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合材料层板基于剩余刚度比的剩余强度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唯裂 学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复合材料疲劳剩余刚度衰退模型,根据该模型导出了基于疲劳乘余刚度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剩余强度概率分布模型,给出了确定该模型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根据该模型可预报复合材料层合板在某一应力水平的疲劳载荷作用下疲劳剩余刚度比为某一确定值时的疲劳剩余强度概率分布。为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用典型复合材料层合板做了几组疲劳实验,并用实验数据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计算结果证明,该模型预报的疲劳剩余强度概率理论分布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应用含刚度折减的椭圆形弹性核模拟了层板的损伤问题,研究了复合材料层板及加筋壁板冲击后的剩余强度问题。利用含椭圆核各向异性杂交应力有限单元对损伤层板进行了应力分析,采用基于特征曲线概念的点应力判据预测了含损伤层板、加筋壁板的剩余强度;基于Abaqus用户子程序uel实现了该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并讨论各种参数对剩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薄壁圆管的空间结构,分析其在交变热载荷下的疲劳可靠性问题。为同时考虑由截面平均温度和截面温差造成的疲劳损伤,提出了综合利用剩余强度和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疲劳累积损伤相等原理,将截面温差造成的多级扰动应力载荷作用频次等效为平均温度下的常幅应力载荷作用次数,从而将两者产生的热应力载荷统一为一常幅载荷,再利用剩余强度模型基于动态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对疲劳可靠度进行分析,得到了结构在综合考虑两种热疲劳状态下的动态可靠度。本方法可避免直接利用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临界损伤值难以确定的问题,且能体现金属疲劳损伤的真实情况。最后以哈勃望远镜为例,分析了其主梁随疲劳热载荷循环作用下的动态可靠度,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三种形状的薄板材料点焊接头试件的拉伸试验及疲劳试验结果,探讨了改变薄板刚度对点焊接头静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及有限单元法计算焊核周围裂尖各点的应力强度因子K_Ⅰ、K_Ⅱ、K_Ⅲ及有效应力强度因子K_(φθmax),并用这些力学参数分析了不同刚度点焊接头试件的静强度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有效应力强度因子K_(φθmax)是评价拉剪点焊头疲劳寿命的有效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多级载荷下疲劳寿命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凡  宋明大 《力学季刊》2003,24(1):113-119
本文利用断裂力学,疲劳及可靠性分析方法,讨论了剩余强度的概率分布。假定裂纹萌生阶段已结束,在裂纹扩展阶段。剩余强度R与裂纹长度α满足R=αK,α^-1/2,裂纹扩展速率可用Paris公式da/dN=c(△K)^n描述,在以上两个公式的基础上,我们推导出了疲劳载荷过程中剩余强度,循环应力,疲劳寿命及失效概率间的关系。选用变速箱齿轮12Cr2Ni4钢制成的试样,我们在Amsier HFP5100高频疲劳试验机上,两级循环应力水平下进行了9组试验,得出了12Cr2Ni4钢的P-R-S-N曲线。利用该曲线估算了12Cr2Ni4钢多级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同Mine准则计算的结晶相比更接近真实值,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对承受疲劳载荷零构件的选材及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剩余强度及疲劳寿命与初始静强度分布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初始静强度分布参数的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计算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未涉及复合材料结构的层数、铺层厚度和铺层方向,适应性强。模型参数可通过静力试验和剩余强度试验获得,试验成本相对疲劳试验较低。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与初始静强度变异系数及其分布参数有关,当初始静强度服从威布尔分布时,疲劳寿命亦服从威布尔分布,可为开展疲劳可靠性提供借鉴和参考。算例表明,基于建立的模型,剩余强度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为-1.58%,疲劳寿命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剩余压缩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预测含分层损伤层合板的剩余压缩强度,对复合材料具有十分重要 意义。本文基于层合板一阶剪切理论,建立了一种考虑复合材料多种损伤的含分层层合板刚度退化模型,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分层屈曲临界载荷与材料强度极限的关系以及刚度退化对含分层层合板前后屈曲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疲劳剩余强度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珊  凌树森 《力学学报》1998,30(2):220-228
利用断裂力学,疲劳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对疲劳过程中的剩余强度进行了研究,.通过七组试样的试验,得到了发动机连杆材料18CrNiWA钢的P R S N曲线(即失效概率 剩余强度 疲劳应力 循环寿命曲线).本文的分析方法对其他承受疲劳载荷的零部件和材料,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疲劳过程中材料显微组织结构的变化特征、疲劳损伤的非线性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提出了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等效损伤状态”的观点,采用高-低和低-高两组循环载荷下的损伤累积试验,对传统意义上的“等效损伤状态”下的剩余寿命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量评估含广布腐蚀损伤老龄化飞机结构的剩余强度, 采用等效裂纹方法将腐蚀坑沿垂 直于外界最大主应力方向进行投影处理, 使其转化为具有相同寿命的等效初始表面裂纹, 然 后采用参数化有限元方法,求解等效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裂纹扩展方向和裂纹扩展增量, 建立并应用应力强度因子变化历程, 采用循环接循环的损伤累积方法对含广布等效表面裂纹 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寿命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为复杂环境中含广布腐蚀坑的飞机结构寿命 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事故表明,按传统方法设计和评定工程结构不能保证其损伤后的安全性,人们试图引入新的余度衡准来解决这一问题.余度密准的概念和定义十分繁杂,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本文给出了余度的定义,对各种分度衡准进行了归纳分类,评述和研究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并讨论了与余度相关的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遗传规划这一新的优化方法在泥化夹层残余强度确定中的应用.由于影响泥化夹层残余强度的各因素之间关系不明确,而遗传规划特别适用于各影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不明确的复杂非线性问题.它为泥化夹层残余强度的确定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通过实例应用,该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用压痕法研究玻璃的动疲劳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蔚  陈仝 《固体力学学报》1995,16(3):250-253
本文借助扫描电镜在对带压痕的钠钙硅玻璃试件的断面分析中,提出了理想的径向裂纹模型,分析了由压痕引起的表面接触残余应力裂纹长短对裂纹在开裂纹在开裂和亚监界扩展区的疲劳强度的影响,并设计了相应的强度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由飞机强度研究所研制的复合材料损伤容限分析软件CDTAC1.0版本的各项基本功能,及其所用的基本理论和程序结构,并给出典型算例。  相似文献   

15.
在役管道剩余强度评价使用传统评价方法B31G和APIRP-579时,由于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使评价结果偏保守,但它能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同时,现在国内外研究机构又制定了一些新的管道爆裂压力预测模型.一些科研机构通过预测管道爆裂压力来对比这些评价方法.但在他们的对比中,使用B31G时并没有对安全因子修正,不能准确的预测管道的爆裂压力,所以在可靠性评价和剩余强度评价中使用B31G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本文使用安全因子对这些模型进行修正,预测管道的爆破压力极限,并与常用极限情况模型评价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极限情况时,双剪条件模型是一个较为准确的爆破压力极限预测模型,同时,它适合于结构可靠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使用混凝土破坏前的应力应变发展曲线, 来推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 峰值应变的方法. 经过试验验证,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并可以得到疲劳试 验时真实的应力水平. 在MTS 810 TestStar材料试验系统上对C15水工混凝土开 展了受压疲劳试验.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 得到疲劳残余应变发展规律公式、疲劳 失稳判据、疲劳寿命估算式及疲劳强度等, 对水工建筑物 的疲劳损伤分析与评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传玉 《实验力学》2007,22(3):314-322
球形压痕技术在材料力学属性,诸如硬度,弹性模量等的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Twyman-Green及云纹干涉法并配合相移技术,本文对IN783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球形压痕实验研究,并对残余压痕的面内(u,v)及离面(w)变形场进行了定量测量和分析。应用面内变形测量结果,进一步对试件表面的应力一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在离面变形场的基础上,确立了压痕周围的弹塑性边界,从而进一步应用面内的分析结果,得到材料的屈服强度。应用压痕实验的接触半径和压力并配合Tabor经验公式,本文进一步得到了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与已知的IN783合金相吻合。对所涉及的一系列压痕实验,本文也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