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校正残余误差的功率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比较自适应光学系统闭环校正前后时间功率谱人方法,对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校正残余误差进行了分析。在注意噪块时,实测的闭环波前复原相位误差与「实际波前校正残余误差是有区别的,分析了两者功率谱的差别之后,提出了一种估计实际波前校正残余误差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1.2米望远镜高分辨力自适应光学系统所采集的复原相位数据方差和波前校正残余误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自由旋涡气动窗口能有效地替代高能激光器传统晶体输出镜,起到密封激光器低腔压的作用。利用现有的37单元室内自适应光学系统,对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输出激光波前畸变进行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给出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气动窗口畸变波前的校正原理,采用直接斜率法在设计状态下对畸变波前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自适应光学系统能够较好地校正工作在设计状态下的自由旋涡气动窗口对输出激光所引起的波前畸变。  相似文献   

3.
基于波前梯度的二阶矩和修正后的远场强度分布近似呈线性关系,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快速闭环控制算法。使用61单元变形镜、CCD成像器件等建立了自适应光学系统仿真平台,并以不同湍流强度下的波前像差作为校正对象,分析了这种基于模型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收敛速度、校正能力及对不同像差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在快速收敛的同时,能够获得接近波前校正器件的理想校正能力。N阶模式像差校正时,系统只需要进行N+1次远场光斑的测量。和现有的各种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算法相比较,基于模型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所需的测量次数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4.
直接斜率法波前拟合和复原误差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自适应光学系统补偿激光传输湍流效应中的波前拟合和复原误差的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利用波前斜率进行波前复原的实际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复原误差是利用波前最小方差法计算的波前拟合误差的1.24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当入射信标波前与观测目标不在同一方向且考虑模式之间的耦合时,倾斜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残余误差。并引入模式耦合因子变量,分析了模式耦合对倾斜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校正残余误差的影响。此外还给出了光波水平大气传输时的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当入射信标波前与观测目标不在同一方向且考虑模式之间的耦合时,倾斜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残余误差。并引入模式耦合因子变量,分析了模式耦合对倾斜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校正残余误差的影响。此外还给出了光波水平大气传输时的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双波前校正器全光路像差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共模波前传感器中的两套波前传感器探测得到的波前信息进行数据差分融合,按照优化理论推导了两套波前校正器需要校正的像差公式.根据此像差公式,仿真分析了以两套61单元变形反射镜组成的双波前校正器全光路像差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并与单套波前校正器全光路像差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验证了推导的像差公式的正确性,也说明了两套波前校止器不仅可以解耦,而且其校正效果与理想行程单套波前校正器全光路像差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将龙格-库塔优化器用于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提出基于RUN的自适应光学控制方法。以61单元变形镜为波前校正器件,不同湍流强度下的畸变波前为校正对象,建立基于RUN优化算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模型。对比分析基于RUN、PSO、DEA和GA等算法的波前校正效果、校正速度和局部极值。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差分进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取得相同校正效果时,基于RUN优化算法的波前校正系统在不同湍流条件下的校正速度均提高三倍以上,且RUN算法不易陷入局部极值。研究结果可为基于RUN优化算法的波前校正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由旋涡气动窗口能有效地替代高能激光器传统晶体输出镜 ,起到密封激光器低腔压的作用。利用现有的 37单元室内自适应光学系统 ,对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输出激光波前畸变进行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给出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气动窗口畸变波前的校正原理 ,采用直接斜率法在设计状态下对畸变波前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 ,该自适应光学系统能够较好地校正工作在设计状态下的自由旋涡气动窗口对输出激光所引起的波前畸变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实际大气湍流波前的时域校正效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引入时域校正因子(系统团环校正波前残余误差与系统开环时的湍流波前扰动误差之比)和系统测量信噪比,分析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实际大气湍流扰动的时域校正效果与湍流功率指数、湍流功率谱转折频率、系统测量信噪比、系统时间延迟以及系统闭环带宽的关系,并给出了系统的最佳闭环带宽。此外还分析了弱光61单元自适应学系统的时域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11.
侯静  姜文汉  凌宁 《光学学报》2003,23(6):50-755
利用直接波前斜率法和变形镜的电压一面形响应特性,研究了常规自适应光学系统和共光路/共模块(CP/CM)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与变形镜的对准误差。常规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可以用重新测量变形镜的影响函数以减小对准误差的影响,虽并不能消除其影响,但系统都会有很大的调整容差;共光路/共模块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采用不同的双哈特曼数据处理方法,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与变形镜的对准精度对系统校正能力影响是不同的,采用加修正因子斜率融合法和电压融合法由于在数据融合时考虑了两台哈特曼传感器与变形镜对准的差异,所以对准误差的影响与在常规自适应光学中相同,系统都会有很大的调整容差,而采用直接斜率融合法的共光路/共模块系统由于是建立在两台哈特曼传感器完全一致的假设基础上,所以对对准精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分析过程中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主客观相结合眼波面像差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artmann-Shack波面传感器对眼出瞳位置的波面像差进行测量,根据所测像差控制可变形镜对像差进行实时补偿.眼像差以Zernike多项式表示,通过对可变形镜的精确控制,可在光路中生成特定模式和幅值的像差.因此,被测者根据视觉的主观感觉,调节视标像差,直至获得最满意的视觉效果.该系统采用移动三棱镜和柱镜的方法对离焦和散光进行预补偿,弥补了波面传感器测量范围和可变形镜矫正范围受限制的缺点.该系统把快速、客观的测量及补偿和主观调整相结合,更加符合人眼工作的特性,可用于在人眼像差与视觉分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告了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器——多元分立式压电变形反射镜和两维高速压电倾斜镜的研究工作。讨论了这两类波前校正器的主要性能及其检测方法等,并给出了若干典型的检测结果。研制的19单元度形镜已成功用于ICF驱动器的波前校正,而21单元变形镜已成功用于天文观测星体成像校正  相似文献   

14.
微加工薄膜变形镜本征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变形镜本征模的构造过程及其特点,分析了从荷兰OKO公司购买的37单元微加工薄膜变形镜的本征模,并用前65阶Zernike多项式分析微加工薄膜变形镜的37阶本征模的特性。搭建了以微加工薄膜变形镜作为波前校正器、变形镜本征模为波前复原控制算法以及高分辨率Shack-Hartmann波前传感器为波前探测器的自适应光学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变形镜本征模可以实现模式筛选,也可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复原算法。  相似文献   

15.
唐艳秋  孙强  赵建  姚凯男 《物理学报》2015,64(2):24206-024206
提出了一种基于21单元变形镜与全息波前传感器的全息自适应光学系统, 并对其像差校正能力进行了分析. 首先描述了全息波前传感器基本原理, 并在薄全息图近似下给出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全息波前传感器数值模型; 然后基于21单元变形镜的数值模型, 分析了该变形镜的波前校正能力; 在此基础上, 数值模拟并实验验证了全息自适应光学系统对静态像差的闭环校正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变形镜波前校正非线性响应剩余位相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毅  王英俭 《光学学报》1995,15(8):028-1031
报道了采用简化的物理模型及数值仿真方法对变形镜非线性响应如何影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校正剩余位相方差所进行的分析。给出了由于变形镜非线性响应所引起的波前校正剩余位相方差为k(d/To)^b,其中k、b均与实际系统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整体倾斜像差去除前后大气湍流畸变波前相位的功率谱。在激光实际大气水平传输实验中 ,利用 6 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测量和分析了大气湍流畸变波前相位的功率谱。还建立了一种根据实际测量的波前相位功率谱数据估测自适应光学系统变形镜需要控制带宽大小和大气湍流格林伍德 (Greenwood)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Analysis of a combined tip-tilt and deformable mirr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deformable mirror mounted on a two-axis tilt platform can provide wavefront compensation at a single location in an adaptive optics system,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optical components in the system and in a simplification of the alignment. However, the moment of inertia of a deformable mirror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monolithic mirror commonly mounted on a tilt platform. We report on what are to our knowledge the first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unting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formable mirror onto a fast steering platform and the first observation that at low operating frequencies high-order deformation of the deformable mirror membrane was not recorded.  相似文献   

19.
A solar adaptive optics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by using a high-speed electromagnetic deformable mirror and adopting a modified sum-of-absolute-differences algorithm in wavefront sensing.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use of the mirror raises the tempora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n solar observations, wavefront compensation using solar granules as a target is realized.  相似文献   

20.
李捷  陈海清  余洪斌 《光学学报》2006,26(8):198-1202
在很多高功率的激光器中,由于热效应的缘故会导致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大幅下降。为了改善激光光束的动态畸变,自适应光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核心部件,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DPL)热畸变补偿的新型可变形反射镜,并且通过工艺流片实际制造出有效反射面积为30 mm×30 mm,拥有49个静电驱动单元的可变形反射镜。对该微机电系统(MEMS)微变形镜的变形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并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了实现闭环控制,对微变形反射镜的光学影响函数矩阵进行了全面测量,并用得到的电压矩阵对畸变激光光束的波前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微变形反射镜可以有效地改善激光光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