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振元 《有机化学》1986,6(5):395-400
六十年前,Pregl创建了有机元素微量分析方法,这对当时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有机元素微量分析不断发展,曾出现了空管燃烧、快速燃烧和氧瓶法等快速分解方法,还研究了新的高效催化氧化剂及其作用机理,并发展了亚微量、超微量和痕量分析技术。经典的有机元素微量分析是以重量法为基础,后来难又引入了容量法,但一直被认为是“手艺”性的工作。到了六十年代,由于气相色谱和电化学分析的成就,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的仪器化和自动化才开始有所突破。至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2.
元素分析仪法是测定有机元素含量的现代分析技术,一次进样可以同时测定化合物中的C、H、N等元素的含量,在元素含量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方法对卤族元素无法测定.氧瓶燃烧分解样品后用电位滴定法或称(容)量法测定有机卤素的含量,是有机卤素分析的经典方法.国家标准测定聚氯乙烯样品中的氯含量采用氧瓶燃烧分解电位滴定法[1].电位滴定法一次只能测定样品中一种卤离子,若多种离子同时存在会产生干扰,影响测定结果,且需要配制多种试剂,费时费力.有机样品或聚合物经氧瓶燃烧法分解后采用离子色谱法一次进样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含量而互不干扰[2],分析速度和灵敏度都优于传统方法.许多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都含有卤素,离子色谱对卤素离子测定的灵敏度很高,氧瓶燃烧离子色谱法弥补了元素分析仪法的不足,是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卤素含量分析较理想的方法.本实验以间氯苯甲酸元素分析标准样品为对照品,测定了氯化聚乙烯中的氯含量,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近代各种成分分析和测定结构的方法在广泛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已日益重要,但有机元素微量分析仍不失为有机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一个基本方法,因为人们要从化学上识别一个化合物,一般总还是首先弄清它的元素组成。当然微量分析技术也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的近代进展是比较快的。一、经典微量分析方法的近代化这里所谓的“经典”分析方法是指样品用量一般为几毫克的分析方法。它的近代讲展主要有两个趋向:一方面是趋向于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以氧瓶燃烧法和钼蓝光度法微量测定有机和高分子化合物中磷元素的方法。对于不同类型样品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用氧瓶法分解含磷化合物是可靠的。在分析难分解化合物时,可利用乙二醇为助燃烧剂和高氯酸铵为助氧化剂使样品燃烧完全;对于含硅化合物则必须用碳酸钠作为助熔剂始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本文并对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三价铋离子为催化剂的钼蓝光度法进行了研究,找出最佳的操作条件,对于某些元素的存在所引起的干扰作用也进行了实验。方法快速、简便而准确。  相似文献   

5.
绪言有机化合物中碳氨的测定,自上世纪李比息(Liebig)开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各国沿用以氧化铜作催化剂而使样品在氧气流中燃烧的方法。由于催化效能较弱,氧化铜需用量既多(微量分析填充长达14厘米)而又必须在较高的温度(750℃)下使用。氧化过程缓慢,使微量分析中样品的燃烧和冲洗时间长达40分钟。即使在这些条件下仍然不能保证—些难分解化合物的完全氧化,而大量和复杂的填充又成为许多误差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石墨炉原子吸收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生物、临床和地质样品基体组成复杂,往往不同的相共存,同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且待测元素常以不同的化学形态存在。因此,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值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既要防止待测成份在处理过程中生成挥发性化合物逸出、或生成难溶化合物而不能用酸溶解和提取、或吸附于容器内壁而不易洗脱等原因造成损失外,又要避免可能的沾污。同时应当使最终的样品溶液满足石墨炉原子  相似文献   

7.
有机硼化合物在分解后通常转化为硼酸,需以甘露糖醇使其形成络合物,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1]。氧瓶分解法分解有机硼化合物,常需在样品燃烧前于样品内加入蔗糖[2]、氢氧化钾[3]或EDTA二钠盐[4]。Gadson等[5]在含硼无机溶液中加入少量10%氢氟酸,10分钟内形成BF4-,然后用流动载体氟硼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进行测定。由此,我国刘成梁等[4]首次提出氟硼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添加法,应用于有机硼元素微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鉴定有机硼化合物,往往要测定元素硼的含量。用氧瓶燃烧分解法测定有机硼最为简便迅速,但由于有碳化硼的形成,常常导致元素分析值的偏低;用此法只能分解很少量样品,且不能完全燃烧[1]。同时有机硼化合物中Fe、Co、Ni、Zn、Cu、Cr、Mn等金属元素的存在,常常对容量法或比色法测定硼有干扰。  相似文献   

9.
绪言近年来,由于有机氟化学的蓬勃发展和大量各种类型有机氟化物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中氟的微量分析日益显其重要性。含氟有机化合物中氟或其他元素(碳、氢、氮、卤素、氧等)的分析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而这些分析方法仅在近年来始能较完善地建立。有机化合物中氟元素分析的困难有两方面: (1)高氟、全氟化合物以及一个碳原子上含有一个以上氟原子的化合物通常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C—F键的断裂需要剧烈的分解条件;在碳氟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中,又往往容  相似文献   

10.
李雪  杨成雄 《分析测试学报》2021,40(7):1091-1097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是一类由轻质元素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孔径可调、功能多样、结构可修饰等特点,在分析化学领域如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COFs作为新颖色谱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分离应用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色谱分离所用COFs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但比表面积、孔径和性质各异,适用于分离不同类型的目标物如有机小分子、同分异构体和手性化合物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以COFs为固定相的色谱分离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基于COFs的色谱固定相/色谱柱的制备及其色谱分离应用,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由于某些有机金属化合物很不稳定,制取困难,获得量甚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快速分析方法,并尽可能利用一份样品测出多种元素含量,以判断化合物的组成或纯度。虽然有机金属化合物(包括原子簇化合物)中碳、氢和金属的同时快速测定法已有报道,但是,某些有机钼(锌)化合物在高温燃烧氧化过程中,能生成挥发性的金属氧化物,并随着载气吹离样品舟,故不能简单地以高温氧化分解和称样品舟中残渣的方法来进行快速同时测定。本文对Gawargious等人建  相似文献   

12.
有机砷化合物中砷的微量光度滴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砷化合物中砷的微量分析有碘量法,电位法,比色法及库仑法等,但这些方法均不十分理想。我们对用Th~(4+)试剂沉淀滴定As~(5+)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样品在特殊设计的氧瓶中燃烧分解,以含有碘化钾的碘溶液作为吸收液,吸收液不必转移,直接在同一系统中进行光度滴定。为了使终点灵敏准确,采用了光敏场效应管光度检测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此外并用加高氯酸钡的方法消除了硫酸根的干扰。分析绝对误差在0.5%以内。  相似文献   

13.
1910年普利格尔(Pregl)发明了有机化合物中元素的定量分析的方法。他使样品与氧化剂在高温下燃烧,吸收、称量产生的水及二氧化碳,从而求得碳、氢的含量。后来 M.柯尔苏(Коршун)改进了这个方法,他不用氧化剂,使样品单独在石英管中通氧燃烧,可以加快燃烧时间;而且除开碳、氢之外还可同时分析样品中的卤素或硫。同时分析碳、氢、卤素(或硫)的方法是在燃烧管外连接一个装有银丝或银网的石英套管,将这套管加热至450°,可全部吸收卤化物。若要吸收硫化物则需加热至750°。柯尔苏的空管法有它的优点,但对于同时测定几种元素来说,则仍旧不够完善。因为:(1)石英的卤素、硫吸收管经多次加热将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用单柱离子色谱法对有机化合物中氯和溴进行微量分析。样品经氧瓶法燃烧分解,被吸收于含双氧水的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中的Cl-和Br-,可在单柱离子色谱的分离柱上得到分离,然后用电导检测器检测,用峰面积积分进行定量。本法简便、快速,可同时测定氯、溴两种元素。分析标准偏差分别为±0.39%和±0.59%。  相似文献   

15.
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Pb、Cd、Cu、Zn等元素,鉴于Pb、Cd、Zn等元素易挥发的缘故,通常采用湿法消化处理样品,为提高方法的灵敏度、普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富集微量元素并喷雾有机液的手段以达到测定要求,由于均使用有机试剂、造成环境污染和手续繁琐之弊,特别是对于不是果汁如茶叶一类植物食品,湿法消化处理样品耗酸多、费时且样品难消化好,不令人满意。我们采用原子吸收法对茶叶中上述元素的测定进行了有关破坏有机物方法、温度、时间、不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化合物中氟的微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氟碳高聚物与含三氟甲基的有机物,其定量分解是困难的.为促进C—F键完全断裂,常加入助燃剂苯甲酸、十二烷基醇等.为避免氟样品燃烧产物与玻璃容器上的硼、铝等作用,氧瓶一般不用玻璃质。 在其分解后氟离子的测定中,硝酸钍滴定法终点不明显,而且其结果与化学当量计算不符,需要校正值,样品含硫、磷及砷等元素将干扰氟离子的测定. 多年来,有机氟元素微量分析的许多方法是不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在有机微量燃烧分析中,对于特殊性质的样品,如强挥发性或既吸水又挥发或在空气中不稳定的液体有机化合物,要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除了必须掌握称量、分析方法本身技术外,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取样和进样的方法,以防止样品在分析前的损失或破坏。在燃烧方法中,对于挥发性样品的装样称量,困难不大,其主要困难在于进样。一般文献上报导有二种方法:1.管外进样法,2.管内进样法。其要点是使样品防止挥发,损失。至于在空气中强烈吸潮而分解的样品,除了进样技术外,还必须在干燥或惰性气体下采样。  相似文献   

18.
在含铁有机化合物,尤其是难分解化合物,例如二茂铁衍生物的元素微量分析中,有些文献认为不能同时测定碳、氢和铁。我室采用石英小套管分解样品,用Korbl高锰酸银分解产物作催化剂,在适当的燃烧条件下对含卤、硫、氮的卅多种二茂铁衍生物进行了测定,均得到满意的结果。此法装置简单,操作简便。 1.实验装置如图1 2.分析方法:先将体系通氧气,用电炉4加热催化剂,待CO_2和H_2O吸收管空白值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有机样品中痕量元素时,为了消除有机物干扰,人们常采用干灰化或湿式分解法处理样品。前者是在500~800℃高温下灼烧,这种方法常造成一些微量元素损失;后者是在加热下用氧化性混酸处理样品,大部分酸在加热下挥发,消耗试剂较多因而更易于引入试剂空白。近年来人们利用低压气体放电产生的氧等离子体的氧化性来分解有机物质,广泛用于生物、环境、食品等样品的处理。等离子体由原子、离子、电子和激发态原子、离子组成。总体是电学中性和化学中性的。具有比气体  相似文献   

20.
<正>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物元素碳、氢、氮已有不少报导,各国的仪器种类也很多。本文对CHN—1型元素分析仪的原理、维修及改装作简单的叙述。一、仪器基本原理有机元素气相色谱分析是反应色谱之一,本仪器的分析程序是:通氧气→样品燃烧→混合气体扩散→色谱柱吸附→解吸。电气原理图见图1,气路见图2。分析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