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稳定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张青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6年12月14日19时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张青莲先生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26年高中毕业考入光华大学化学系,1930年毕业时他以第一名获得银杯奖,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在高崇熙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稀有元素领域的研究工作。1934年秋张青莲先生进入柏林大学物理化学系,师从无机化学家李森菲尔特(E.H.Riesenfeld),以重水的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在两年的重水研究中,共发表论文10篇,他的这些…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育》1997,18(5):49-49
编委李远良1943年11月生,四川江津县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毕业。现任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编或合编《农村实用化学》、《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全一册内地版)、《四川特级教师大辞典理科卷》、《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指导与练习》等,并发表化学教育论文多篇。编委潘景浩1936年出生于浙江景宁县。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现任山西大学化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1987年赴美国做访问学者。1984~1991年任化学系副主任,1991~1995年任系主任,兼任《化…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育》1993,14(6):0-0
编委康力平,1936年9月生,四川安岳县人。196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现任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化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化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  相似文献   

4.
编委严宣申 1932年5月生,江苏海门县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从事无机化学专业。主编过“普通无机化学”、“热力学函数等电子原理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东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日本化学学会编辑玉虫义一博士,在美国“科学月刊”第83卷第5号(1956年11月)发表了一篇论文“日本的化学研究和教育”;里面报导了日本化学研究和教育的近况。现就化学研究方面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药质量控制与体内代谢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基础。体内代谢研究可以为阐明中药的治病机制提供依据。本文以蟾酥为例,讨论了当前中药质量控制及体内代谢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认为把中药指纹图谱的全面指认与多指标成分定量相结合是有效控制中药质量的可行途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将在中药化学研究、体内代谢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药的化学指纹图谱应与药理活性相关联,从而建立合理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结构修饰对基于天然产物的新药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编委万家亮1943年1月生,湖北随州市人。196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1982年和1991年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里昂第一大学做分析化学研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湖北省金属学会、计量学会学术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原子光谱分析化学。1988年评为“武汉市科技新秀”。1990年系列论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编著有州《器分析》、《现代光谱分析手册》、《分析比学实验人译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专著《ICP—AES科研论文集)由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出…  相似文献   

8.
编委杨家振1940年10月30日生于辽宁本溪市,现任辽宁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1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同年来辽大任教.并从事溶液化学的实验研究工作。1987~1988年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化学系,与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家K.S.Pitier合作研究电解质溶液化学理论课题。1994~1995年再次赴美.与Clemson大学Spencer教授合作研究反渗透的动态成膜技术,成功地把电解质溶液理论应用于反渗透过程的研究中。1985年以来连续主持和参与了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相似文献   

9.
陈洪渊先生1937年12月24日出生于浙江三门,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1981-1984年联邦德国访问学者.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稳定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张青莲教授,1908年7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4岁入苏州桃坞中学,1926年入光华大学化学系,1930年毕业并以第一名获得银杯奖.其后留在常熟孝友中学任教1年后,于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在高崇熙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稀有元素领域的3篇研究论文,分别涉及无机合成、分析鉴定和物理化学测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胶束色谱与包合色谱的概况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戈早川  林辉概 《分析化学》1991,19(9):1092-1099
  相似文献   

12.
多维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照胜  李永民  蒋生祥  陈立仁 《色谱》1997,15(6):490-493
简述了多维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发展简况,重点对分子排阻色谱/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正相色谱/反相色谱、分子排阻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液固色谱/反相色谱、亲合色谱/反相色谱、非手性柱/手性柱等的联用模式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21世纪的新型溶剂,近几年在分析领域应用广泛.本文重点综述了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薄层色谱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色谱分离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离子色谱法分析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泓  王宇昕 《色谱》2007,25(3):303-309
综述了离子色谱法(IC)分析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应用于分析金属离子的阳离子交换IC、阴离子交换IC和螯合离子色谱进行了评述。阳离子交换IC是IC分析金属离子的主要形式,固定相为强酸(磺酸)型阳离子交换剂和弱酸(羧酸)型阳离子交换剂,结合适当的检测方法,阳离子交换IC可以测定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离子、铵离子及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胺类分子等。阴离子交换IC可以分析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离子等,对金属离子的分析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并可以实现金属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的同时测定。螯合离子色谱可以对复杂基体中的痕量金属离子进行测定。引用文献125篇。  相似文献   

15.
逆流色谱是一种快速、高效、无固定相载体的新型液-液分配色谱技术.综述了高速逆流色谱、双向逆流色谱、正交轴逆流色谱、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及螺线型圆盘柱式逆流色谱仪器装置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高速逆流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速逆流色谱.蒸发光散射联用技术、高速逆流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及二维逆流色谱技术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左雄军  陈立仁 《分析化学》1993,21(8):956-958
本文以不同色谱方法对牛胸腺多肽进行了分离,寻求出能对牛胸腺多肽得到满意分离的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17.
Marta Kucharska  Jan Grabka 《Talanta》2010,80(3):1045-749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present a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to analyse synthetic food dyes.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has been described: thin-layer liquid chromatography (TLC), high performanc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HPTLC), traditional column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include: ion-pair chromatography (HPLC IP), 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 (RP HPLC) and high performance ion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18.
介绍离子色谱固定相的最新研究进展。离子色谱固定相在多种类型、含多种功能基和高交换容量固定相,羟基选择性固定相,高效的涂覆型固定相,可变交换容量的固定相,静电离子和仿生离子固定相,整体式固定相。以及芯片式固定相等方面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反相色谱、正相键合色谱、硅胶吸附色谱、体积排阻色谱4种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的分离效果,分别采用Kromasil C_(18)(250 mm× 4.6 mm,5 μm)、Agilent ZORBAX NH2(250 mm× 4.6 mm,5 μm)、Waters Spherisorb S3W(150 mm×2.0 mm,3 μm)和Shodex MSpak GF-310 2D(150 mm×2.0 mm,5 μm)色谱柱,以225 nm为紫外检测波长,对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的流动相组成、梯度洗脱条件、柱温、流速等进行了优化,并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的保留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正相键合色谱实现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最佳分离;硅胶吸附色谱和体积排阻色谱的分离效果较正相键合色谱稍差.  相似文献   

20.
色谱分析中离子液体的应用及其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微  于泓  周爽 《色谱》2010,28(1):14-22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优良的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离子液体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色谱分析中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其中包括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的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及流动相添加剂和毛细管电泳的电解质添加剂等,并对离子液体的色谱分离检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