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蒋鹏  李荣强  孔德坊 《力学学报》2002,10(1):108-112
首次采用大变形动力接触有限元法分析了强夯对地基土的冲击碰撞过程 ,锤底接触力和夯沉量过程中直接求得 ,且能模拟夯锤与地基土的多次接触分离过程 ,适应于各种复杂的地基土条件和夯击能条件 ,克服了现有其它方法的不足和缺陷。文章最后给出了系列工程算例 ,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的合理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钱塘江南岸软弱粉土地基试验区通过降水强夯与填石强夯的试验效果, 并对不同夯击能夯击前后粉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特性、抗液化性能等静力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加固新近吹填的处于流塑状态的粉土地基,首先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和动力碾压的方法使地基具有一定的初始承载力。然后,施加较大的强夯动力荷载,从而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一新的综合加固技术称之为“预排水动力固结法”。通过现场测试,研究了施工过程中诸如井点降水的影响范围、强夯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范围、深层沉降的变化等问题。同时,对强夯夯击遍数、每点夯击次数、遍与遍之间的间隙时间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表明,预排水动力固结法可显著提高吹填粉土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吹填土地基的效果,研发了大比例尺的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并开展了试验。重点对夯沉量、土体内孔隙水压力的瞬时和长期变化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夯击产生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土体内部传播,由于波的作用造成土体拉伸形成裂隙,这些裂隙成为初期的排水通道; 孔隙水压力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脉动特性,夯击瞬间出现负增长,然后再累积增长; 不同深度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幅不一样; 土体表面铺设的砂垫层不仅可以用做排水,还可以作为静力荷载,有助于土体的排水固结。  相似文献   

5.
文中阐述了RIC工法及其设备,介绍了RIC工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夯击方案,研究了RIC工法在松散填土和填石工程、补强夯实工程及结构物台背填土夯实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参数控制,并综述了RIC工法的施工检测方法。最后对RIC工法在郑少高速公路中的填路堤和桥台背填土压实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本文对RIC工法这一新工法的推广应用及指导该工法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大尺度室内模拟动力排水固结法来加固吹填粘性土,本文特设计了室内试验装置。该装置由模型槽、动力装置、夯锤以及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等4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有:(1)可同时实现半模和全模试验,可模拟单点夯和全夯,弥补了目前只有半模或1/4模和单点夯等小尺度模型试验的缺陷;(2)可实现实时观察立面裂隙、特征点的变化,对孔压、位移、动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3)可实现自动起吊和自动脱锤,可以很好地模拟现场施工工况;(4)可实现以下加固工况的模拟实验:不同的夯击参数、不同的加固土层厚度、不同的排水方式等,从而达到不同加固方案的对比,优化加固方案;(5)拆装方便,还可用于模拟边坡、路基、挡墙、滑坡等,适用性较广。目前利用该模型装置已进行了两组不同排水系统的模型夯击试验,试验设备运行良好,可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筑垃圾夯扩异形桩是-种新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但是由于夯击能量较大, 施工过程中产生-定的振动效应。此种振动效应能否对环境、特别是临近建筑物产生有害影响, 是制约本施工工艺普遍应用的关键问题之-。本文通过对两侧建筑垃圾夯扩异桩施工振的监测, 对夯扩异形桩施工振动效应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不同施工状态对地面振动参数的影响, 指出夯扩异形施工振动随距离呈负幂函数的形式进行衰减, 不同的施工状态对地面振动参数的影响只局限于距离夯击点非常有限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在运动方程法和能量法等强夯理论基础上,采用位移反分析方法建立二者反演格式,利用易于测量的夯沉量等数据反算地层变形模量,结合北京园博园强夯实验数据,计算并分析了变形模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情况. 研究表明,地基变形模量随夯击次数逐渐增大,增幅逐渐减小,变形模量最终趋于稳定;反演得出该实验地基的初始变形模量在5~8MPa 之间,夯击7 次后在18~22MPa 之间,提高幅度约为3~4 倍;能量法反演过程相对简便,可在类似工程中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典型软土地区堆山工程,使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建筑垃圾堆山和场区现有粘性土堆山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得出了不同填料堆山时堆载体位移和地基差异沉降量。研究了不同填料堆山时的地基稳定性以及不同填料堆土角度和安全系数的关系,同时对地基加固处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堆载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更小,地基稳定性要显著优于粘性土堆载体,建筑垃圾堆山的极限堆土角度更大,但建筑垃圾堆山会产生较大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进一步将研究得到的结论应用于工程实例分析,为实际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施工进度的控制提供了帮助,并且模拟结果和实际工程吻合良好,表明土体的本构模型和参数选取合理。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为更多类似的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硬壳层非饱和软基路堤的填土高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常光  赵均海  代岩 《力学学报》2016,48(2):482-494
硬壳层在软土路堤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承载传递特性,应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以优化路堤填土高度设计与施工管理.考虑硬壳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和自重反压护道作用,基于非饱和土平面应变抗剪强度统一解与吸力角双曲线模型,推导了实际地应力状态下硬壳层非饱和软土地基的临塑/临界载荷计算公式,进而建立了路堤临塑/临界填土高度的解析解,并给出解析公式的适用条件与应用步骤,最后探讨了各因素对路堤临界填土高度的影响规律.所得解析公式能综合反映4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且对比验证了解析公式的正确性及给定公式适用条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硬壳层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应同时考虑其厚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可忽略路堤等效宽度的影响;侧压力系数的影响明显,侧压力系数为1.0对应的路堤填土高度明显偏大,应原位测试确定地基土的真实侧压力系数;采用不同强度准则的计算结果差异显著,应充分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公式适用范围及路堤填土高度的影响;高、低基质吸力的影响特性不同,低吸力时路堤填土高度线性增加且与截距无关,高吸力时路堤填土高度受双重作用相对大小的控制,或先逐渐减小后缓慢增大、或逐渐增大,并与截距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石春宇 《力学学报》2006,14(5):689-693
在古城区建筑地基上部,广泛赋存以炉灰渣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其厚度不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旧城改造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周围恶劣环境条件下开挖空间,从理论、实践上深入研究闹市区杂填土深基坑,采用何种经济技术合理的支护方案问题十分突出。但各种深基坑支护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岩土工程师在确定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基坑特点,选择组合支护技术方法,方可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通过成功支护某杂填土深基坑工程实例,详尽阐述了杂填土的工程特性、锚拉钢板桩挡墙、土钉挡墙的基本参数选取、设计计算,可为类似岩土工程条件下的基坑支护方案选型和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石灰和水泥混合处理吹填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人工吹填造地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吹填造地关键问题之一是要缩短吹填泥浆的固结的时间,为此在室内进行了沉降柱模拟试验,试图寻找一种在吹填的同时进行加固的方法。在沉降柱试验中发现,用水泥作为添加剂对吹填泥浆进行加固处理,其加固效果不如用水泥和石灰混合材料添加剂的加固效果。通过对两种添加方式的土样进行工程地质性质对比和结构性分析及其他一些物理化学试验结果分析,初步找出了加固效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坝前淤泥面与新填筑坝体接触面是"坝前淤泥面加坝"技术的薄弱环节。为了探究不同工况下淤泥坝基、新填筑坝体,以及淤泥土-新填土接触面的剪切强度特性,以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南川水库坝前淤泥面加坝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应变式直剪仪、改进常规应变式直剪仪分别进行剪切试验,分析了淤泥土含水率和压实度变化时,淤泥土、新填土、淤泥土-新填土接触界面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新填土抗剪强度最大,不同工况下淤泥土-新填土接触界面的抗剪强度介于淤泥土和新填土的抗剪强度之间;淤泥土含水率在12%~16%之间存在最优含水率,超过该含水率后,淤泥土及淤泥土-新填土接触界面之间的抗剪强度均显著降低;当淤泥土含水率从8%增加至12%、16%时,黏聚力减小8%左右后迅速减小至22%,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淤泥土-新填土接触界面的黏聚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含水率相同时,随着压实度的增加,淤泥土、淤泥土-新填土接触面的黏聚力、内摩擦角总体呈增大趋势。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对"坝前淤泥面加坝"工法的工程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variable thickness viscoelastic circular plates made of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and resting on two-parameter elastic foundations in addition to their edge conditions.It is assumed that the viscoelastic material properties vary in the transverse and radial directions simultaneously.The complex modulus approach is employ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lastic-viscoelastic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to obtain the solution.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means of a power series solution.Finally,a sensitivity analysis including evaluation of effects of various edge conditions,thickness variations,coefficients of the elastic foundation,and material loss factor and heterogeneity o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al loss factors is accomplished.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buckling analysis of symmetric sandwich plates with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GM) face sheets resting on an elastic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plate theory (FSDT) and subjected to mechanical, thermal and thermo-mechanical loads.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FGM face sheets are assumed to be graded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according to a simple power law distribution in terms of the volume fractions of the constituents. The core layer is still homogeneous and made of an isotropic material. An analytical approach is used to reduc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stability and then solved using an analytical solution which is named as power series Frobenius method for symmetric sandwich plates with six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A detailed nume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plate aspect ratio, side-to-thickness ratio, loading type, sandwich plate type, volume fraction index, elastic foundation coefficient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buckling response of FGM sandwich plates. This has not been done before and serves to fill the gap of knowledge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量法和变分原理,采用双参数弹性基础模型,研究了梯度弹性基础上正交异性薄板在分布载荷作用下的弯曲问题。首先,根据能量法与变分原理,给出了梯度弹性基础上正交异性薄板的弯曲微分平衡方程,并得到了梯度弹性基础刚度系数 与 的计算表达式;进而,假设 向正应力在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推导了弹性基础 向位移衰减函数 的计算式。在算例中,通过将梯度弹性基础退化为均质基础,并与Vlazov模型对比,证明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最后,求解了弹性模量呈幂律分布的梯度基础上薄板的挠度分布,分析了基础上下表层材料弹性模量比 与体积分数指数 对薄板挠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于移动最小二乘近似的无网格方法并结合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分析了非均匀弹性地基上变厚度加筋板的弯曲和固有频率问题.首先,用节点对变厚度板和筋条分别进行离散,导出变厚度板和筋条的势能;其次,利用筋条与变厚度板之间的位移协调条件将筋条的节点参数转换为板的节点参数,再将两者的势能进行叠加得到变厚度加筋板的总势能,并根据能量法得到其动能;最后,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及Hamilton原理分别得到弯曲控制方程与振动控制方程.由于采用的方法不能直接施加位移边界,故采用完全转换法处理位移边界.本文先计算变厚度板的弯曲及非均匀弹性地基板的固有频率,与文献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对非均匀弹性地基上变厚度加筋板弯曲与 自由振动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所得结果与文献解及有限元结果之间的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该方法在计算非均匀弹性地基上变厚度加筋板弯曲与固有频率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假设桩锚支护下基坑土体塑性变形破坏机构以及满足边界条件的合理机 动场,而不是传统方法中那样将土体离散为许多相对运动的刚性块. 运用土塑性力学中 极限分析法的上限定理从能量功率角度探讨了超载下桩锚支护基坑竖直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 方法. 并以一工程为例,用FLAC数值分析软件的模拟结果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工程安全可靠性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冻土区路基工程和冻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分析,提出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监测关键技术一是监测方法,二是监测手段,三是数据分析。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首先取决于工程周围和工程基底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其次取决于发生变形的路基填土厚度及其基底融化层厚度。因此,路基顶面以下不同深度地温监测和年际冻融季节时段路基土层变形监测是冻土区工程长期可靠性监测的主要指标。青藏铁路自然条件的严酷性,要求监测手段具有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对复杂自然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文章提出一种自动观测多年冻土地温和路基变形,并能够实现数据无线传输的现场监测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这种监测系统能够适应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减轻了人工监测的劳苦,具有可靠性和耐久性。作者还提出了能够简便判断冻土区工程安全可靠性的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对目前冻土区工程安全可靠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