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检测合欢幼苗的抗碱胁迫能力,文章试验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碱胁迫下合欢幼苗体内的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POD、SOD活性,分析这些生理指标在不同处理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下的变化规律,探求碱胁迫下合欢幼苗的抗逆生理机制。随着Na2CO3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递增趋势,当处理浓度低于75 mmol·L-1,两者含量变化较平缓,而浓度高于75 mmol·L-1时,则含量急剧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脯氨酸含量也呈递增趋势,当处理浓度低于100 mmol·L-1,变化较平缓,浓度高于100 mmol·L-1时,含量则急剧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SOD和POD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都呈单峰曲线变化,但两者活性最大值所对应的处理浓度不同,分别为50和75 mmol·L-1。此外,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同一浓度处理的丙二醛含量逐步增加,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SOD、POD活性变化较复杂,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大豆耐铝性的FTIR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2个不同耐铝性大豆品种在不同浓度铝处理下根、茎、叶的红外光谱。通过对各谱图的比较分析发现,除928~1 200 cm-1区域的FTIR差异比较明显外,未经处理的2个品种大豆红外光谱基本相似。而铝处理后2个品种大豆根、茎、叶的红外吸收峰形及峰值均与对照有较大的区别,且随铝浓度升高其FTIR区别越为明显。此外,结果表明浙春3号(铝敏感品种)的变化幅度比浙春2号(铝耐性品种)更为明显,这说明铝敏感大豆在铝胁迫下物质代谢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采用FTIR法鉴别大豆不同耐铝性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外源水杨酸在影响植物活性氧代谢以及光合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野生型拟南芥和胁迫条件下内源水杨酸含量较高的cpr5突变体和内源水杨酸含量较低的eds-4突变体为材料,采用光谱分析和延迟荧光检测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对三种拟南芥离体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100和300 μmol·L-1较低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对野生型拟南芥离体叶片,eds-4叶片的光合作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cpr5叶片的光合会产生抑制,形成一种胁迫.500μmol·L-1较高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对三种拟南芥离体叶片均形成了一种胁迫,进而阻抑和降低了叶片的光合效能.DCF(dichloro fluorescein)标记活性氧检测了外源水杨酸作用下叶片活性氧产生量的变化,发现在500μmol·L-1外源水杨酸作用下60min内叶片组织中活性氧产生了明显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代杰  王友保  韦晶晶 《光谱实验室》2012,29(3):1513-1517
用水培法研究水芹在不同浓度Pb胁迫下,其生理特征及对重金属Pb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水芹对低浓度铅胁迫有一定的耐性,在Pb浓度为10mg.L-1时,水芹耐性指数最大,是对照组的110%,在Pb处理下,水芹的平均耐性指数为88%.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加,水芹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Pb浓度为10mg.L-1时有一定的升高,超过此浓度后活性显著下降。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加,Pb在水芹体内的积累量显著增加,其中在Pb胁迫浓度为150mg.L-1时,水芹根部和地上部分的Pb积累量分别达到1454.38mg.kg-1和702.81mg.kg-1。同时,水芹对Pb的转运能力较强,平均转运系数为0.47,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酸醉与一种新型杂环化合物的酞化反应,得到了双酞胺共价键链接、杂环化合物修饰的DTPA配体.再与GdC13·6H2O反应得到相应的顺磁性钆(Ⅲ)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TIR,1H NMR等手段表征了配体和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而测定了配合物的纵向弛豫率(R1).结果表明,配合物分子稳定性很好,且在同等含钆量条件下,这种新型钆(Ⅲ)金属配合物的R_1(5.12 mmol·L-1·s-1)高于临床应用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Gd-DTPA(3.64 mmol·L-1·s-1).  相似文献   

6.
通过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酸酐与一种新型杂环化合物的酰化反应,得到了双酰胺共价键链接、杂环化合物修饰的DTPA配体。再与GdCl3·6H2O反应得到相应的顺磁性钆(Ⅲ)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TIR、1H NMR等手段表征了配体和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而测定了配合物的纵向弛豫率(R1)。结果表明,配合物分子稳定性很好,且在同等含钆量条件下,这种新型钆(Ⅲ)金属配合物的R1(5.12 mmol·L-1·s-1)高于临床应用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Gd-DTPA(3.64 mmol·L-1·s-1)。  相似文献   

7.
氢化物-KI_3-罗丹明6G体系荧光法测定痕量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硒摄入过量会导致硒中毒,因此痕量硒的准确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灵敏、具有选择性测定硒的氢化物发生荧光分析新方法。在0.36mol·L-1硫酸介质中,以NaBH4为还原剂,Se(Ⅳ)被还原为H2Se气体。用KI3溶液作为吸收液,I-3被H2Se气体还原成I-。当加入罗丹明6G时,罗丹明6G(Rh6G)与吸收液中的I-3形成缔合微粒导致荧光强度减弱。有Se(Ⅳ)存在时,罗丹明6G与I-3结合较少,剩余量增多,荧光强度增强。优化了分析条件,选择0.36mol·L-1 H2SO4,21.6g·L-1 NaBH4,23.3μmol·L-1 Rh6G,50μmol·L-1 KI3,激发波长为480nm时瑞利散射不影响荧光测量。在选定条件下,Se(Ⅳ)浓度在0.02~0.60μg·mL-1范围内与562nm处的荧光强度增加值ΔF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562nm=12.6c+20.9,方法检出限为0.01μg·mL-1。考察了共存物质对氢化物发生-分子荧光法测定5.07×10-6 mol·L-1 Se(Ⅳ)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0.5mmol·L-1的Ba2+,Ca2+,Zn2+,Fe3+,0.25mmol·L-1的Mg2+,0.05mmol·L-1的K+,0.2mmol·L-1的Al 3+,0.025mmol·L-1的Te(Ⅵ)均对测定不产生干扰。Hg2+,Cd2+和Cu2+等易与Se(Ⅳ)结合生成沉淀,干扰Se(Ⅳ)的测定,这些干扰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络合剂消除干扰。该氢化物发生-分子荧光光谱新方法已用于水中痕量硒的测定,结果满意,回收率在91.8%~107.1%之间。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根区温度对玉米幼苗主要代谢物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常温(24℃)、中温(30℃)和高温(36℃)三个根区温度水平,以SD609(保绿型)和SD902(衰老型)两个不同抗逆型玉米品种为样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ensorⅡ,德国布鲁克)测定玉米幼苗根、茎、叶三个器官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根区温度处理对玉米幼苗各个器官有机物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大体表现为根茎叶;玉米幼苗根、茎、叶在3 330, 2 927, 1 639, 1 515, 1 350, 1 250和1 055 cm~(-1)等波数处透射率均受根区温度的影响,且在根区中温条件下各器官上述波数处透射率较低,根区高温条件下透射率较高,在1 055 cm~(-1)处各处理差异最为明显;不同抗逆型品种在根区增温条件下FTIR光谱特征有较大差异,抗逆性较差的衰老型品种(SD902)在不同根区温度处理下FTIR光谱特征差异较大,叶绿素含量受根区增温影响较大,而抗逆性较好的保绿型品种(SD609)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小,叶绿素含量受根区增温影响较小;根区温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影响均表现为中温(30℃)对照(24℃)高温(36℃)。因此,适当提高根区温度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多糖含量,以及茎秆和叶片中蛋白质、核酸含量,但温度过高会使多糖、脂类、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迅速下降;与SD609相比, SD902对根区温度反应较为敏感,在根区高温条件下,玉米内源物质合成受阻,而SD609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多糖及叶绿素含量,对根区高温条件有相对较好的适应性。根区温度对玉米幼苗根系作用最大,可通过影响根系吸收、物质合成及物质转运功能,进而影响茎秆、叶片有机物以及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是电场生物学效应研究的重要课题,作物叶片延迟荧光动力学参数可以从不同角度灵敏地反映叶片细胞光合系统发生的变化。为了从活体细胞角度揭示脉冲电场对作物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使用频率为1Hz、场强为200kV·m~(-1)、脉宽为80ms的PEF处理萌发玉米种子,再采用渗透势为-0.1MPa的PEG-6000溶液形成干旱胁迫,研究了玉米幼苗生长过程中叶片干质量和LED诱导的叶片延迟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在-0.1 MPa的PEG-6000溶液形成的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干质量逐渐增加,经过PEF处理的玉米幼苗叶片干质量大于对照,相对增长率在5.8%~18.7%之间(p0.05)。叶片延迟荧光动力学分析显示,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延迟荧光动力学参数初始光子数I0、相干时间τ、衰减参数β和延迟荧光积分强度I(T)都发生了波动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叶片细胞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反应,PEF处理使玉米幼苗叶片延迟荧光各动力学参数和延迟荧光积分强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PEF处理使玉米幼苗叶片细胞的光合潜力、组织序性和功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所加强,叶片综合光合能力提高了。研究结果为阐明PEF对作物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结合热重和差热分析对不同铝浓度下的大豆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60和90 mg·L-1的铝液处理下,大豆根系的铝含量较高,达到显著铝毒害水平。在相同的波数范围内,不同铝浓度下其红外谱图的性状、波数及吸收峰的数目有所不同,3 300, 2 930, 1 542和721 cm-1下的吸收峰可作为鉴定大豆铝毒害的特征峰。3 300和2 930 cm-1特征峰在高浓度(60和90 mg·L-1)的铝毒害下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特征峰,1 542 cm-1的酰胺Ⅱ带特征峰在90 mg·L-1下没有显现, 721 cm-1吸收峰带却在Al 60和90 mg·L-1浓度下有表现。不同铝浓度下的热重(TG)和差热(DT)曲线在400~500 ℃温度范围内差别最大,TG曲线在大于30 mg·L-1的铝处理下与空白相比的质量损失减少,表明铝处理可能使根系木质化加重,产生难以燃烧的物质;DT曲线在60和90 mg·L-1的铝处理下出现双峰,可作为大豆铝毒害的鉴定标志之一。由此,FTIR结合热重(差热)技术可以用来鉴定红壤地区大豆的铝毒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