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工业锅炉和汽车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它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地清除其中NOx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活性碳纤维(ACF)为载体负载铜类化合物制成铜系ACF催化剂,研究了这种催化剂对NO与NH3反应的催化效果,并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CF是一种活性载体,Cu(NO3)2-VACF催化剂对NO具有较高催化还原活性,在150℃时NO转化率可达70%。这种催化剂的催化组分主要为CuO。催化反应条件如载气流速、反应物浓度、催化温度、催化剂用量、催化剂负载量等对催化NO转化率有影响。反应温度较高时,催化剂活性随时间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王翔  袁贤鑫 《分子催化》1997,11(2):101-106
在V2O5/TiO2催化剂中分别添加Li、K、Cs等碱金属离子,利用BET、XRD、XPS、H2TPR、O2-TPD-MS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在添加不同碱金属离子 后,其结构表面活性氧发生了很大变化,K离子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反应选择性;Li离子能提高催化剂活性,但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使反应选择性下降;在693K以下,Cs离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  相似文献   

3.
Ni-Cu/α-Al2O3催化剂上天然气转化制备低能耗合成氨原料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一系列Ni/Cu原子比不同的镍铜催化剂,测定了该系列催化剂对天然气、水蒸气和空气转化制备合成氨原料气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以SEM观察了催化剂的形貌。此外,还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铜添加量、催化剂制备方法以及温度和空速等反应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金属铜后,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提高,随着铜添加量和添加方式的改变,反应活性亦有变化,以镍铜共浸,  相似文献   

4.
在V2O5/TiO2催化剂中分别添加Li、K、Cs等碱金属离子,利用BET、XRD、XPS、H2-TPR、O2-TPD-MS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在添加不同碱金属离子后,其结构和表面活性氧发生了很大变化.K离子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反应选择性;Li离子能提高催化剂活性,但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使反应选择性下降;在693K以下,Cs离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CO吸附、TG、TPO、XPS和XRD等手段考察了NiO/Al2O3和LiNiLaO/Al2O3催化剂上的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LiNiLaO/Al2O3对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锂和镧的添加不仅改善了活性组分镍的分散度,而且提高了NiO/Al2O3的抗积碳能力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Ni-La2O3/C催化剂上甲醇羰基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XPS,TRP技术和羰基化活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镧组分对Ni/C催化剂的表面组成,还原性能及羰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镧组分以La2O3形式存在,La2O3组分能够削弱氧化镍与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NiO的还原;适量的La2O3组分还能促进NiO在载体表面的分散,从而提高镍催化剂的羰基化活性,最佳La含量为3.2%。浸渍次序对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其活性顺序为先浸镍后浸镧≈共浸〉先浸镧后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添加在镍基催化剂中的碱金属助剂对甲烷与空气制合成气的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用TPO、TPR、CO_2程序升温脱附(TPD)、XPS及CO脉冲色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碱金属助剂对降低催化剂结炭有一定作用;催化剂抗积炭顺序为; Ni-K2O/CaO/Al2O3>Ni-Li2O/CaO-Al2O3>Ni-Na2O/CaO-Al2O3>Ni/CaO/Al2O3。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碱金属的添加使催化剂的Ni晶粒变大和吸附CO_2的能力增强,结合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实验结果从不同方面解释了碱金属助剂对催化剂活性和抗积炭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Li2O/CaO-Al2O3具有较好的活性和抗积炭性。  相似文献   

8.
镧助剂对Fe/ZrO2催化剂结构及F-T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开东  颜其洁 《催化学报》1997,18(3):199-202
用XRD,Mossbauer谱,TPR,CO-TPD和CO加氢反应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镧助剂对Fe/ZrO2催化剂结构及F-T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备方法明显影响催化剂的结构及反应的性能,镧助剂以La2O3形式存在时,催化剂上甲烷选择降低,烯烃选择性提高;镧助剂以LaFeO3形式存在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但同时甲烷选择性上升,烯烃选择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曹荣  陈燕馨 《分子催化》1994,8(5):365-374
在常压下,以O2作氧化剂,评价了不同MoO3/SiO2(2─15Mowt%)催化剂对甲烷选择氧化为甲醛的反应性能,发现SiO2上担载的活性组分有一个最佳值,对应最佳催化活性.分别考察了添加V、Fe、Ni、Cr、Cu氧化物对MoO3/SiO2催化剂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的活性和选择性的调变作用.MoO3/SiO2添加体系使甲烷的转化率都有所提高,但甲醛选择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比较好的是MoO3·V2O5/SiO2催化剂,并研究了不同Mo/(Mo+V)(原子比)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发现V2O5添加量有最佳值.采用TPR、XRD、CO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关联反应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Ce基复合氧化物VPO催化剂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丰胜  杨廷录 《分子催化》2000,14(4):260-264
在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Ce-Fe复合氧化物中,加入VPO化剂制备复合VPO催化剂;井测试结构、氧化还原性能以及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e-Fe复合氧化物的组成和数量均对复合VPO催化剂的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Ce-Fe复合氧化物的加入,提高了复合VPO催化剂表面低温氧物种的活性,降低了品格氧物种的TPR出峰温度,无论在有无气相氧条件下,复合VPO催化剂的晶格氧均有良好的反应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焙烧温度对Cu/ZrO2和Cu-La2O3/ZrO2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u/ZrO2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和Cu-Zn-Al催化剂相比,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1,2].Cu/ZrO2催化剂中活性中心及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与Cu-Zn-Al催化剂有较大差别,铜锆分散度及界面大小对甲醇合成活性有重要影响,如Keoppel等人研究发现,当Cu/ZrO2催化剂焙烧温度达到923K,ZrO2发生晶化,严重影响铜锆界面从而显著降低催化剂的活性[3].ZrO2作为p型半导体,在催化剂中不仅起对催化剂活性组分进行支撑和分散作用,它可与催化剂活性组分产生独特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铜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日益受到人们重视[4…  相似文献   

12.
Fe助剂对Cu/ZrO2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XRD、TPR和EXAFS等手段,研究了Fe助剂对Cu/Fe2O3/ZrO3催化剂物化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对Cu/ZrO2催化剂结构有一定的修饰作用。添加Fe助剂后,铜的分散度提高,催化剂的起始还原温度提前,还原温度区间缩短;同时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催化活性上升,氢选择性提高,产物中CO含量降低,但铁铜比应有一最佳值。  相似文献   

13.
高佳  宋夫交  程文强  葛艳  许琦 《应用化学》2020,37(2):160-16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Cu):n(Zr)=1:1、1:2、1:4和1:8的Cu/ZrO2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当n(Cu):n(Zr)=1:4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CO2转化率(8.0%)和甲醇选择性(59.5%),为了增加CO2的转化率,提高甲醇选择性,在n(Cu):n(Zr)=1:4的催化剂中添加质量分数1%的Pd,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Cu/ZrO2催化剂。 在250 ℃、2 MPa、12000 mL/(g·h)和V(H2):V(CO2)=3:1的反应条件下,CO2转化率和CH3OH收率相比Cu/ZrO2催化剂(n(Cu):n(Zr)=1:4)分别提高了40.0%和80.9%。 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N2吸附-脱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程序升温还原化学吸附仪(H2-TPR)等仪器表征证明Pd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性和比表面积。 催化剂中Pd和Cu之间强相互作用,使Cu2p轨道结合能向低处偏移,还原温度的降低,说明Pd-Cu/ZrO2催化剂还原能力增强,使得CO2加氢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Cu/ZrO2催化剂在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用常规沉淀法、醇凝胶法制备了ZrO2载体;用浸渍法或共沉淀法制备了Cu/ZrO2催化剂。考察了ZrO2载体的制备方法以及Cu/ZrO2的制备参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TEM及XRF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晶相、表面形貌以及活性组分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制备并比较了Ni/ZrO2、Cu/10MgO-90ZrO2和Cu/10CaO-90ZrO2催化剂的性能,考察了活性组分Cu、Ni的差异以及ZrO2载体的影响。在Cu/ZrO2催化剂(Cu的质量分数为8%)上,500 ℃~600 ℃乙醇转化率达到98%~100%、H2选择性为2.0~2.6(摩尔比)。 Cu/ZrO2与Ni/ZrO2机械混合有助于H2选择性的提高。在催化剂载体中添加MgO、CaO碱性物质可以使H2选择性提高1.3倍~2.0倍。浸渍法制备的Cu/ZrO2催化剂的性能优于共沉淀法。  相似文献   

15.
铜基氧化锆载体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XRD,EXAFS和ESR等手段考察了CuO/ZrO2催化剂及其还原态的结构,结果表明,在CuO/ZrO2中铜以CuO的形式存在,ZrO2载体对所负载的CuO的结构有影响,CuO的分散度与焙烧温度有关,在适当的温度下焙烧,负载于ZrO2上的CuO可自发分散,在还原态试样中铜主要以有金属的形式存在,但是当试样中铜的含量小,铜的分散度高时有铜的氧化物存在,其Cu-O键距介于CuO与CuO2之间,Cu  相似文献   

16.
超细Cu-ZnO-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共沸蒸馏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度范围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并应用BET,XRD,TEM和TPR等物理化学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上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超细Cu-ZnO-ZrO2催化剂具有粒度小、颗粒分布均匀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并发现超细Cu-ZnO-ZrO2催化剂比大颗粒的工业Cu-ZnO-Al2O3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而且随着催化剂粒度的减小,甲醇合成活性进一步增大.研究还发现,ZrO2具有稳定反应活性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CO2加氢合成甲醇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位顺磁共振(EPR)、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手段,对CO2加氢合成甲醇用的不同粒度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配位状态,增加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还发现,催化剂的粒度对各组分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催化剂的粒度较小时,Cu^2+主要以团簇的形式存在,易  相似文献   

18.
采用真空浸渍法在负载型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上负载NiO,并用X射线衍射考察了NiO在复合载体上的分散周值.结果表明,该分散阈值与ZrO2-Al2O3复合载体中ZrO2的负载量有关,当ZrO2的负载量为0.60 g/g时,NiO的分散阈值达到最高值0.315 g/g.热重-微分热重和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NiO在不同ZrO2负载量的复合载体表面形成不同的相互作用和分布状态,复合载体中ZrO2的负载量影响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种类和对CO2的吸附.同时考察了不同ZrO2负载量的复合载体Ni基催化剂在CO2重整CH4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漫反射红外和质谱在线技术对H2, H2O及甲醇在ZrO2及Cu/ZrO2上的程序升温脱附(TPD)及程序升温反应(TPSR)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Cu/ZrO2催化剂中铜锆组分间表现出显著的氢和水组分“逆溢流”效应. 对Cu/ZrO2催化体系中ZrO2表面线式及桥式羟基物种浓度随还原预处理温度变化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由于氢和水“逆溢流效应”的存在, 使得Cu/ZrO2在较低的还原温度下活化的同时, 在铜锆界面处形成较丰富的氧阴离子和氧空穴活性位, 而后者的形成与存在直接影响并决定了甲醇在Cu/ZrO2催化剂上的低温催化分解行为.  相似文献   

20.
贾玉庆  刘海超 《催化学报》2015,(9):1552-1559
山梨醇和木糖醇等多元醇是可再生生物质转化合成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平台分子,其中,可通过选择氢解反应一步制备乙二醇和丙二醇等重要化工原料,有望代替从乙烯和丙烯制备二元醇的传统石油化工工艺.目前文献中多元醇氢解反应主要使用Ru基和Ni基催化剂等,但是不可避免地生成C?C键非选择性断裂的副产物甲烷等.与之相比,非贵金属Cu基催化剂往往具有较优异的选择性,但其活性较低和水热稳定性较差.因此,到目前为止研制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以及良好水热稳定性的Cu基催化剂用于生物质基多元醇氢解反应仍然存在挑战.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贵金属修饰的方法提高Cu基催化剂在山梨醇选择氢解反应中的活性和水热稳定性.通过分步浸渍法合成了1%Pd-3%Cu/ZrO2、1%Pt-3%Cu/ZrO2和1%Ru-3%Cu/ZrO2双金属催化剂,并比较了它们在山梨醇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上述催化剂中1%Pd-3%Cu/ZrO2(Cu/Pd =5)具有最优的活性及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的总选择性.以固体碱La(OH)3为助剂,1%Pd-3%Cu/ZrO2的山梨醇氢解活性高达20.3 h-1,是单金属1%Pd/ZrO2(8.7 h-1)和3%Cu/ZrO2(6.5 h-1)催化剂活性的2-3倍,也高于含有相同Pd、Cu含量的1%Pd/ZrO2和3%Cu/ZrO2机械混合体系的活性(12.2 h-1).而且, Pd-Cu/ZrO2双金属催化剂对C2-C3低碳多元醇的选择性也明显优于Pd/ZrO2和Cu/ZrO2以及二者的机械混合体系.这些结果说明Pd对Cu/ZrO2的促进作用不仅仅需要Pd与Cu两种金属的共同存在,还需要它们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发现, Pd-Cu/ZrO2双金属催化剂在Cu/Pd比为1.5-10.0的较宽范围内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反应活性(17.8-20.3 h-1)以及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的总选择性(57.3%-62.8%),说明较低含量Pd的存在就能够有效地改善Cu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493 K和5.0 MPa H2的反应条件下,以1%Pd-3%Cu/ZrO2为催化剂,在山梨醇接近完全转化时,获得了61.7%的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的总选择性.同时, Pd的加入还能有效地抑制水热反应条件下Cu粒子的团聚,使得Pd-Cu/ZrO2催化剂在山梨醇氢解反应中具有优良的水热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能.在5次循环实验中1%Pd-3%Cu/ZrO2的活性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 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反应后的催化剂上未观察到Cu的特征衍射峰, Cu粒子仍然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而对于没有Pd修饰的单金属3%Cu/ZrO2催化剂,经5次循环使用后山梨醇氢解反应的活性则下降了42%;在循环反应中Cu粒子显著地聚集而长大到~30 nm. CO吸附漫反射红外光谱结果揭示了Cu粒子倾向于在Pd粒子表面沉积,随着Cu/Pd原子比的增大, Cu粒子逐渐稀释并覆盖Pd的表面位点,说明Pd与Cu粒子之间存在紧密的接触.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结果表明,可能与氢溢流有关, Pd的加入促进了CuO的还原.然而,不同于Pd/ZrO2和Cu/ZrO2机械混合样品的TPR图谱,其显示PdO和CuO各自的还原峰, Pd-Cu双金属催化剂则只存在一个宽化的还原峰,这说明了Pd-Cu之间结构上的紧密接触使得两种金属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其中可能存在从Pd向Cu的电子转移.综合这些结构和电子效应,可以推测Pd的存在促进了Cu粒子对山梨醇的脱氢能力和不饱和中间体的加氢能力,进而提高了Cu基催化剂在山梨醇氢解反应中的活性及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同时Pd-Cu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和氢溢流效应抑制了Cu粒子在水热反应条件下的聚集,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这些结果和认识有助于指导人们为多元醇氢解和其它生物质基化学品的转化反应设计具有更高效率和水热稳定性的新型Cu基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