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是深井提升钢丝绳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深井提升钢丝绳振动频率决定钢丝间微动频率,直接影响钢丝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机理和损伤程度,进而制约深井提升钢丝绳服役安全性. 本文作者通过自制钢丝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试验机开展了酸性电解质溶液中钢丝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试验,通过钢丝切向力-位移幅值和扭矩-扭转角滞后回线分析了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过程中钢丝间接触状态及轴向和扭转方向钢丝耗散能,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白光干涉表面形貌仪考察了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过程中钢丝磨痕形貌和磨损深度轮廓特性,采用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揭示了钢丝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演化规律,通过电化学分析仪分析试验后钢丝Tafel极化曲线和阻抗谱以探究钢丝电化学腐蚀倾向和耐腐蚀性,揭示了微动频率对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过程中钢丝间接触状态、钢丝耗散能、微动磨损机理、疲劳裂纹扩展演化和疲劳寿命、电化学腐蚀倾向和耐腐蚀性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在拉扭复合微动腐蚀疲劳过程中,随着微动频率的增加,钢丝间由完全滑移和部分滑移混合状态变为完全滑移状态,钢丝扭矩-扭转角滞后现象削弱,钢丝切向力-位移幅值和扭矩-扭转角滞后回线对应的耗散能均总体降低,钢丝间摩擦系数和钢丝磨损深度均降低,钢丝磨损机理均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钢丝最大裂纹深度和裂纹扩展速率均降低,疲劳寿命增加,钢丝电化学腐蚀倾向下降和耐腐蚀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对双金属复合管单位长度质量的等效截面抗弯曲、抗拉压、抗扭刚度进行了推导。分析了钢-铜、钢-铝双层、铜-钢-铜三层双金属复合管在不同结构和尺寸组合时,其各等效截面刚度与同规格单金属管各截面刚度之比随内层管与总管壁厚之比n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最优刚度性能的复合管最佳结构与尺寸组合,能节约贵金属材料。采用等效截面抗弯曲刚度、等效截面抗拉压刚度、等效质量法,推导出双金属复合管弯曲振动和轴向振动固有频率的计算模型;采用等效截面抗扭刚度、等效质量并结合等效转动惯量法,推导出其扭转振动固有频率计算模型。复合管前三阶固有频率的计算值与有限元值相比,最大误差为2.35%;与实测值相比,最大误差为3.15%。研究结果表明:内铝、外钢复合管在抗弯、抗扭方面(n=0.63时)存在最优结构。  相似文献   

3.
极坐标系下扇形截面杆扭转问题的有限差分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导出了极坐标系下扇形截面杆扭转问题的差分格式;结合Mathcad编程用逐次超松弛迭代法求出了扭转应力函数差分值;采用复化二维辛普生求积公式计算了抗扭刚度;求出了相应的扭转应力的差分解;给出了张角为2π时裂纹尖端附近的第三型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支承在挤压油膜阻尼器上的Jeffcott转子系统的转静件碰摩的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建立了系统运动方程,分析了各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碰摩刚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十分明显,增大碰摩刚度更容易使系统响应的周期解失稳;不平衡参数增大,导致系统响应的振动幅度增大,系统更容易出现碰摩现象,进而导致系统周期解失稳;随着扭转刚度的增大,扭转角度变化幅度与快慢均发生变化,在刚度较低时,扭转角变化幅度随时间变化较慢;随着扭转刚度的增大,扭转角幅度变化明显加快;当扭转刚度继续增大,扭转角的幅度变化反而变慢。研究发现,系统响应具有两条通向混沌的道路,即阵发性通向混沌的道路和拟周期通向混沌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人工神经网络在实验断裂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林  王贵成  王柱 《实验力学》2003,18(4):473-478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裂纹柱体扭转问题的数据处理新方法,运用MATLAB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柱体的抗扭刚度实验值进行快速拟合,从而得到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实例应用证明该方法是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刘洋  石启印  高云  李爱群 《实验力学》2008,23(4):353-359
为了研究新型外包钢-砼T形截面组合梁在纯扭作用下的变形性能,设计了5根不同配箍率的的足尺悬臂组合梁。通过对5根悬臂梁的抗扭性能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组合梁的扭矩-扭率关系曲线。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组合梁的抗扭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混凝土与外包钢在极限阶段的应力云图。根据实验以及有限元结果分析了组合梁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扭转刚度的变化。基于现行砼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组合梁从开裂到极限阶段抗扭刚度的计算公式,可供组合梁受扭设计参考。把有限元模型和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三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新型外包钢-砼T形截面组合梁在纯扭作用下的变形性能,设计了5根不同配箍率的的足尺悬臂组合梁。通过对5根悬臂梁的抗扭性能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组合梁的扭矩-扭率关系曲线。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组合梁的抗扭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混凝土与外包钢在极限阶段的应力云图。根据实验以及有限元结果分析了组合梁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扭转刚度的变化。基于现行砼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组合梁从开裂到极限阶段抗扭刚度的计算公式,可供组合梁受扭设计参考。把有限元模型和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三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目前一些关于离散加筋园柱曲板的稳定性计算(文献[1][2][3])均忽略了筋条抗扭刚度。这样可以利用矩阵零元素多的特征将矩阵分解成数个子矩阵,减少矩阵阶数,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但是,筋条抗扭刚度对离散加筋园柱曲板总体稳定性到底影响多大,特别是当筋条的横截面是闭口薄壁剖面时(这种情况下其扭转刚度与抗弯刚度是同量级的)是否还可以忽略其扭转刚度?此外当筋条较强,局部屈曲临界载荷小于总体屈曲临界载荷时,计算曲线与实验不符,这是否由于忽略了筋条扭转刚度造成的呢?这些问题需要回答。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电磁涡流比拟方法对花键轴截面的抗扭刚度进行了实验测试,并根据实测的数值结果提出了经验计算公式.还可据此换算得出"抗扭截面模量W_n"值.  相似文献   

10.
刚度是衡量材料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一个定量表征参数,与DNA纳米管静动力学特性及其结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本文致力于研究DNA纳米管的扭转刚度.首先,在六角形均匀封装条件下,考虑到单个DNA杆件弯扭组合问题的静不定特点,我们利用平衡方程、变形协调方程和弹性本构方程,合理预测了DNA纳米管扭转实验中单个DNA杆件的弯扭组合变形,由此给出了DNA纳米管扭转刚度预测的解析模型.最后的结果表明:随着DNA杆数的增加,DNA纳米管的弯曲刚度显著增加,而其扭转刚度却几乎不变,合理解释了扭转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有关结论为DNA折叠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具有非轴对称刚度转轴的分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锡武  徐鉴  李誉  杨叔子 《力学学报》2000,32(3):360-366
研究具有非轴对称刚度转轴的1/2亚谐共振和分岔,首先用Hamilton原理导出运动微分方程,这是刚度系数周期性变化的参数激励方程,然后用多尺度法求得平均方程分岔响应方程和定常解,最后用奇异性理论分析分岔响应方程和定常解的稳定性,得到了局部分岔集和不同区域的不同分岔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在于预估扭杆弹簧在给定扭角下储存给定年限后的剩余扭矩值。由于给定时间一般都很长,这里引用损伤力学原理进行此项研究。首先,在固定扭角(等于工作贮存扭角)的情况下进行扭转实验,得到扭矩与时间的实验曲线。然后,利用这些实验结果,以损伤力学作为理论基础,确定损伤力学中损伤演化方程的材料常数,并据此建立以扭角与材料常数为参量的扭矩与时间函数关系,绘制了相应的扭矩与时间的理论曲线。最后,预估扭杆弹簧在给定扭角下储存给定年限后的剩余扭矩值。  相似文献   

13.
并联机器人刚度与静力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机器人的刚度与静力学分析, 对于机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本文围绕杆支撑、绳牵引和钢带传动 3 种结构形式, 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并联机构刚度和静力学分析的研究现状. 着重从有限元、解析模型和性能分析 3 方面分析了杆支撑并联机构的刚度研究进展. 讨论了有关绳牵引并联机构中绳拉力、动载荷频率、绳牵引预紧力与刚度、静力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 根据钢带并联机器人结构的特殊性, 对钢带并联机构的刚度与静力学分析中可能遇到的失稳与振动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 对并联机器人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与展望, 指出随着刚度分析与静力学分析的不断深入, 并联机器人的力学理论将会日趋成熟和完善, 为并联机器人机构优化设计提供更深入、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static lateral stiffness of Wire Rope Isolators (WRI). The wire rope isolator, which is a passive isolation device,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as a shock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for many types of equipment and lightweight structures. The major advantage of the WRI is its ability to provide isolation in all three planes and in any orientation. The WRI in the lateral roll mode, is required to possess the required lateral stiffness to support and isolate the equipment effectively. The static lateral stiffness of WRI depends mainly on the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ire rope properties.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is validated experimentally using a series of monotonic loading tests.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the wire ropes, which is required in the model,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transverse bending test on several wire rope cable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lateral stiffness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wire rope diameter and height of the isolator.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lateral stiffness and in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WRI.  相似文献   

15.
基于损伤力学原理,推导了扭力矩门槛值表达式. 并采用多次卸载后加载的方法 进行定扭角刚度下降实验,得到卸载后加载的剩余扭力矩,进而计算每次加载后的剪 应变门槛值. 实验表明多次卸载后加载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剪应变门槛值. 此结论可以用于同类材料在工程应用中需要提高门槛值的构件.  相似文献   

16.
???????????????     
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实测悬臂对接板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及振型, 将对接板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悬臂对接梁来求解. 借助计算机代数语言,编写对接梁的传递矩阵法程序. 推导出对接处含角刚度作为符号的方 程,输入第一阶固有频率就可识别出该处的角刚度,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此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金属丝网橡胶进行了静态压缩试验。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压缩量、相对密度、金属丝丝径、丝材和承压面积对金属丝网橡胶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平均刚度和能量耗散系数随压缩量和相对密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缩量的增加,金属丝网橡胶非线性力学特性逐渐增强;相对密度越大,金属丝网橡胶承压能力越强;金属丝的丝径和丝材主要影响金属丝网橡胶非线性阶段的力学特性,丝径越大,丝材越硬,承压能力越强;承压面积越大,金属丝网橡胶的承压和耗能性能越好;随着压缩量的增加,平均刚度增大,承压能力增强,能量耗散系数减小,减震性能降低;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加,平均刚度和能量耗散系数均增大,承压能力和减震性能均增强。  相似文献   

18.
潘勇  程敏  刘保国 《实验力学》2014,29(6):779-784
识别出随机变刚度电磁支撑-转子-轴承系统的不定动力参数是实验研究随机支撑刚度参数转子动力学问题的前提。为此,基于Riccati传递矩阵法的相关理论和计算程序,结合电磁支撑-转子-轴承系统各种工况下的一阶固有频率实测值,对转子系统的不定动力参数进行了识别,给出转轴轴套、联轴器等附件对转子刚度加强作用的具体数值,以及滑动轴承的支撑刚度和扭转刚度参数值。将这些数据代入到转子动力学理论模型中,得到相同工况下两测点振型幅值比值的理论值,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测点振型幅值比值的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的偏差小于5%,说明转子系统不定动力参数识别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完全满足实验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郑鹏  胡振东 《力学季刊》2022,43(3):629-639
为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功能需求,变刚度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机器人手臂为例,在执行操作时,需要其手臂的结构刚度足够大,避免出现过大的扭曲和变形,而在与人交互时,又需要其结构足够柔软,以保证在此过程中与人交互的安全性.该类变刚度结构可根据需求通过外部激励在柔性和刚性状态之间自由切换.在该文章中,研究分析了层叠梁结构,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对其力学性能做出了很好的预测,同时为此类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艺  史熙 《实验力学》2013,28(4):439-446
机械接触表面的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是直接影响界面振动水平的两个重要动力学参数。本文介绍了一种测试机械连接界面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并针对用两种不同加工方法(激光加工及线切割)加工出的具有不同尺寸织构的试样与光滑平面相接触的界面进行了测量,初步探索了平面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的表面织构效应,并得出结论:织构及润滑对接触刚度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实验中均未观察到这两者对接触阻尼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