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立业 《大学化学》1993,8(6):14-15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形象教学等方面作了教学法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职食品生物化学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和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昕 《化学教育》2015,36(6):56-59
构建包括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3个层次内容的食品生物化学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并依据典型案例分析,介绍如何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本课程与后续课程、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一年半中,生物化学的几个领域进展十分显著。这主要是指:基因中夹入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s)的发现;为使基因从一种生物转移至另一种生物的研究使重组DNA和细胞融合操作技术获得了很大进展:各种物理方法,特别是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得到广泛应用。看来,似乎只有那些有明显细胞核的较高等生物的基因具有夹入序列,后者也叫“夹入  相似文献   

4.
生物化学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稀土金属在生物化学中的含量甚微。如在玉米、豌豆、土豆、奶酪……中,稀土的含量只有10~(-8)—10~(-10)克/克。这种微量元素在植物、动物和人体中的行为如何?对生命过程都有什么影响?同过渡金属相比,人们对稀土元素的生物化学行为的研究是不很充分或研究较晚。近  相似文献   

5.
生物化学工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近10年来的迅速发展,为化学专家提供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机会。在与人类健康有关的重要领域,已能设计和制造人造脏器、诊断试剂以及治疗药物;在农业上,能够制造兽药、培养植物细胞、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获得抗病毒、抗虫、  相似文献   

6.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_Y~(Ala))的人工全合成获得了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用人工方法合成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RNA 和 DNA)是人类合成生命的前提,也是验证这些化合物结构的最好方法。由于生  相似文献   

7.
实用生物化学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赵小平 《化学教育》2019,40(16):97-97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评《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相似文献   

9.
黄大一 《化学进展》2022,34(7):1626-1641
研究古生物学,必须从古生物变“化”之学的方向着手,深入化石骨头和细胞里面,探讨在漫长时间内、该古生物的化学组成、细微构造等起了什么变化?化成了什么?如今保留的是什么?保存这些有机残留物的化学机制 (Mechanism) 是什么?凝聚态化学在此又扮演了什么关键角色?在此我以个人所知一点点从凝聚态化学的角度,来探讨古生物领域诸多古化学相关的最基本底层奥秘,本文举三个实例说明可能的凝聚态化学反应,肯定在古生物化学中扮演了关键的基本机制,等着我们去揭发;如:一般认为化石就是古代生物变化成为石头,从有机体变成无机的矿物质,有机体不可能保存成千万上亿年;然而,我们团队却在 1.95 亿年前的禄丰龙胚胎骨头内,发现了被保存下来的原生 I 型胶原蛋白 (Native Collagen I);又在 22 亿年前化石内发现多种氨基酸,和证明为最早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甾烷;这是地球生命演化重大的发现;从这些古生物化石的实例来说,可以看出凝聚态化学绝非仅是个理论化学的旁观者,而是关键角色,它的重要性,非常值得我们投入去深入探讨,揭开从古代生物到你我手中化石无数化学反应最底层化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王菁 《化学教育》2019,40(10):97-97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评《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于1955年6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集了生物化学名词与化学名词联席审查会,来讨论生物化学名词的统一问题。到会的有王应睐、汪猷、侯祥川、丁延(礻介)、刘培楠、梁植權、杨葆昌、张龙翔、邢其毅、鲁德馨、陶坤等同志。会上首先研究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然后又对不统一的名词进行了逐条讨论。现在将会议上讨论的主要内容报导如下,以供同志们参考,并请大家提示意见。  相似文献   

12.
单线态氧的生物化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十多年前 Kautsky 第一个提出,在染料光敏化氧化反应中,可能有亚稳的单线态氧分子(~1△g O_2)作为活性中间体存在。从那时以来,人们广泛地研究了单线态氧的形成、猝灭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在与生物、药物、环境等方面有关的大量的化学反  相似文献   

13.
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以来,有39次化学奖颁给了生物化学领域。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既反映了百年来生物化学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化学从叙述生物化学阶段向动态生物化学和机能生物化学阶段的不断迈进,促进了生物化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鲁宝重教授是河南省新野县人。他生于1903年11月14日。1917年就读于河南信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1928年毕业后,先后担任河南安阳高中教员和开封师范教员兼教务主任。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五配位磷化合物与生物化学的关系, 发现当a-氨基酸的氨基接上磷酰基团以后, 化学性质发生了许多奇特的现象, 在室温下可发生自身活化现象而成肽、成酯、磷上酯交换及N→O磷酰基转位; 丝氨酸和苏氨酸与核苷缀合以后, 在弱碱性条件下能够对不同的碱基进行识别; 磷酰化组氨酸和丝组二肽可以在中性条件下切割核酸、蛋白、酯. 发现上述现象的发生都经历了一个五配位磷中间体, 认为五配位磷中间体是决定它们活性的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陈畅  袁淑兰  李成 《化学教育》2023,(22):95-101
厌氧消化是自然界有机物质分解代谢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化中产甲烷过程涉及众多生化反应,其规律很难准确描述。教师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引入厌氧消化产甲烷动力学教学,设计了5个紧密衔接的教学模块,介绍了3种常见产甲烷动力学模型的推导过程、适用范围、参数特点,教授学生利用软件完成数据拟合的方法,并训练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本教学改革通过将产甲烷动力学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厌氧消化反应过程基础知识的同时,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应用间的桥梁,不仅掌握了精准定量描述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规律的模型,还学到利用比较动力学参数来评价不同原料发酵规律差异的方法,为未来其参与实际生产和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对完善生物化学的教学框架和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新能源工程、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课程及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秀红  崔节虎 《化学教育》2017,38(18):55-59
生物化学中物质代谢与调节部分是整个教材中内容最多、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也是本门课程中最为晦涩难懂的部分,尤其对于化学知识薄弱、整体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针对此部分内容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充分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就多备外文原版教材、利用方程式记忆概念、巧用阿拉伯数字学习反应过程等6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以间歇操作及色谱操作的离子交换技术是生物化学中重要的分离方法之一。与凝胶渗透法、分配色层法、亲和层析及电泳柱等方法相比,离子交换技术最主要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交换吸附容量及分离容量。自八十年代以来离子交换色谱得到高速发展,已工业规模用于分离、纯化产品~([1,2])。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是动物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目前医药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人们对胰岛素的研究已将近有二百年的历史。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由临床医生进行的,如1788年,医生 Cowley 就观察到胰脏功能的破坏与糖尿病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后来又有人用外科手术方法将动物胰脏切除,从而引起人为的糖尿病。1900年,Schulze 和 Seobolew 证实胰脏兰氏(Langerhans)小岛细胞能产生一种可以降低血糖的物质。1909年,de.Meyer 将这种未知物质命名为胰岛素。但直到1922年加拿大科学家 Banting 和 Best 才真正从胰脏中抽提出胰岛素。此后,人们便开始进行胰岛素化学、生物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地论述了从生物化学课程的发展历史、我国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创新贡献、生物化学代谢反应过程、生物化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生物学家故事和生物化学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等6个模块发掘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融合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人文精神、诚信友善的职业道德及文化自信精神,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策略对其他同行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