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离子对电色谱法分离机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对电色谱是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泳模式的复合体,兼具两种方法的特点;作者基于计量模型的基本假设,并考虑溶质在电色谱过程中的输运机制,通过对溶质在柱过程中涉及的多种平衡过程进行考察,得到了可以说明溶质迁移速率随离子对试剂浓度和各种相互作用之间关系的理论表达式;以中性溶质和简单带电溶质为例,对理论迁移方程进行简化,结果表明带电溶质在离子对电色谱中的迁移过程中同时受色谱机理、离子对作用和电泳分离机理的影响,因此离子对电色谱对样品溶质应有更好的选择性,且适宜于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2.
利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了混合烷基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C8-C13OT-CEC),并考察了其电渗流行为和电色谱性能。研究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对芳香族中性化合物保留的影响。发现C8-C18OT-CEC柱体现反相分配机理。5种芳香族化合物和4种苯同系物在C8-C13OT-CEC柱上分离良好,同时还考察了分离电压和柱内径对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的电压和较小的柱内径能提高柱效。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枳壳中黄酮苷类化合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和新枸橘苷(neoponcirin);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6种黄酮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及分子加钠峰([M+Na]^+),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解信息。通过这此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对这6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4.
杯芳烃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杯芳烃的分子识别作用提高色谱分离选择性是超分子化学在分离科学中的成功应用.本文从杯芳烃分离材料的制备、分离机理和应用等,综述了近年来杯芳烃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韦英杰  李萍  舒斌  宋越 《分析化学》2007,35(1):13-1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鉴定了复方丹参方和其在家兔血浆、尿及粪便中的代谢产物。实验采用Zorbax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并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根据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获得化合物分子量信息,通过与文献数据或部分对照品对照,确定化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6.
房康  郭项雨  王宏伟  熊行创  白桦  雷海民  马强 《色谱》2019,37(7):742-749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研究建立了中药口服液中丹参素、甘草酸、天麻素、绿原酸、葛根素、黄芩苷、芦丁等7种指标性成分的二维分离分析方法。样品溶液首先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1 mm,1.7 μm)分离后,导入可调节式分流器(分流比50 ∶ 1),柱后流出液分别进入离子迁移谱和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分别详细优化了液相色谱、喷雾电压、迁移管和气体预加热温度、漂移气流速等实验条件,同时建立了指标性成分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确证方法。7种中药指标性成分的检出限为2~10 μg/mL,定量限为5~25 μg/mL。采用本方法对中药口服液实际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将液相色谱和离子迁移谱进行偶联,可实现目标化合物同时基于疏水性和离子迁移率差异的二维分离,获得更为丰富的测试信息。  相似文献   

7.
对阴离子性化合物在强阴离子交换毛细管电色谱中的保留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样品中固定相上的吸附使样品的保留因子k^*变小,柱小的分离能力减小;而电压的增大,使酸性样品的k^*也增大,并且电压的改变也能改变分离的选择性;样品保留因子的对数值随着缓冲液离子强度的对数值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样品也强阴子交换毛细管电谱和毛细管区带电泳中有不同的保留行为。  相似文献   

8.
谢敏杰  冯钰锜  达世禄 《色谱》2000,18(6):503-507
 毛细管电色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效、高选择性的微分离技术。与一般的毛细管电泳和使用ODS反相填料的毛细管电色谱相比 ,含离子涂层柱的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能提供较大且可控的电渗流 ,便于拓宽分离对象 ,优化分离条件。对使用含离子涂层柱的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的特点、发展和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人参中皂苷类化合物的HPLC-ESI MS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人参粗提物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0.2%的醋酸水溶液和乙腈),分离并检测了人参中的皂苷类化合物:通过与电喷雾质谱的联用和质谱的源内CID技术获得了其中主要色谱峰相对应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吸附固定相电色谱和动态改性电色谱的手性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动态改性电色谱手性分离进行了研究。电色谱柱填充强阴离子交换固定相(SAX0,添加在流动相中的磺化β-环糊精(S-CD)动态地吸陵于SAX填料表面,形成一层准手性固定相。色氨酸、阿托品和异博定对映体在本体系获得了很好的分离,它们的分离分别为2.06,10.1和1.96,对映体峰的柱效价于85,000塔板数/米和412,000塔板数/米之间。连续运行17次,死时间和色氨酸对映体的电色谱保留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3%,0.62%和0.69%。此外,以吸附于SAX填料的牛血清白蛋白和S-CD为手性固定相进行了电色谱手性分离的研究。在这两种体系下分离色氨酸对映体的分离度分别为3.86和2.97。吸附S-CD柱电色谱和动态改性电谱的重现性进行子比较,发现动态改性电色谱有更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1.
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一直是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映异构体在非手性环境中具有相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但在生物体系中会展现出不同的生物和生理活性。因此,手性对映体的有效拆分对于医药、生物领域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及其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研究进行归纳及综述,介绍了基于不同材料,包括多糖衍生物、纳米材料、多孔有机骨架材料以及生物材料作为手性固定相的毛细管电色谱柱制备和应用。最后对手性毛细管电色谱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压力流驱动电色谱分析方法及其若干色谱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林  张建华 《分析化学》1998,26(12):1413-1418
压力流驱动电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新型色谱技术。它组合了HPLC和电泳两种技术,为分离提供了更多可控制的因素。介绍了压力流驱动电色谱的装置和毛细管电色谱柱的装置方法,从理论上讨论了影响电色谱分离的因素并用实验数据加以证明。最后尝试性地将电色谱法用于测定香蕉样品中萨索啉(Salsolinol)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首次将管壁吸附作用作为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制备的推动力,成功地建立了称为“吸附固定相开管毛细管电色谱”的一种新方法。原理是:选择合适的条件,让荷正电的化合物在毛细管管壁上充分吸附,直接用吸附层作为固定相。目前,已有数类化合物被用作固定相物质,其中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碱性蛋白质如溶菌酶和细胞色素C、碱性小肽如赖氨酸-酪氨酸和赖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以及碱性氨基酸如L-赖氨酸。CTAB吸附固定相用于分离电中性化合物,其它吸附固定相用于手性分离。所建立的方法重现性好(迁移时间次间RSD值小于2.3%),柱效高(最高柱效可达590000/m,平均柱效在250000/m以上),寿命较长(2~8℃下保存,至少30d)。与已有的固定相制备方法比较,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在线分析鉴定了车前草提取物中的三种苯乙醇苷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0.2%的醋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车前草中的苯乙醇苷化合物得到很好的分离。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条件下,获得了三种苯乙醇苷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分子量信息,进一步通过质谱的源内CID技术得到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通过得到的这些信息与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或标准品对照从而推断出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分析化学》2007,35(4):570-570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该书可作为从事色谱及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和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的…  相似文献   

16.
杨欣  李鹏  苗虹  赵云峰  吴永宁 《色谱》2014,32(5):499-50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HPLC-LIT-MS)测定膳食样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样品中加入同位素内标,用正己烷饱和的乙腈超声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以乙腈和含5 mmol/L甲酸铵和0.1%(v/v)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目标化合物经CAPCELL PAK CR (100 mm×2.1 mm,5 μm;SCX-C18 (1:4))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采用电喷雾电离,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三级离子监测。内标法定量。膳食类样品中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0.4%~1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46%~16.2%范围内;检出限(LODs)在0.001~0.010 mg/kg之间。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007年第四次中国总膳食研究项目的9类膳食样品基质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了检测,在少量样品中检出了涕灭威和克百威。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以新型色谱填料ClickCD为第一维分离材料,WatersXTerraMSC18柱作为第二维,以乙腈和0.2%甲酸-水为梯度洗脱流动相,对姜黄中的姜黄素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分离机理的ClickCD和C18二维色谱系统具有分离度高、正交性好的优点,使待测化合物得到了有效分离.特别是与高灵敏度的质谱联用,可以大大提高化合物的鉴定能力.通过与对照品的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对比,并结合文献报道,共鉴定了20个姜黄素类化合物和1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27个为对照品的同分异构体.为中药化合物的表征和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汤波  王微  罗爱芹 《化学进展》2022,34(2):328-341
手性固定相是色谱法分离分析手性化合物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手性材料被作为色谱固定相用于手性分离分析。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领域的新型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基于手性多孔材料的新型手性固定相研究,最后对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化学》2007,35(3):422-422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分析化学》2007,35(2):239-239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