氧化钠溶液水解产生苯甲酸,并在pH 2.7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苯甲酸经激发光照射产生荧光,提出了荧光光度法测定中药白芍中白芍总苷含量的方法。在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310 nm处,反应体系的ΔF(即F0与F值之差)与苯甲酸的质量浓度在1.0~1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用于白芍样品的分析,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2.5%~103.0%,相对标准偏差(n=6)为3.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