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微波辐射和溶剂热方法合成了meso-四(4-羧基苯基)卟啉(TCPP)及其锌配合物,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5种糖类化合物(D-葡萄糖、D-果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分子识别作用.结果表明,两种卟啉化合物对麦芽糖有较好的识别作用,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计算出TCPP和ZnTCPP与麦芽糖分别形成1∶2和1∶1的络合物,结合常数分别为8.1×107和8.1×103L·mol-1.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乙二醇(PEG 1500)引发乙交酯和D,L-丙交酯开环共聚合制备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三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A)温敏水凝胶材料,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产物的结构及组成.应用倒置小瓶法测量得到不同浓度下PLGA-PEG-PLGA水凝胶的溶胶-凝胶相变温度为27~32℃.此外,体外降解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5%的水凝胶有满意的降解速度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载万古霉素水凝胶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可以持续释放12 d.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载万古霉素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表明PLGA-PEG-PLGA三嵌段温敏水凝胶是一种较理想的万古霉素缓释载体,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薛敏  冯延安  刘振  孙平 《应用化学》2016,33(7):804-812
以间苯二甲醛分别与异烟肼、烟酸酰肼和2-吡啶甲酰肼反应,合成了3种含吡啶环的Schiff base配体间苯二甲醛双缩4-吡啶甲酰腙(S1)、间苯二甲醛双缩3-吡啶甲酰腙(S2)和间苯二甲醛双缩2-吡啶甲酰腙(S3);测试了这3个化合物与醋酸铜通过配位作用在不同溶剂中形成金属凝胶的能力,结果发现,配体S1与醋酸铜在DMF/H_2O和DMSO/H_2O的混合溶剂中、配体S3与醋酸铜在DMF/H_2O的混合溶剂中均可以形成金属凝胶。胶凝测试结果表明,吡啶环上N原子位置的不同,对化合物形成金属凝胶的能力有极大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金属凝胶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配体分子的结构对金属凝胶的微观形貌也有较大影响;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证明了配位作用在金属凝胶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表明,配体S1与醋酸铜在两种混合溶剂中形成的金属凝胶均表现出了四方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3个系列各6类的偶氮苯衍生物1a~6a, 1b~6b和1c~6c. 凝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均能在多种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凝胶.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代表性化合物4b形成的凝胶结构和成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化合物4a~4c形成的凝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 能够发生凝胶-溶胶的相互转化. 计算了溶剂和凝胶因子的梯氏参数, 利用梯氏三角图分析了凝胶测试结果, 发现凝胶因子在溶剂中的4种行为(溶液、 半凝胶、 凝胶和沉淀)分别分布在三角图的不同区域; 在凝胶区域, 溶剂与凝胶因子之间的距离反映了凝胶的热稳定性, 距离越远表示凝胶的热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5.
《分子催化》2012,26(2)
从麦草碱法制浆黑液中提取木质素,精制后,以苯乙酮为木质素的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组成及溶剂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以NaBH4/I2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对木质素进行加氢还原裂解反应研究.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木质素催化加氢效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及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表征木质素反应前后结构的变化.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加氢还原后木质素的分子量明显降低.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反应前后木质素中总羟基含量,反应后木质素中总羟基含量为10.19%.得到了NaBH4/I2催化木质素加氢还原反应的最优条件:以1,2-二氯乙烷和乙醇(2∶1,v/v)作溶剂,m(NaBH4)∶m(I2)=1∶1,温度175℃,反应时间15 h.  相似文献   

6.
在离子液体均相体系中合成了一种新型两亲性窄分子量分布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月桂基-琥珀酰化壳聚糖(LSCOS). 以LSCOS为载体材料, 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板蛋白,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 用油包水(W/O)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包载BSA的BSA/LSCOS缓释载药微球.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BSA/LSCOS比率和戊二醛/LSCOS比率对微球的形貌结构、 包埋率、 载药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离子液体中合成的LSCOS包覆了BSA, 形成的微球粒径约为1 μm, 微球表面随BSA用量的增加变得光滑, 随戊二醛用量的增加变得粗糙. BSA的累积释放率与BSA包载量成正比, 与交联剂添加量成反比, 因此, 可通过控制蛋白质药物的添加比率和交联剂用量来控制蛋白质药物体外释放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方块菁染料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的光谱性质的变化,并利用LB膜技术、Brewster角显微镜及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极性的铺展溶剂对染料的铺展形态及制备的LB膜样品的光谱性能的影响,说明了分子组装在形成功能薄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以4-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酐、金属(Co3+、Al3+、Zn2+)氯化物、尿素、钼酸铵为原料,用固相合成法分别合成系列酞菁类金属配合物(MPc)。通过目标产物的红外谱图和紫外图,确定形成MPc;对合成的MPc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光谱特性进行研究,考察溶剂、浓度、中心金属对MPc化合物的光谱特性的影响,为光谱理论理解和实验教学提供桥梁。  相似文献   

9.
以锌酞菁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新型锌酞菁衍生物(1),其结构经UV-Vis, 1H NMR和HR-MS(ESI)表征。以DMSO为溶剂,对化合物1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Q-带最大吸收峰为682 nm;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90 nm;以无取代的ZnPc(ΦF=0.20, Φ=0.67)为参照,测得化合物1的荧光量子产率(ΦF)为0.22,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为0.71;化合物1的光热转换效率为48.8%。   相似文献   

10.
以取代靛红酸酐为起始原料,二甲基亚砜(DMSO)为反应溶剂,在三乙烯二胺(DABCO)的作用下加热至80 ℃,与取代靛红经形式上的(4+2)环化反应以81%~94%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色胺酮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该制备方法不仅避免了反应过程中金属的使用,而且后处理简单、无需柱层析,在减小对环境影响的同时提升了合成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初步揭示了化合物3g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4 μg·mL-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入偶联剂活化末端羧基基团进行酰胺化反应, 将得到的带有羧基末端基团的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到整代的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上, 制备了树枝状大分子衍生物PAMAM-g-PNIPAm, 通过FTIR和1H NMR表征其结构, 通过GPC和1H NMR测定其分子量, 从而验证了接枝产物的形成;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低临界溶胀/溶解温度(LCST)值, 发现产物的LCST值受缓冲液pH值的影响很大, 接枝前后的LCST值也发生了变化. 选用难溶性药物吲哚美辛作为模型药物, 考察了树枝状大分子及其温度敏感性衍生物PAMAM-g-PNIPAm作为载体对药物的包载、增溶和不同温度环境下的释放行为. 结果表明, 树枝状大分子衍生物对吲哚美辛具有增溶和控制释放的性能, 在难溶性药物的控制释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π-共轭三苯基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胶凝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三单脂肪链具有盘状结构的三苯基苯衍生物并研究了其在有机溶剂中自组装行为. 结果表明, 该系列衍生物在多种低极性有机溶剂中可以形成稳定的凝胶, 利用小角X射线衍射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到干凝胶的分子排列具有层状结构, 形成纤维状和片层状聚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分子间氢键和π-π共轭堆积效应是形成自组装凝胶的主要驱动力. 在形成凝胶过程中, 凝胶剂分子在溶液中通过盘状中心的π-π共轭堆积效应和酰胺键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自组装成层状结构, 层状结构进一步组装形成纤维状和片层状聚集体, 最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阻碍溶剂流动形成凝胶.  相似文献   

13.
苯硼酸(PBA)在水溶液中可与顺-1,2-二醇或1,3-二醇形成可逆共价键,常在纳米/水凝胶中用作葡萄糖响应单元或动态交联基团.本文提供了一种快速合成苯硼酸接枝壳聚糖衍生物(CPBA-HPCS)的方法.以羟丙基壳聚糖(HPCS)为原料, 2-(7-偶氮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ATU)为缩合剂,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反应1 h即可得到在pH>8.5的水溶液中可溶的CPBA-HPC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对该衍生物结构进行验证,并对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CPBAHPCS,其取代度最高可达0.78.这种新的壳聚糖衍生物在制备智能水凝胶和药物载体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透明质酸(HA)及硝基咪唑(NI)衍生物为原料,通过酰胺反应合成了一种两亲性接枝聚合物(HA-NI).该聚合物具有缺氧响应性和肿瘤靶向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对接枝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基于1H NMR计算出接枝聚合物中NI的取代度.HA-NI在水中自组装形成胶束,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表征胶束大小并对胶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胶束形貌.载药胶束的载药率(DL)和包封率(EE)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测试并计算得到.胶束的缺氧响应性利用DLS、AFM、TEM、UV等探究.实验证明,该聚合物胶束具有缺氧响应性并对药物表现出良好的控制释放能力,在常氧环境下,胶束稳定存在;而在缺氧环境下,胶束散开,药物快速且完全地释放.  相似文献   

15.
以2,7-二溴-9-芴酮、间苯二酚和苯硼酸的衍生物为原料,经过环化、羟乙基化和Suzuki偶联等3步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7-芳基呫吨螺芴二醇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光谱(1H NMR, 13C NMR)、元素分析等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折光率和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与2,7-无取代基的呫吨螺芴二乙醇衍生物相比,目标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折光率(1.66~1.68)和良好的透光率,有望作为聚碳酸酯光学树脂的二醇单体,应用于光学透镜、光学膜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通常制备有机分子凝胶是在高温下溶解凝胶剂,凝胶剂分子在冷却过程中进行自组装并使有机溶剂凝胶化。该方法限制了某些低沸点溶剂的凝胶化。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烷基胺的高反应活性,制备了三种不同烷基链长的反应型凝胶剂甲苯–2, 4–二(N, N’ –烷基)脲。这种反应型凝胶剂能以较低的浓度在室温下使某些芳香族和卤代烃溶剂中形成热可逆的有机分子凝胶。不同烷基链长的亲溶剂作用以及溶剂性质对有机分子凝胶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场发射扫描电镜表明这种反应型凝胶剂在有机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纤维状三维网络结构。烷基链长度不同,形成的纤维状聚集体的形态也不同。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H-NMR)研究表明分子间氢键作用是这种凝胶剂自组装的驱动力。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分子模拟推测了其聚集体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7.
朱琳  张福胜 《应用化学》2009,26(10):1189-1193
在化合物1-n凝胶性能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修饰,在烷氧链一侧增加了1个苯环,从而合成了4-烷氧基-双苯基-4′-羧酸酯(4-alkoxy-biphenyl-4′-carboxy-lates,2-n)化合物。 研究了化合物2-n的液晶性和凝胶性能,与化合物1-n相比,化合物2-n显示互变的向列相,并且能够同多种有机溶剂形成凝胶。 测试了凝胶剂在各种溶剂中的临界凝胶浓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干凝胶呈纤维状三维网络结构。 在凝胶的形成中,由于3H-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的内酯骨架具有较大的宽度和偶极矩,因而引起偶极作用。 偶极作用是3H-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具有凝胶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常制备有机分子凝胶是在高温下溶解凝胶剂,凝胶剂分子在冷却过程中进行自组装并使有机溶剂凝胶化。该方法限制了某些低沸点溶剂的凝胶化。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烷基胺的高反应活性,制备了三种不同烷基链长的反应型凝胶剂甲苯–2, 4–二(N, N’ –烷基)脲。这种反应型凝胶剂能以较低的浓度在室温下使某些芳香族和卤代烃溶剂中形成热可逆的有机分子凝胶。不同烷基链长的亲溶剂作用以及溶剂性质对有机分子凝胶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场发射扫描电镜表明这种反应型凝胶剂在有机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纤维状三维网络结构。烷基链长度不同,形成的纤维状聚集体的形态也不同。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H-NMR)研究表明分子间氢键作用是这种凝胶剂自组装的驱动力。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分子模拟推测了其聚集体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手性樟脑酸衍生物[D-H2ctba, H2ctba=4-(3-羧基-2,2,3-三甲基环戊烷酰胺)苯甲酸]. 将其作为配体与硝酸镉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了新的手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d3(ctba)3·H2O]n(1).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XRD)、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元素分析、 热重分析(TGA)和圆二色(CD)光谱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单晶结构解析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单一手性结构, 以1个六核的Cd羧基簇为基本单元, 簇与簇之间通过羧基相连形成(-Cd-O-C-)棒状次级结构单元, 次级结构单元之间由配体相连, 拓展成为三维的骨架结构.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考察了N-对氯苯甲酰基-N'-芳酰氨基硫脲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与F-、Cl-、Br-、I-、CH3CO2-和HSO4-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类主体分子b和d能与阴离子形成结合比为1∶1的氢键配合物,荧光光谱显示它们对F-有突出的响应灵敏度,可选择性识别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