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听觉让我们可以进行言语交流、音乐欣赏、感受环境等声音感知活动。在正常的听觉通路中,声音的机械振动主要通过耳廓、耳道、鼓膜和听骨链的传导进入耳蜗,振动信号在耳蜗中被转换为神经电信号,电信号被听觉神经系统逐渐上传至中枢,经处理形成听觉。当听觉通路受到破坏时,听觉功能就会产生损伤。大多数听力受损者的听觉通路是在机械振动传导环节出了问题,他们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来获得声学放大,进而得到听力补偿。然而,对于很多重度以上感  相似文献   

2.
谢菠荪  孟庆林 《应用声学》2018,37(5):607-613
空间听觉是对声音空间属性或特性的主观感觉,包括对声源的定位、对环境反射声的主观感觉等。复杂声学环境下的语言获取也和空间听觉密切相关。听觉障碍通常会包括空间听觉能力的下降甚至缺失,影响语言的获取能力。人工听觉是治疗听觉障碍的手段,理想情况下应能恢复或改善患者的空间听觉能力。该文综述了听觉障碍患者的空间听觉及其人工恢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齐士钤 《应用声学》1989,8(4):48-48
由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声学分科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学会语言图像通信专业委员会,ASSP北京分部联合主办的“语言、图像、通讯、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拟在1989年11月左右在北京召开。本学术会议的论文内容包括:语言分析与合成,语言识别,语言感知,语言编码,语言增强,听觉和听力学,音乐声学;图像和图形处理,图像识别,图像压缩编码,图像增强,文字编码,文字识别;通讯中的信号处  相似文献   

4.
余紫莹  许勇  杨军  沈钧贤 《应用声学》2013,32(6):501-507
骨导超声听觉感知是超声振动通过头骨传导产生听觉感知的一种特殊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骨导超声听觉感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骨导超声听觉感知测试系统,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实现。利用该系统,分别对听力正常和听力障碍被试者进行了主观测试,围绕单频超声感知效果及单频可听声、汉语语音由超声载波调制后的感知效果开展研究,比较了多种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主观感知效果,并分析了空气传导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上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正方兴未艾,全国人民正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因此,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现在,我们的“普物”教学,一般还是‘满堂灌”,学生的视、听觉均感到单调,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当然就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普物”课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大家都希望根据“三个面向”的精神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一些探索.为了让计算机进入“普物”课的课堂,我们用BASIC语言(使用APPLE Ⅱ型微型计算机的高分辨率)按“普物”教材的内容编写了30余个程序:它可…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研究了在一次持续百余天的模拟试验中强噪声(95—110分贝,每天8小时)、高室温(35℃)等环境因素对人听觉功能的影响.9名受试者在进入模拟环境后,听力在30多天时下降最多达25—35分贝,以后即趋于稳定.音调辨别阈△F在60天后才开始增大,并有随时间而继续增大的趋势.响度辨别阈、声源定位误差、短期记忆正确率等在整个试验中均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离开模拟环境后,听力和△F在数天至一月内完全恢复正常.试验结果表明,所给的环境条件对人听觉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文中讨论了环境因素对神经系统总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其评定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国首届音乐物理与音乐心理研讨会于1991年3月27-29日在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举行.这次会议的发起单位除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外,还有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科技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课题组. 音乐与科学本来就是溶为一体的.音乐有其数理基础,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对音乐的创作和欣赏都离不开他们的心理状况.近年来,国内已有一批人从事音乐与物理、心理等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在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政道先生等倡议下,选择音乐物理、音乐心理作为现代物理研究中心探索和提…  相似文献   

8.
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是自由场情况下点声源到双耳的声学传输函数,它包含了有关声源的主要空间信息,因而在双耳空间听觉的研究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HRTF的一个重要的应用,虚拟听觉则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利用HRTF进行信号处理,模拟出声波从声源到双耳的传输,从而在耳机或扬声器重放中虚拟出相应的空间听觉.虚拟听觉技术在有关听觉的科学实验、通信、多媒体与虚拟现实、家用声重放、室内声学设计等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消费电子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十多年来,国际上有关HRTF和虚拟听觉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已成为声学、信号处理、听觉等研究领域的热门与前沿课题,并已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科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科语言的特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前提应该是熟悉物理语言的行文方式、结构组织,从而会使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进行交流.因此,要强调物理语言的类型、特点,使学生对物理语言形成一定的“语感”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4].  相似文献   

10.
于波  李海峰  马琳  王勋达 《声学学报》2016,41(6):870-880
认知心理学发现,视觉、听觉接收到信息有冲突时,大脑皮层电位会发生扰动,由此可探索认知冲突控制的“刺激-反应”机制。视觉认知冲突实验较多,成果丰硕,而相应的听觉实验很少,并且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本研究利用冲突和非冲突的语音信号刺激,分析研究脑电信号,提出基于三阶段听觉认知控制的时域特征模型。研究人脑听觉通道在出现语音认知冲突时的认知控制的规律下的单次试验脑电数据特征提取方法。根据得到的认知规律,单次试验脑电样本被分成3个部分。被分割的每个阶段使用时域上的平均幅值和Lempel-Ziv复杂度(LZC)进行计算,从而联合3个阶段的特征作为听觉认知脑电样本的特征。结果表明:(1)先发现的认知冲突相关的混合脑电成分“N1-P2&N2&Late-SW”分别体现了听觉认知控制的3个阶段;(2)一个更完整的听觉认知控制过程应包括3个阶段的时域特征:感知阶段:110~140 ms,识别阶段:260~320 ms,解决阶段:500~700 ms;(3)提出针对单次听觉认知控制脑电样本的特征提取方法,联合使用平均幅度和LZC可以获得最好的识别率(99.33%)。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听觉认知控制脑电数据,进而提供人脑认知控制能力评价的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于渌和郝柏林同志编写的《相变和临界现象》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一本介于科普读物与科学专著之间,以漫谈方式叙述的物理参考书.通俗但有相当的深度,主要特点是:第一内容相当丰富,全书共包括十章;有“物含妙理总堪寻”、从物质的三态变化谈起、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平均场理论、简单而艰难的统计模型、概念的飞跃——标度律与普适性,一条新路——“重正化群”、空间维数的意义,特殊的“双二维”空间,以及非平衡相变——自然界中的有序和混沌.第二、讲述语言生动,可以说是图文并茂,书中配合文章有插图一百十余幅以及美丽的彩色照…  相似文献   

12.
齐士钤 《应用声学》1990,9(2):48-48
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声学分科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于1989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四届语音图象通讯信号处理学术会议。在开幕式上,首先由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张家騄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国声学学会马大猷名誉理事长、关定华理事长,信号处理学会袁保宗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学院朱祥华副院长等先后讲话。 会议共收到论文133篇。大会报告共三篇:张家騄研究员的“人机言语通讯国际现状及发展”,袁保宗教授的“三维计算机视觉”,刘村友教授的“现代语言通信网”。这三篇报告反映了言语工程、图象处理和语言  相似文献   

13.
1969年,比利时学派I.Prigogine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提出关于“耗散结构”的概念与理论,用以说明物理、化学、特别是生物系统在远离平衡时的特殊有序现象(自组织现象), 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与普遍的重视.这一理论给理论物理的一个分支─—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把它的研究范围从原先的平衡态与线性不可逆过程的理论拓展到远离平衡区域,从而为自然界中特别是生物界中大量存在的远离平衡时有序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1977年G·Nicolis和I.Prigogine的著作《非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现象》中,比较…  相似文献   

14.
《应用声学》1984,3(4):50-52,57
中国声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于1984年5月7日—1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一届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应崇福教授主持,有委员8人出席.会议内容有两大部分. 一、报告会 在南宁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和环境保护学会的主持下进行了二天报告.由应崇福教授介绍“声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部分应用”;项端祈建筑师介绍“各类建筑声学设计概述”;管善群讲师介绍“立体声的原理和制式”;吕如榆副研究员介绍“噪声原理及控制”.到会听众约  相似文献   

15.
1990年5月28—30日在法国博恩举行了第四届“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参加者有来自美、法、意、英、德、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十余国的科学家约60人。会上共宣讲了47篇报告,内容涉及噪声致听觉损伤的耳蜗机理、听觉中枢的变化、在听觉损伤中噪声与非噪声因素的相互作用、伴随噪声性耳聋的行为变化、发育与老年化因素的作用、噪声暴露参数与损伤的关系、听觉防护、声学背景和暴露方式的影响、军事与职业噪声标准的评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急待重建我国的工科物理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等院校里除物理类专业外 ,理、工、医、农、林等各类非物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表里普遍设有“普通物理”课 ,70年代后期以来有的改称为《大学物理》课 .我国工科物理课总学时的“标准值”只有 2 0 0 ,实际执行的还要少得多 ,180就算很好了 ,在不少院系中是140、110 ,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甚至已取消物理课 .我国 40余年来的现实状态是 ,每当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时 ,非物理专业就要求砍杀物理课程的学时 .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的物理教育工作者 ,常使他们处在迷惘、焦急、挣扎、无奈、消沉的复杂心态之中 .关起门来习以为常的事情 ,打开国…  相似文献   

17.
量子非局域关联是量子理论最基础的特征之一.“X”态作为实验中常见的一种量子态,因其在演化过程中仍保持“X”形的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开放量子系统的研究中.利用Clauser-Horne-Shimony-Holt (CHSH)不等式,在Markov环境这种典型的开放量子系统下,研究了两种通过局部变换操作所关联的“X”态在振幅阻尼环境和相位阻尼环境中量子非局域检验结果随时间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位阻尼环境中,随着演化时间的增加,两种“X”态具有相同的CHSH不等式检验结果.在振幅阻尼环境中,利用局部变换操作得到的“X”态,可获得较长的成功进行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的演化时间.最后,详细给出了两种类型“X”态在相位阻尼环境和振幅阻尼环境中成功进行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的保真度范围.  相似文献   

18.
狭义相对论建立以后,人们认为洛伦兹收缩是可以用照相方法拍摄下来的.时隔五十五年,这件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Penrose,Terrel和Weiskopf等人的文章的发表.他们文章的基本结论陈述为:“一个运动的球体总是显现为一个球”;“洛伦兹收缩是不能拍照的”;“一个运动中的物体只有表面上的一种旋转”.这些结论使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来了个180°的转弯.这种观点逐渐进入教科书.我国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介绍了Terrel等人的观点.然而深入的研究表明,Terrel等人的观点忽视了高速运动物体视形状的一些主要特征,容易使人误解.国外在六…  相似文献   

19.
在极坐标系中研究了非对易相空间中的Dirac oscillator问题.研究显示:系统的波函数可以表示为合流超几何函数,而非对易相空间Dirac oscillator的量子行为类似于朗道问题.最后,对η=0和对易极限两种特殊情况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全国非平衡统计物理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12—17日在广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58个单位的106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郝柏林、丁达夫、方福康、王光瑞在全体会议上分别作了题为“混沌现象研究的最新进展”、“生命系统的对称性破缺”、“福克-普朗克方程的对称性’、“一维映象和混沌运动”的综述报告.他们结合各自的工作,介绍了非平衡统计物理在这些领域里的发展现状,受到与会者的欢迎.还有68篇报告主要围绕非平衡统计物理的基本理论、确定论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化学反应和化学振荡、激光和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