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B-N-ACMSpyPBr4)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该类反应对卟啉和Cu(Ⅱ)离子均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up4+]/dt=k{(1.0+b[A-])/(1.0+K3,4·[H+]2)}[Cu2+][p]T,在甲酸-甲酸根缓冲体系中,k=2.98mol-1dm3·sec-1,b=154×102mol-2,dm6·sec-1,K3,4=6.928×103;在乙酸-乙酸根缓冲体系中,k=3.42mol-1·dm3·sec-1,b=2.29×103mol-2·dm6·sec-1,K3,4=6.928×103;在丙酸-丙酸根缓冲体系中,k=3.00mol-1·dm3·sec-1,b=5.90×102mol-2·dm6·sec-1,K3,4=7.007×103;在丁酸-丁酸根缓冲体系中,k=3.14mol-1·dm3·sec-1,b=3.75×102mol-2·dm6·sec-1,K3,4=6.921×103;讨论了有机酸根的碱性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下,乳酸根催化Cu^2+离子嵌入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和溴化间-四(N-氰乙基-3-吡啶基)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根据催化剂浓度、溶液的pH值与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得到Cu^2+离子嵌入该类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反应遵循负离子催化卟啉变机理,变形的卟啉及其与乳酸根离子的缔合物为可能的活性中间体。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锌(Ⅱ)配合物作为水解酶模拟物催化乙酸对硝基苯酯(NA)水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催化水解速率对NA及配合物浓度呈一级反应。水解速率遵循速率方程v=(kcat[Zn]+kOH[OH^-]+k0)[NA]。在298K,I=0.10mol/L KNO3,0.02mol/L Tris,40%CH3CN水溶液中,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cat和kOH分别为0.12、1.45mol^-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温度下,考察了六氰合铁(Ⅱ)配阴离子[Fe(CN)6]4-还原trans-[Co(en)2(ImH)2]3+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遵循H.Taube所提出的外配位界电子传递机理。在25℃,I=0.5mol·L-1,trans-[Co(en)2(ImH)2]3+/[Fe(CN)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为Q1p=98.9mol-1·L,电子转换速率常数为Ket=1.3×10-4s-1,电子转移过程活化焓ΔH≠et和活化熵ΔS≠et分别为141.2kJ·mol-1、573.5J·mol-1·K-1。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5,10,15,20-四(4-乙酰氧基苯)卟吩(T(4AOP)P)及其Cu,Zn,Fe,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H2Cl2-0.1mol/ITBAP体系中的循环伏安(CV)。研究结果。CV实验表明:Cu^2^+,Zn^2^=,Ni^2^+离子以稳定的+2价存在于T(4AOP)P中,电子转移反应在卟啉环上进行,而Fe^3^+,Co^2^+离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价态变化。实验发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合成的显色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Cu^2+显色反应的研究,确定了光度测定铜,在pH6.2 ̄7.0的KH2PO4^-Na2B4O7缓冲溶液中,Cu^2+和NPT形成1:3的水溶性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4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43.2=4.87×10^4L·mol^-1·cm^-1。Cu^2+含量在2 ̄55·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0.9999。  相似文献   

7.
用分光光度法于293±1K温度下测定了由二价阳离子Cu(2+)和高价阴离子(CTS)(4-)(3,6-二磺酸根-1,8-二羟基萘酚)形成配阴离子Cu(CTS)(2-)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稳定常数随离子强度的变化.溶剂中乙醇的重量百分数分别为0、10、20、30、40和50;每个混合溶剂中的离子强度均为0.1-3.0mol·dm(-3).分别用推广的Debye-Huckel方程[1]和Pitzer方程[2]计算了配离子的热力学稳定常数.发现对本体系Debye-Huckel方程完全不能适用,而基于Pitzer方程的多项式逼近法[3]则可得到满意的结果.简单讨论了介质效应和配位反应的标准迁移自由能.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99.24%和98.20%.选用RE(NO3)· 6H2O(RE=Pr,Er)、LPro、NaClO4·H2O和 NaNO3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2 mol·L-1HCl 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RE(NO3)3·6H2O+6L-PrO+6NaClO4·H2O]和{ [RE2(L-PrO)6(H2O)4](ClO4)6+6NaNO3}在 298.15 K时的溶解热.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分别是:63.904 kJ·mol-1和 91.017 kJ·mol-1,经计算得配合物[RE2(L-Pro)6(H2O)4](ClO4)6(s)在 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298.15 K)分别 是-6 594.78 kJ·mol-1和-6 532.87 kJ·mol-1。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温度下,考察了六氰合铁配阴离子「Fe(CN)5」^4-还原trans-「Co(en)2(ImH02」^3+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遵循H.Taube所提出的外配位界电子传递机理。在25℃,I=0.5mol.L^-1,trans-「Co(en)2(ImH)2」^3+/「Fe(CN)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为Q1p=98.9mol^-1.L,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Km=1.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卟啉配合物合成及光敏化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沸点的氯仿溶剂中合成了中-四(对二甲基丙磺酸氨基)苯基卟啉(简记为H2TPS),在乙酸溶剂中合成了相应的金属卟啉[简记为MeTPS,Me=Zn(Ⅱ),Cu(Ⅱ),Ni(Ⅱ),Co(Ⅱ),Mn(Ⅱ)],并进行了表征。TEOA-MeTPS-MV^2+-DMSO(H2O)75:25,V/v)体系的光敏化还原MV^2+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Zn(Ⅱ)TPS,Mn(Ⅱ)TPS及H2TPS是较好光敏剂,且以  相似文献   

11.
报道A-β-M'xHy-[GeWOM3(H2O)3O37].nH2O(M=Cr^3^+,Co^2^+,Ni^2^+,Cu^2^+;M'=Bu4N^+,K^+)的立体有择合成法制备及红外和远红外光谱,紫外和可见光谱和循环伏安,磁化率和磁矩,XPS,ESR以及催化活性等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跳浓弛豫法测定了微扰体系在不同浓度[Ti ̄(4+)]时的弛豫时间τ,拟定了合理的反应机理,并根据此机理导出了1/τ的函数表达式为1/τ=k[H4R]_0/[H3O ̄+]_0-4k·A∞/ε·[H3O ̄+]0,获得了配位反应的表现稳定常数K、表观速率常数k及摩尔吸光系数ε;其中所得稳定常数K的值与用平衡移动法获得的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明了所拟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不饱和多原子C2H3自由基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各种基元反应影响整个燃烧过程的速率和形成的产物[1-3].Gutman和合作者[6]测量了总包反应在室温的速率常数((1. 06±0. 21) ×10-11cm3· molecule-1· s-1),仅检测到HCO和H2CO两个反应产物,Slagle和合作者[7]使用光电离质谱法研究了温度在299-1005 K范围内,宏观反应的Arrhen-nius表达式 k=(6. 92±0. 17)×10-12exp((120±12)/ T) cm…  相似文献   

14.
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四羰基钴钠及羰基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光兴  蔡晓江 《合成化学》1995,3(3):263-266
在常温压下,用NaBH4作还原剂,由CO与CoCl2反应制备Na[Co(CO)4],其最佳的原料配比为NaBH4:CoCl2=2.5:1,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2h。产物经IR光谱鉴定,在1893cm^-1处有一强吸收峰,此峰为[Co(CO)4]^-络合物离子中M-CO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双臂套索冠醚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OH)](ClO4)3Me2CO(L-N,N'-二(8-喹啉甲基)-1,4,10,13-四氧-7,16-二氮环八环)的变温磁化率(4 ̄300K),所加场强为5.0×10^5A/m,拟合了变温磁化率数据,得到J=-279.4cm^-2;加上分子场校正后,得J=-257.7cm^-1,Zj'=-30.1cm^-1。拟合结果表明,分子间存在反铁磁性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维脑路通与铜(Ⅱ)的配位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Cu^2+与维脑路通(VENORUTON,简称VRT)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和机理,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0),Cu^2+与维脑路通配位并产生1个不可逆还原波,其峰电位为-0.55V(vs.SCE)。配合物的摩尔组成比为Cu^2+,VRT=1:2,表观稳定常数为1.1*10^11。  相似文献   

17.
C4H5N-(NH3)n氢键团簇的多光子电力与从头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55和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仪研究了C4H5N-(NH3)n系列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实验发现,两波长下除了得到一系列团簇离子C4H5N-(NH3)n^+外,还观测到一系列质子化产物C4H5N-(NH3)n-H^+,这些质子化产物来自于光电离过程中团簇内部的质子转移反应;C4H5N-(NH3)n^+系列离子出现反常强度变化,即C4H5N-(NH3)2^+离子强度较C4H5N-(N  相似文献   

18.
水相中金属铜表面生成亚铜—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零价铜在邻菲罗啉水溶液中的反应。当溶液敞露于空气并存在有机阴离子X-时,例如苯甲酸盐(Bz)、对甲基苯磺酸盐(Ts)等,铜的表面生成了致密的反应产物的薄层,经IR、UV/VIS、MS和元素分析证明了该薄层为相当纯的亚铜的邻菲罗啉配位化合物,结构为[Cu(phen)2]+X-。在乙醇/甲苯混合溶剂中得到了表面反应产物的晶体[Cu(phen)2](CH3C4H6SO3)C2H5OH,并用X-ray测得了结构。本工作表明溶液中的CuⅡ离子抑制Cu0氧化成CuⅠ而影响反应层的形成,同时又促进CuⅠ氧化成Cu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琳(NO2-phem)(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得交换参数分别为J1=-219.6cm-1,J2=-191.7cm-1,J3=-200.8cm-1,J4=-185.5cm-1,表明Cu(Ⅱ)-Cu(Ⅱ)离子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合成和表征了4种新型配合物[Cu2(TPHA)(NO2-Phen)4](ClO4)2·H2O、[Cu2(TPHA)(Me-bpy)4](ClO4)2、[Mn2(TPHA)(NO2-Phen)4](ClO4)2·2H2O和[Mn2(TPHA)(Me-bpy)4](ClO4)2(TPHA:对苯二甲酸根阴离子;NO2-Phen:5-硝基-1,10-菲绕啉;Me-bpy:4,4'-二甲基-2,2'-联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