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先发现平方反比引力,是牛顿还是胡克?这是科学史上一场关于优先权的有名的争论.本刊这里刊登了苏联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供力学教学和科学史研究参考.有关牛顿为自己的辩解,请参见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科学史译丛》1987年第2期,那里刊登了牛顿和哈雷关于《原理》的通信14封(汉译文约1.4万字).在1686年5月27日给哈雷的信中,牛顿说,他是在说明落体偏东时,“未经心地描述了”、“螺旋线径迹落到地球的中心”.另外,这些信也包括牛顿因生气而想删去《原理》第三卷的打算.1955年,爱因斯坦在谈到这场争论时的的态度,可参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版,1976年).  相似文献   

2.
牛顿(J. Newton 1642-1727)在1686年5月8日为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写了序言,在哈雷(E. Halley 1656-1742)的推动下,1687年《原理》正式发表。三百年来,人们对《原理》见仁见智,无可争辩的是,它对自然科学的发 ...  相似文献   

3.
“道法自然,久藏玄冥;天降牛顿,万物生明.”这是Alexander Pope为牛顿所写铭文的汉译(大意),原文是:“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Let Newton be',and all was light.”1984年,我在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1985)的编辑时,对傅裕寿所写“牛顿”条目原稿中语体文译文改为上面16个字的形式.1987年我在《牛顿〈原理〉三百年祭》(力学与实践1987年第5期)文中再次用了这个译法.最近注意到,这个翻译已被一些作者认可.《启蒙运动百科全书》(Reill和Wilson著,刘北成,王皖强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序中采用了16字的译文,并在括号中加上直译:  相似文献   

4.
关于力的功的定义,孟昭礼早在1951年就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应改用∫■dt(参见《力学与实践》1991年4期71-73页关于孟昭礼生平介绍中的一段).本刊已展开过一些讨论(1987年3期52页,1990年1期66页,1990年1期67页),不拟再继续.但上述讨论中已涉及Riemann 积分是否存在这样一些数学问题,而沈光朝此文则从“非标准分析”来说明,这对力学界可能较陌生,故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 《力学与实践》1992,14(6):61-61
<正> 经典力学指的是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力学.本文介绍它们的公理体系(牛顿三定律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公设)存在的不足和克服的方法,并且着重于牛顿力学.1.一个历史悬案牛顿是第一个使力学公理化的科学家.他的三个运动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公理系统.但这个体系  相似文献   

6.
1788年,也就是牛顿《原理》发表以后约一百年,法国的数学家和力学家拉格朗日的不朽名著《分析力学》一书在巴黎出版,这几乎用去了他一生的时间.这是继牛顿《原理》之后,又一本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巨著,开辟了力学的新纪元.标志着牛顿力学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这部书中,他综合了十八世纪数  相似文献   

7.
?????? 《力学与实践》1991,13(6):72-73
<正> 1788年,也就是牛顿《原理》发表以后约一百年,法国的数学家和力学家拉格朗日的不朽名著《分析力学》一书在巴黎出版,这几乎用去了他一生的时间.这是继牛顿《原理》之后,又一本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巨著,开辟了力学的新纪元.标志着牛顿力学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这部书中,他综合了十八世纪数  相似文献   

8.
第四届欧洲断裂会议1982年9月在奥地利召开.会议论文集名为:《断裂和显微结构的作用》(Fractureand the Role of Microstructure).全书分两卷.  相似文献   

9.
????????  ??? 《力学与实践》1990,12(1):66-66
<正> 本刊1987年第3期上刊登了上官飞的“关于力的功的定义”一文后,除了严宗达、王光远发表《对“关于力的功的定义”一文的答复》(见本期)以外,还有一些读者来文参加讨论,现将其主要观点摘要如下:绝大多数力学教材在讨论力的功时,都是从作用于质点上力的元功 δW=F·dr 出发,其中 dr 是力的  相似文献   

10.
声音辨     
名词不统一,对学术工作带来一些不便.力学界目前没有统一的词汇,往往从相邻学科的名词汇编假借.但是,仅以《英汉物理词汇》(1978科学版,下简称《物》)和《英汉数学词汇》(1978科学版,下称《数》)而言,同一个英文词在好多处却有不同的译名.如果涵义不同,译名不同是可以的,如 annihilation,《物》《数》分别译为“湮灭”和“零化”.然而,有些却是同义异译,如 covariant(《物》译“协变”,《数》译“共变”)critical value(中肯值,临界值)dyad(并向量,并矢)iteration(叠代,迭代)metric tensor(度规张量,度量张量)Normal coordinates(简正坐标,正规坐标或法坐标)pseudo(赝,伪)quasi(准、拟)random vibration(无规运动,随机运动)steady(稳[恒],定常)vertical(竖直,垂直)等.至于人名,本刊编辑部一般采用原文(牛顿等最常见的除外),但在不得不用汉译名时,即使常见的人名也有困难.仍以《物》《数》两词汇的规定为例,不同译法有 Cauchy(科希,科西)D'Alembert(达朗伯,达朗贝尔)Euler(欧勒,欧拉)Green(格临,格林)Hermite(厄密,埃尔密特)Hilbert(希尔伯,希尔伯特)Kronecker(克朗内克,克罗内克)Jacobi(雅科毕,雅可此)Liouville(刘维,刘维尔)Lorentz(洛伦兹,洛伦茨)Neumann(诺埃曼,诺伊曼)Schwartz 或 Schwarz(薛华兹,许尔瓦兹)等.至于数学、物理界和工程技术界的名词不统一处也有很多(如湍流,紊流).下面刊登《声音辨》这篇短文,希望引起读者的注意与讨论,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名词的“约定俗成”问题.  相似文献   

11.
脆性材料单向压缩破坏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脆性材料单向压缩时破坏的原因,国内外多数《材料力学》书未谈及,少数谈到的则解释为是由于最大剪应力所致。本刊1985年第2期刊登的“铸铁单向压缩破坏的最大剪应力理论之否定”一文中指出:“最大剪应力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而铸铁在通常情况下(常温  相似文献   

12.
更正     
2001年第33卷第5期上刊登的论文“黏弹性圆柱形壳动力学高余维分岔、普适开折问题”(作者:陈芳启,吴志强,陈予恕),原文应有图4幅,由于编辑的疏忽,而被遗漏.在此特向作者和广大读者致歉!现将该文的图1,图2补登于后.更正$《力学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06年第1期(第21卷第1期)付印前曾将稿件清样请作者校对。其中“牙齿的纳米压痕技术综述(Nanoindentation of Teeth-A Review)”(实验力学,2006,21(1):35-50)一文的作者C.T.Li m教授进行仔细审读后,对文中部分用词及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润色和修订,作者这种对文章及读者负责的态度令人敬佩。遗憾的是由于接到回函时已过本刊规定的付印日期,未能在刊出时及时修正,特向作者及读者致歉。现将作者的意见整理刊登如下:1)Under“Introduction”,line 8,“…teeth have structures that range from the micro to thenanometer scale.”,change to“…the micro-to the nanometer scale.”2)For Corresponding author,Tel:(65)6516-7801 instead of“(65)6874-7801”.3)For page 37,line 9“…curve,using the method of Oliver and Phar...  相似文献   

14.
《上海力学》一九八二年第三卷第三期发表的“螺旋弹簧的理论与计算”一文,作者推导的空间螺旋弹簧的基本方程是错误的。下面对此进行论述。 1.空间曲线的基本关系:螺旋弹簧或其他螺旋形结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欧洲断裂会议1982年9月在奥地利召开.会议论文集名为:《断裂和显微结构的作用》(Fractureand the Role of Microstructure).全书分两卷....  相似文献   

16.
程沅生同志在《关于脆性材料压缩试样断裂面形式的理论证明》(此文刊登于本刊1981年第3期,以下简称《程文》)一文中根据Mohr理论得出断裂面的法向量n与X_2轴的夹角α(参看《程文》图3)可按下式确定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理学确认,所有观察到的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都可用四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和强、弱两种核力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目前物理学家正在试图建立这样一种理论,它能够将所有这些相互作用统一起来,并且将参与相互作用的所有可能的基本粒子也统一起来。换言之,当今一代的学者们正在严肃思考一种“大统一理论”(爱因斯坦毕生渴望建立的大体上正是这种理论)。突然间,1986年初,一组美国物理学家,发表了与这种将所有自然界的相互作用都统一起来的想法很不协调的见解。他们说,在自然界还可能存在另一种力,即第五种力,其基础性丝毫也不亚于已知的相互作用的传统“四人合奏”。当然,如果新的力确实存在,那将可能导致令人惊奇的现象:例如,由于它的缘故,在介质阻力“消失”的真空中,羽毛可能比铅块或铁砣向地面落得快些。此外,如果在自然界存在这种力的话,则严格说来,无论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还是作为广义相对论基础的爱因斯坦等效原理,都不能成立(见No.2—4(1987))。因此,一些有利于说明“第五种力”存在的认真的论据,定会引起科学界的轰动就很容易理解了。关于这些论据究竟有多么认真,著名苏联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在下面的文章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刊13卷3期(1991年)的《拉格朗日方程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只刊登了力学系统和电路的比拟部分,原稿中还有拉格朗日方程部分.该文内容与国内外教科书中已有内容有所重复.这是我们工作  相似文献   

19.
?????? 《力学与实践》1992,14(2):80-80
<正> 本刊13卷3期(1991年)的《拉格朗日方程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只刊登了力学系统和电路的比拟部分,原稿中还有拉格朗日方程部分.该文内容与国内外教科书中已有内容有所重复.这是我们工作  相似文献   

20.
????? 《力学与实践》1983,5(4):51-51
程沅生同志在《关于脆性材料压缩试样断裂面形式的理论证明》(此文刊登于本刊1981年第3期,以下简称《程文》)一文中根据Mohr理论得出断裂面的法向量n与X_2轴的夹角α(参看《程文》图3)可按下式确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