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潜水艇浮沉原理的演示实验新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物理上册教学指导书”第81页和物理通报1962年第3期137页介绍了潜水艇浮沉原理的演示实验,装置是这样的:在一个烧瓶的瓶口上装一个塞子,塞子上穿两根玻璃管。演示时,用橡皮管从外面向瓶内打入空气,使瓶中的水排出,烧瓶就上浮;抽出瓶中的空气,使水进入瓶中,烧瓶就下沉。这样,虽能说明潜水艇浮沉的原理,但与实  相似文献   

2.
在高三物理“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关于內电路和外电路上电压之間的关系的演示实驗,在1954年10月的物理通报中曾介紹过苏联烏沙可夫同志的实驗和数据。由于沒有具体的实驗装置和溶液的浓度的介紹,我們过去曾做过几次都沒有成功,因而总是用口头讲解,但由于缺乏实驗基础,学生了解这一部分教材是困难的,不能深入地掌握它的本貭。上学期我們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議的鼓舞下,又一次对这一实驗提出了討論和研究,經过多次实驗及改进,終于把这一实驗做成功,现将我們的实驗装置和情况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1956年6月份的物理通报上曾经介绍演示电力线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装置上比较复杂,我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器材:感应起电机、两条70厘米长的绝缘导线,一块40厘米×40厘米的玻璃板,铝片,锯末,浆糊。  相似文献   

4.
物理通报1954年2月号让发表的‘如何帮助同学改进学习方法’一文,是作者在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总结典型经验的报告记录。由于报告是针对辅导员教师的工作讲的,内容只是着重谈教学业务本身的方法问题,交物理通报发表时没有来得及补充说明某些问题,因此提法和内容上显得有些片面和容易引起误会,需要在这里补充说明几点:  相似文献   

5.
水銀是一种很貴重的、有毒的药品。它也是物理实驗室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因此在用它做实驗时要特别小心,但总难免发生万一的情形——水銀掉在地上。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不揀吗?当然不行,一方面不能让国家财产受损失;另一方面更不能讓它蒸发到空气中去毒害学生。这当然可以用“物理通报”上所发表的水銀滴收集器来进行收集,但如果沒有此种工具,临时制作又来不及,那怎么办呢?我找到一个方法,提供同志们参  相似文献   

6.
看了物理通报1958年1月朱耀坤、王明卿两同志介绍的水热膨胀的演示后,讲课时我就打算用这个实验,但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解决。 (1)这个装置只能叫两同学看后向全班报告,由于演示时间需要15分钟到30分钟,在课堂上不可能有这样丰富的时间,同时看的只是两同学,因此需要在演示实验的速度方面和能使全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通报”上看到几篇关于自由落体演示实验的文章,但我觉得有的涉及到电学的一些问题,有的还不够准确,我愿把几年来我所采用的装置向同志们介绍一下以供参考。一、仪器装置(见图1):  相似文献   

8.
讲授普通物理的力学部分时,适当地运用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改善讲授理论概念的效果。“逆风行舟”是力学演示实验中较好的一个。 力的概念和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大学物理把中学使用的F=ma应用高等数学而改变成另一种表示式:并阐明这种新形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又强调: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有紧密联系。“逆风行舟”这一饶有兴趣的自然现象能很好阐明这两点。我们在1965年试制了“逆风行舟”演示设备,搬上讲台,立刻受到师生们的欢迎。近来对实践结果作了初步小结。 早在1955年《物理通报》…  相似文献   

9.
物理通报1964年第11期登载了上海教育学院王良佐同志的“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的文章。阅读后,我感到这个仪器装置在计时系统与运动系统的配合上是相当紧密的,但是,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水平装置的实验中,存在着计算上不严密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一实验中,小车所受的拉力的量值是直接从砝码的重量求得,而实际上二者是不相等的,这一点王同志已经指出,至于该文所说的二者相差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科学实验不尽相同,演示实验是在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由教师做给学生看的示范实验。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锤炼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要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好这些作用并非易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不断地改进演示实验,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实践证明,学生喜欢上有演示实验的物理课。演示是展现物理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的功能。在激发兴趣、建立概念、验证规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既要准确直观、现象明显,以求最佳效果,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里,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演示实验在演示时,学生不易观察。如没有大电流供电装置实验做不成功。同时限制在一平面上显示,效果不尽满意,我作的改进装置如下图。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 ,合理地科学地应用双手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物理现象和概念 .下面是我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讲弹力概念时 ,可用手压紧物体来演示弹性形变 ,压力越大 ,则形变越大 .2 .讲解摩擦力时 ,可用伸开的两手掌相互接触并相对移动 ,当两手之间没有挤压时 ,尽  相似文献   

13.
过去教学中联系生产实际的应用演示很少,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使学生看看实际应用,是无法与生产联系好的。将来学生在生产斗爭中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我感到加強这方面的演示实验也是教改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现就电磁振荡和电磁波一章讲过后所做的联系应用的演示实验简介如下。演示简单无线电报的发送和接收,可用米波发射机加调制器发送讯号,并用带有灯光讯号的接收机接收。在演示过之后,就提出在生产中的重要应用是无线电操纵。前者装置简单第2期  相似文献   

14.
近日阅读了<物理通报>2001年第5期第29页<断电自感演示实验研究>这篇文章,感觉此文对做好断电自感演示实验的条件分析得不够深透,表述不够确切,也没有明确指出如何绕制线圈、合理选择灯泡和电源电动势,才能确保演示成功.笔者将自己多年来对该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自制浮力产生原因演示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中物理关于“浮力产生的原因”教材中只是用图示说明,而没有用相应的实验来演示,所以我自制了一个教具“浮力产生原因演示器”.用它来做实验既可以证明浮力产生的原因,又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1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找3个废弃的矿泉水瓶和一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讲授要从实际出发。虽然课堂上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所要讲的所有现象都让学生亲眼看见,但有些重要的物理现象,却必须让它在课堂上重现,这就需要演示。因此,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观念的基础,也是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重要过渡。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意义更大。几年来,在教学改革中大家都进一步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实验仪器又得到不断的补充,一般学校都普遍重视和加强了课堂演示,一扫过去抽象讲述的陈腐教法,使物理教学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不仅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也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各地教师还根据教材特  相似文献   

17.
在讲高一“即时速度”这一节课时常常找不到象书上图29(见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1957年4月第三版)滴药瓶的仪器,若要照图做一个,不但费时多,而且做成后还不一定能象我们所理想的那样好用(水滴的快慢不易控制),这样就影响了演示的应有效果。现在我把自己在这一节课所使用的代替滴药瓶的仪器介绍于下: (一)制造方法及所需材料 1.材料:滴眼药水瓶一个,尖锥一把,酒精灯一个。 2.制造方法:取去滴眼药瓶大头上的橡  相似文献   

18.
一、安全灯的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上册中讲了热的传导后,通过作安全灯的演示实验达到巩固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并使他们认识科学原理在生产技术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很必要的。我们学校仪器室有安全灯的模型,其样式与初中物理上册144页中所示相象,但过去由于实验效果不灵,以致一直搁置未用,上课时也只拿给学生看一看了事。最近我在安全灯的装置与实验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产生的效果很好,现在介绍如下。在安全灯的装置上应注意金属网和灯心旁的玻璃罩两部分的调整(所指的系与教材中所示的安全灯相象)。首先把安全灯上的双层金  相似文献   

19.
回顾文革后20年来<物理通报>的历史,她的成长和发展,与周培源先生的关怀和支持有着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周老的支持也许就没有<物理通报>的今天. 粉粹"四人帮"后,饱受摧残的科教战线百废待兴,物理学界许多人多次呼吁恢复出版<物理通报>,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如愿,1982年,在各地同仁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终于挑起了出版<物理通报>的重担.年轻的编辑部不但要克服创业初期经验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等一系列困难,还要克服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压力.敬爱的周培源先生在中国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态度鲜明的支持,他说:"50年代,我们这些人办<物理通报>都那么困难,现在一个地方学会能把<物理通报>办起来,而且办得还不错,这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周老作为中国物理学会老理事长在大会上表态后,接着新当选的理事长钱三强先生也在大会上作了类似的讲话.在广大物理学界朋友们、同志们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物理通报>很快进入发展阶段,第二年我们就改为双月刊,三年后,即1986年又改为月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电话送话器原理的讲解,过去我也只使用挂图和购买来的“碳粒送话器”。但不容易说明它的作用,所以学生很难接受。本学期我参考徐广仁同志“电话原理的演示仪器”和刘世松同志“碳粒导电的演示实验”二文中的意见(1957年1月份物理通报),作了研究,觉得那样装置虽能说明碳粒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可是要用手压碳粒,不够直观。因而我对电话送话器原理的演示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进,演示之后,效果更好,现将作法介绍如下: 它的原理跟“碳粒送话器原理”相同,只是把买来的“碳粒送话器”中不能看见的碳粒换成三根废干电池的碳棒,把这三根碳棒放置在一张透明纸膜上,摆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