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国传统的物理教学过分关注了物理学科的专业性,倒向了知识中心论(学科中心论).这种观点认为知识有各种分立的形式,学生必须分科学习各类知识.物理教育的过程就是物理知识传播的过程,而物理学科专家在编制物理课程的时候往往主要从物理学科的专业性上来考虑,忽视了物理学科的一般教育意义.在能力培养上,过分注重了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物理知识的每一部分,往往与其他部分甚至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或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极其相似,在教学中注意挖掘这些相关性或相似性,有利于使学生将各部分知识联系起来一同掌握,有利于使学生借助工具来理解知识,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在振动和波的教学中,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学科,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我们都会用探究实验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科学知识.有许多的物理知识都可以用实物或者多媒体来演示,并且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相关的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物理就是系统性地将各自然科学知识联系起来,为了系统化,引入知识点时,就要与上面所讲述的知识点有联系,并且结尾时也最好能为下面的知识点作铺垫.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物理技术的应用,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具有通用性与普遍性的特点,物理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对生物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而生物学的发展又为物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领域,扩大了物理研究的空间。从将小的发射机安放在动物体上进行跟踪,研究动物活动规律,到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测定物体的寿命,医学中的B超、X光透视、CT断层扫描等检查手段,生物电、人体辐射、温室效应等自然现象,都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对学生理解现代物理知识和培养应用创新能力都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问题提出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另外,物理规律的获得是一个从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其本身就充满了幸福。不过,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在现实功利思想的作用下,教学模式趋于单一化,机械的知识灌输与训练,使物理学科所具有的灵性和生趣消逝殆尽,师生都难以感受到“幸福”的存在。笔者物理课堂教学要与物理的实质性相联系,将课堂教学恢复为师生之间快乐的“幸福之旅”。  相似文献   

6.
2022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物理教师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跨学科联系、思维、器具、情感4个方面出发,浅谈物理学科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何德 《物理通报》2006,(12):34-36
1开卷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一样,都要重视考查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理、重要定律以及简单的物理计算.试题要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卷考试同样要注重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同时突出体现科学探究思想.试题要关注人文精神,体现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提倡学科间融合与渗透.试题通常具有以下性质:问题呈现的情境性;  相似文献   

8.
翟刚 《物理通报》2014,(1):4-5,13
立足于交通安全问题与物理教学联系,以交通事故案例创设物理情境为教学切入点,结合物理学科教学特点对中学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可行性,进行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成绩,都有赖于学生对它发生兴趣的程度。象物理、数学、文学这样本身就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学科,并不需要特别致力于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与各种自然现象和技术直接联系着的物理学,更是这样。但是,不能就这样认为,只要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永久有兴趣,实际上  相似文献   

10.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在物理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的观察思考,归纳出蕴含于情境中的物理知识非常重要.根据学生的实践经验创设情境问题,以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为素材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注重对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的规律的探索,与生活实际、实验有很密切地联系.同时,物理学科又是比较抽象的,它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理想化的、理论性非常强的。使学生具备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和高考所要考察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习情境的创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物理教师受“题海战术”的影响,教学中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出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后的习题讲解分析上,而对它们得出的过程关注不够,无法深切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感悟不到物理的真谛.学生由于满脑子的小球、斜面、木块、子弹、轻杆等抽象的模型,一旦碰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往往手足无措,对物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社会的联系没有真切的感受,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情境化的物理知识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些物理学习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思路,期望对物理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几乎都出现过与万有引力有关的物理问题.分析其原因,万有引力有关的物理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可以考查学生的相关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物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科综合能力等等.本文谈谈运用好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天体运动必须要理清的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实验课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与兴趣;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在学习物理中所提出的许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设想与创造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面对"3+综合"科的考试模式,中学物理综合题可分为二种:一是物理学科内知识点和方法,以及根据物理学科知识点命题,并用跨学科知识方法解析的综合题;二是与物理相关的多学科间渗透交叉的综合题.本文就这二种物理综合题的命题策略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专物理教育中,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也直接体现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1 教学必须联系实际1.1 概念与规律的讲解要结合实际教师应该熟悉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导出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本质.要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联系实际,还可以通过实验,再现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揭示科学家们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还要努力发掘在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研究物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物质基本结构一门学科,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物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将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学生普遍感觉物理比较难,不好学,因此,有不少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惧和厌倦情绪。若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消除学习障碍,学生就能主动地去学习物理,全身心的投入到物理中去,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物理这个美妙的世界,从而,为学生学好物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迁移现象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迁移规律的运用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把迁移规律与物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对物理的教与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的应用解释为:“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新情境,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物理教学的认识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当前,怎样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是新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研究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一门具有严密是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理论科学。物理学中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定性描述与精确的定量表达相结合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这使得物理知识具有定量化的特征。数学方法成为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推理论证的工具和手段。同时,从物理试题的求解过程来看,其实质上是物理问题与数学符号相联系的过程,转化后再还原为物理规律、结论的过程。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列举了一些处理初中物理题常见的典型的数学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