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通过波恩近似理论对双原子激发态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建立了传能截面的理论模型,得到了转动传能因碰撞能量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传能截面随着初末量子数、散射角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散射角和碰撞能量对传能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Sun等在CO(A1 Π ,v =3 )和He碰撞实验中转动传能截面的反常现象 ,考虑一级含时波恩近似、长程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道近似 ,建立了Π态双原子分子由于Λ分裂引起量子干涉的理论模型 .运用这一理论模型 ,成功的解释了实验中碰撞伴为He时转动传能截面的反常现象 :σε→ε′△J =0 <σε→ε′△J =± 1 .首先介绍了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的研究进展 ,然后建立了Π态双原子分子由于Λ分裂引起量子干涉的理论模型 ,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Ne-HCl相互作用势及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Huxley解析势能函数拟合在CCSD(T)/aug-cc-pV5Z-33211理论水平下精确计算的相互作用能数据,得到了Ne-HCl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势.在此基础上,我们首次完成了入射能量分别为40,60,75和100 meV时,Ne-HCl碰撞微分散射截面的密耦计算,并获得了总微分截面、弹性微分截面和转动激发微分截面随散射角变化的趋势.我们希望计算结果能对Ne-HCl散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Ⅱ态双原子分子∧分裂引起的量子干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Sun等在CO(A^1Ⅱ,ν=3)和He碰撞实验中转动传能截面的反常现象,考虑一级含时波恩近似、长程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道近似,建立了Ⅱ态双原子分子由于∧分裂引起量子干涉的理论模型.运用这一理论模型,成功的解释了实验中碰撞伴为He时转动传能截面的反常现象:σ△J=0^ε→ε‘&lt;σJ=&#177;1^ε→ε‘。首先介绍了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的研究进展,然后建立了Ⅱ态双原子分子由于∧分裂引起量子干涉的理论模型,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ab initio势能面(KBNN PES)[1],用耦合通道超球坐标理论研究了碰撞能等于0.5 eV时H D2(v=0,j=0)的积分,微分截面.对于反应性碰撞,计算的积分截面表明由于深势阱的存在使得这一绝热反应产物的分布表现出一种近似的统计行为.计算的微分截面反映该体系存在着长寿命的中间络合物;对于非反应性碰撞(传能过程),平动—平动传能过程更有效,且其积分截面随着转动量子数的增大而显著减少.通过反应性碰撞和非反应性碰撞积分截面的比较,发现在低能碰撞情况,非反应性碰撞更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作者构造的He-HBr体系的各向异性势,采用密耦方法计算了3He,4He,6He和7He与HBr分子在碰撞能量分别为40和75meV时的微分截面,详细讨论了入射氦同位素对微分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碰撞能量时,随着同位素氦原子质量的增加,总微分截面在0° 时的角分布逐渐增大,同一级衍射振荡极小值位置逐渐向小散射角方向移动;弹性与总非弹性截面交界角逐渐减小,总非弹性截面逐渐增加.碰撞能量越低,入射同位素He原子的 关键词: 同位素效应 微分截面 各向异性势 He-HBr体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波恩近似理论对双原子激发态转动传能进行了剖析,更深入的研究了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量子干涉效应相关信息.利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新的量子干涉模型,讨论了原子与双原子分子碰撞时散射角和微分干涉角的关系,得到了干涉角和各向异性参数及转动量子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含时波包方法计算得到H+D2O→HD+OD反应的第一个初始基态,第一对称(100)和反对称(001)伸缩振动激发态的全维态-态微分截面.计算的三个初始态的微分截面在低碰撞能量下都是很强的后向散射.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微分截面越来越宽,伴随着峰的位置逐渐向小角度移动,与标题反应是一个通过抽取机理的直接反应相一致.发现(100)和(001)态不只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积分截面,还有基本相同的微分截面-在相同的总能量下和基态反应也接近.反应产生的OD只有很小一部分在v=1态上,其分布几率和基态与振动激发态的相对几率相似,从而证实了Zare等人的实验结果和局域模式图像.另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相同的总能量下,伸缩激发抑制了产物HD的转动激发.  相似文献   

9.
基于作者构造的He-HBr体系的各向异性势,采用密耦方法计算了碰撞能量分别为60和100 meV时3He、4He、6He和7He被HBr分子散射的角分布,详细讨论了氦同位素对散射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碰撞能量时,随着同位素氯原子质量的增加,总微分截面在0°时的角分布逐渐增大,同一级衍射振荡极小值位置逐渐向小散射角方向移动;弹性与总非弹性截面交界角逐渐减小,总非弹性截面逐渐增加.碰撞能量越低,入射同位素He原子的质量越大,彩虹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理论上研究碰撞转动传能量子干涉中积分干涉角与散射角之间的关系,在洪德a情况下提出了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积分干涉角.在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虑了长程相互作用势,提出了双原子分子Λ分裂2∏态洪德a情况下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理论模型.在洪德a情况下讨论了干涉程度,并定量地计算了CN(A2∏)在洪德a情况下与碰撞伴He、Ne和Ar的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干涉角,进而得到了与积分干涉角有关的各个参量.  相似文献   

11.
He-BH碰撞体系微分截面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荣凯  沈光先  杨向东 《物理学报》2009,58(8):5335-5341
用公认精确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从25至150 meV时,He原子与基态BH分子碰撞的弹性微分截面、非弹性微分截面和总微分截面,进一步讨论了微分截面的变化趋势及特征.计算结果表明:He-BH碰撞体系的总微分截面具有原子与双原子分子散射的一般规律和特征;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低转动激发态-态微分截面在大角区的散射振荡现象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 He-BH复合物 相互作用势 密耦近似 微分截面  相似文献   

12.
葛凌霄  曾祥华 《中国物理 C》1995,19(10):921-928
在非相对论能量下,采用Skyrme有效相互作用,计算了在核介质中的核子-核子(N-N)碰撞截面,研究了它与能量及密度的依赖关系,以及不同Skyrme参数对所计算截面的影响.发现在低密度时,介质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大于经Pauli修正后的自由核子一核子碰撞截面.而当高密度时,总会在高于某一能量以后,介质中的N-N碰撞截面大于经Pauli修正后的自由N-N碰撞截面.  相似文献   

13.
使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CCSD(T)/AUG-CC-PV5Z+bf(3s3p2dlf)水平下,计算了He-HD(HT,DT)非对称碰撞体系的靶分子取不同键长的相互作用能数据.运用质心变换-拟合方法、Tang-Toennies势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构造了碰撞体系在入射角分别取θ=0°,20°,40°,60°,80°,90°,100°,120°,140°,160°,180°时的振转相互作用势.通过密耦计算,得到了入射原子能量分别为60,90和120 meV时碰撞体系微分截面的信息.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讨论了微分截面随入射能量、体系约化质量和散射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3He4He与H2分子碰撞的同位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公认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E=0.5eV时惰性气体原子3He(4He)与H2分子替代碰撞体系的转动激发碰撞截面.通过分析3He(4He)-H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和微分截面的差异,总结出在氦原子的同位素替代情形下3He(4He)-H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和微分截面随分波数增加和同位素原子质量改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波恩近似理论对双原子激发态转动传能进行了剖析,更深入的研究了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量子干涉效应相关信息.利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新的量子干涉模型,讨论了原子与分子碰撞时散射角和微分干涉角的关系,得到了干涉角和各向异性参数及转动量子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用公认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E=05eV时惰性气体原子3He(4He)与H2分子替代碰撞体系的转动激发碰撞截面.通过分析3He(4He)-H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和微分截面的差异,总结出在氦原子的同位素替代情形下3He(4He)-H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和微分截面随分波数增加和同位素原子质量改变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散射截面 密耦方法 同位素替代 散射角  相似文献   

17.
低能He原子与Li_2分子碰撞散射截面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uchs势模型和密耦方法对He-Li2碰撞体系低能散射截面进行理论计算,研究了He-Li2碰撞体系的散射总截面随能量的变化、微分截面随角度的变化、分波截面随总角动量的变化以及与入射能量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量子效应随入射能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全量子的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基态的O3 (2s22p 2P)与氢分子碰撞的非解离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不同方位角(25°,45°,89°),能量分别为100,500,1000和5000eV/u时的单电子俘获的振动分辨的态选择截面及相应的微分截面.分子轨道强耦合计算中采用了自旋耦合价带理论计算的三原子分子势能面和径向耦合矩阵元.对氢分子的自身转动,采用无限阶的冲量近似方法;对体系的电子运动同H2或H 2的振动之间的耦合,采用了振动冲量近似.结果发现,对不同的入射能量,振动态选择截面随振动量子数的分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同入射能量和不同方位角的振动态分辨的微分截面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极小的散射角附近出现一个最大值平台,然后散射截面随着散射角的增大而减小,并出现大量的震荡结构,其中第一个震荡结构对应的散射角位置随入射能量Ep以E-1/2p的标度规律变化;微分截面的结构和大小对H2方位角α的变化敏感,这种性质为H2取向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H原子与卤素气体(F2,Cl2,Br2)的反应是典型的轻-重-重原子-双原子反应. 对于研究化学激光的基本反应途径十分重要. 之前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表明,H+Br2→HBr+Br反应的势垒高度很小,甚至是负值. 本文基于11698个UCCSD(T)/CBS水平的从头算能量点,用FI-NN方法构建了HBr2体系的精确全维全域势能面,还包括了Br原子2P3/2轨道的自旋-轨道耦合. 势能面有一个下沉的势垒(-0.351 kcal/mol}),放热(ΔH0=-41.265 kcal/mol) 和实验值吻合的很好,在这个势能面上应用含时波包方法计算了H+Br2→HBr+Br反应的态-态积分和微分截面. 对初始基态反应,产物HBr(v′=2,3,4)态在所考虑的整个能量范围内占主导地位,说明HBr是振动态布居反转的. 温度300 K时,计算的产物振动分布在$v$$''$=3有最大值,在v′=0,1的分布可以忽略不计,这与Setser及合作者和Polanyi及合作者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超过一半的总可用能量进入到产物的内部运动中,这其中大部分进入到振动中. 计算表明,反应物Br2的初始转动激发对产物振转态分布和微分截面影响很小,而初始振动激发则有一定影响. 在低能区域,初始振动激发到v0=5态很明显的增强了产物的振动激发. 在初始基态和初始转动激发态下,碰撞能量到0.5 eV的微分截面在后向达到峰值,但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角分布的宽度显著增加. 对于初始振动激发态,产物微分截面的结构较为复杂,对高振动激发态产物有很强的前向散射峰.  相似文献   

20.
报道Arq++Ne(q=8, 9, 11, 12)碰撞体系中多电子转移过程,得到了多组实验测量电荷交换截面数据,讨论入射离子电荷交换截面、反冲离子产生截面与入射离子电荷态、能量以及散射离子电荷态的关系,并且将实验结果与Arq++Ar碰撞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在修正分子库仑过垒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