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陆中道  叶巍  沈文庆 《中国物理 C》1999,23(10):1010-1014
研究了重离子反应中的集体转动效应及反应特征.给出了反应最大碰撞参数、碰撞中心度、平均集体转动能以及转动角速度等表征反应特征的物理量.对10.6MeV/u 84Kr+27Al→111In裂变反应研究表明,该反应具有高的碰撞中心度,集体转动能约占总激发能的1/3,系统在裂变前转动了约8.8圈.  相似文献   

4.
用B3LYP/6 31+G(d)和MP2 (Full) /6 31+G(d)优化ClONO2 及其分解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和产物的分子结构 .在B3LYP/6 31+G(d)水平上计算了相关分子的振动频率 .ClONO2 的几何结构、振动频率和红外强度与实验测量值符合得很好 .找到了未曾报道的立体异构体 .对这一立体异构体进行了高级别理论方法CCSD(T) /6 311G(d)和QCISD(T) /6 311G(d)的几何结构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 ,表明它是一个稳定的立体异构体 .在所研究的几种反应中 ,ClONO2 分解为NO2 +ClO是最容易进行的反应 .而ClONO2 异构为立体异构体的反应是最难进行的反应 .其所需克服的过渡态的能垒为 4 81.5 2kJ/mol,而反应吸收能量为 2 99.85kJ/mol.次难进行的是ClONO2 经TS1到反应中间体M1,再经TS12而分解为ClNO +O2 的反应 .这个反应通道所需克服过渡态的能垒为 4 2 1.5 5kJ/mol,反应吸收能量为 15 7.98kJ/mol.从以上分析可知 ,和ClO +NO2 反应生成ClONO2 比较 ,ClONO2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研究原子核反应的目的主要是为核能(包括裂变能及聚变能)的利用提供数据,如反应热、反应全截面及部分截面等等。在学科研究方面,可以通过核反应来研究核结构及核反应机制。通过测量核自旋、磁矩及电四极矩等,可以了解核的某些静态特征;研究核衰变就能了解  相似文献   

6.
按照量子物理学的规律,电磁辐射是由最小的(“基本的”)组分一场量子构成。通常把它们叫做光子或γ量子,如果所说的是频率大于10~(20)Hz的硬辐射。就其理论而言,它们类似已经熟知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当物质吸收电磁波时,光子的能量不会自然消失,而是用在系统结构的重新组合上。同时,重新组合不是随意的:它局限于相当窄狭的范围内,而这些范围是由电磁场同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规律所规定的。这就能使人利用光子的吸收过程来探测微观系统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研究原子核反应的目的主要是为核能(包括裂变能及聚变能)的利用提供数据,如反应热、反应全截面及部分截面等等。在学科研究方面,可以通过核反应来研究核结构及核反应机制。通过测量核自旋、磁矩及电四极矩等,可以了解核的某些静态特征;研究核衰变就能了解核能极的性质。但是原子核反应的方法比核衰变的方法有许多优越的地方。在核反应中,使用能量较高的核弹来轰击靶核可以研究高激发态的核能极性质。例如,通过La~(141)的β衰变并测量相应的退激γ射线,可以定出Cc~(141)核的一个1.35MeV的激发态;而通过Ce~(141)的(d,p)反应却可以定出Ce~(141)的七个激发态的位置及相  相似文献   

8.
B-Z振荡反应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B-Z (Belousov-Zhabotinsky) 振荡反应实验. 在数值模拟中,根据基于FKN机理的Oregonator振子模型对开放体系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反应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由二维Tyson模型,用差分方法模拟了靶波、双螺旋波的形成过程. 实验中,在封闭的系统中对维生素C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检测;在自制的简易开放系统中对反应体系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观察;采用割断靶波的方法产生了双螺旋波,同时也观察到了单螺旋波与破碎的螺旋波.  相似文献   

9.
苯硝化反应中电子转移反应重组能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重组能的量子化学算法 ,在用CISD/6 31G基组水平上 ,得到苯硝化反应中反应物及过渡态的结构 .并计算了各自交换电子转移反应以及交叉电子转移反应的重组能 ,同实验重组能进行了比较 .计算用了Gaus sian 94程序 .从重组能的角度分析了苯硝化反应 .结果表明 ,对于NO2 + +NO2 →NO2 +NO2 + 的自交换电子转移反应 ,重组能较大 ,结论为 :在芳烃硝化反应中 ,存在以NO2 + 为氧化剂的电子转移步骤的可能性很小 ,而从动力学的角度上 ,用NO+ 作反应的氧化剂更有可能 .  相似文献   

10.
瞬时碰撞反应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自行研制的具有快速加热、快速分析功能的加压燃烧炉,进行了永安无烟煤和高纯石墨在不同空气压力下的燃烧试验,测定了试样重量和温度变化的连续曲线,得到了空气压力对碳燃烧速率的影响规律。在应用单反应扩散燃烧模型修正碳粒表面氧气分压力的条件下,由实验结果计算得到永安无烟煤和高纯石墨与氧反应时的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12.
13.
邱元武 《物理学进展》2011,7(2):162-190
本文评述分子束反应动力学的进展。首先评述碰撞前反应物的态选择技术,碰撞后反应物的态分析技术,和反应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和现状;然后评述原子-分子反应动力学和分子-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进展;最后指出反应动力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清醒豚鼠记录了声音调幅诱发的皮层慢反应(SCR),并测定了反应阈(△I,以加幅的dB数表示)。调制波是时程200ms的准矩形波,每秒一次。调幅诱发的典型SCR呈正负正三相波,出现在调制开始或结束后40—200ms内。用白噪声、重复短声和纯音作载波,在基幅强度30—90dBSPL的范围内△I仅0.5dB左右,和人的心理物理测试结果相近,表明用SCR测得的△I能代表动物的强度辨别阈。本实验所得的豚鼠△I与I的函数曲线,可算是动物第一条较完整的△I曲线。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述分子束反应动力学的进展。首先评述碰撞前反应物的态选择技术,碰撞后反应物的态分析技术,和反应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和现状;然后评述原子-分子反应动力学和分子-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进展;最后指出反应动力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从实验角度评述了重离子裂变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内容包括动力学裂变宽度、裂变时标、核粘滞性的温度和形变相关性以及从裂变实验上研究核粘滞性的方法等.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dynamics study for heavy ion induced fission reaction includesing the dynamical fission width,the fission time scale,the temperature and deformation dependence of the nuclear viscosity and the methods of the extracting viscosity from fission experiments induced by heavy ion reactions is reviewed.   相似文献   

17.
评述了放射性核自身的特征和它引起的反应机制研究.论述了晕核、中子皮核、电磁断裂和软偶极共振以及放射性核所引起的弹性散射、转移反应和亚位垒融合等.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uclei far from stability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s induced by these nuclei are reviewed. The disscusion includes the structure beyond the dripline and examples of elastic and inelastic scattering,inverse kinematic and nuclear break up, and of subbarrier fusion using radioactive beams.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超重元素研究的现状和超重元素合成反应机制研究的发展,指出目前超重元素合成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对超重余核鉴别的一些设想.对近对称反应系统的熔合反应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建议对这类反应生成复合核的截面进行理论和实验上的研究.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ies on reaction mechanism for synthesis of superheavy elements has been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studies and synthesis of superheavy elements and some conceives for measure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very heavy residues. The fusion of near symmetric reaction systems is discussed and proposed to do more investigations on the fusion cross sections of these reactions on both theory and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典轨迹法研究了碳化硅合成反应C(3Pg) SiO(X1∑ ,V=0,1;J=0)→SiC(X1∑ ) O(3Pg)的动力学.该反应存在阈能,反应截面均存在一个极大值和最佳反应能量.当SiO(X1∑ )分别处于V=0、J=0和V=1、J=0状态时,反应阈能分别约为1.2552×103kJ.mol-1和1.1297×103kJ.mol-1,反应截面极大值分别为5.3742×10-3nm2和5.1824×10-3nm2,而最佳初始碰撞能Et(the Optimal InitialCollision Translation Energy)分别为3.3472×103kJ.mol-1和3.7656×103kJ.mol-1.在SiC的最佳产率区(即最佳反应能区),通过反应物的振动激发并不能使SiC产率明显提高,因此基态下SiC合成反应的最佳能区即为该反应的最佳产率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反应离子镀新工艺成功地在K9玻璃上制备了ITO(Indium Tin Oxide)透明导电膜,所制备的ITO膜在550~600nm波长范围内,典型的峰值透过率为89%,面电阻为34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