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什么是负热膨胀材料?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只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奇迹,另一种是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奇迹。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是那样的适合于我们人类生存,有太多东西司空见惯以至于都不去思考了。比如自然界的水,它在0~4℃是自然界罕见的"热缩冷胀"。因此,冬天江河与湖泊结冰,都是从上面开始,而湖底的水温保持在4℃,这样就保证了鱼类不会被冻死,从而避免了生物的  相似文献   

2.
<正>离HXMT发射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有许多期待,又有说不出的忐忑。虽然历经多次试验、测试,状态确认了再确认,操作谨慎了再谨慎,在等待的日子里,仍然过的提心吊胆,用航天人常用的说法叫"如履薄冰"。心里也总还是会想以前出现过哪些问题?那些解决了的问题还是不是问题?总在文字中看到这样的说法,成功道路上所历经的坎坷,都是我们人生词典中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经历中,不想遇到又不得不面对的。  相似文献   

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毛主席诗词中的一句,写得极有气魄又很有科学道理.这"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似乎没有谁还会不知道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以它的自转轴为轴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着.  相似文献   

4.
正一、并非气态的气态巨行星无论从体积还是质量上讲,木星在太阳系行星里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它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21倍,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18倍,两者都比已知的太阳系所有其他行星的总和还大得多。与这一身份完全相称地,木星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比特,是众神之王。细心的读者也许会问:在罗马神话出现的年代里,难道人们就已经知道木星的巨大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当时的木星为什么会被冠以"众神之王"的威名呢?是纯属巧合吗?答案是:不完全是巧合,但确实也有巧合的因素。这巧合的因素在于木星的公转轨道周期很接近12  相似文献   

5.
《中国光学》2015,(1):157-158
如果光也可以像纸一样打印,还能被运用到任何物体表面,你会如何使用它?来自美国的Rohinni公司发明了一种"光纸",它是一种打印光的形式,可以把光打印成任何形状,从而运用到不同物体表面和不同场景中去。是不是觉得这有点像3D打印?Rohinni公司的CMOSmoot说:"我们不知道将来光纸在相关平台上会有怎样的应用,我们所知道仅仅是如何开启制造光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把2005年既定为“国际物理年”,又定为“国际运动与体育年”,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因此,有必要从多视角去考察物理与体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物理学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光光又有了新的突破,人们从实验上获得了光的一种量子态--压缩态光.读者可能会问,“光怎么能被压缩?”要解释什么叫压缩态光,还得从光的本性谈起.(一)光的量子涨落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经典光学里,我们可以设想在空间某点光场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如图1(a)所示,其中纵坐标为电场强度,在任何时刻它的振幅和相位都是完全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正灿烂的星空总能唤起人们各种遐想: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浩渺?闪烁繁星如何镶嵌在这宇宙之中又如何运动?宇宙的几何形状如何?几千年来,从古老的最高智慧到现代最精密的仪器和设备都始终为回答这些带有明显哲学性质的自然科学命题付出着无限的热情和努力:正当快要接近答案时,它却又戏剧般地飘然而去,其中充满了从渴望、  相似文献   

9.
 (一)偶然性与必然性1929年大学快毕业了,看到留美预备班的同学个个西装笔挺,趾高气扬,准备漂洋过海去美国上大学.我既羡慕又自卑,他们是天之骄子,我呢?毕业后何去何从?心中茫茫然.大学四年,家中背了一身债,急待偿还,高利贷,年利25%.站在十字路口,工作呢?还是进修?怎样工作?到哪里去进修?怎样深造,有什么机会?徘徊、苦闷、烦恼,正象在黑夜中航船,前面是一片漆黑.  相似文献   

10.
问答     
《物理》2016,(5)
正Q:哪种材料可以取代硅,成为下一代支持微电子产业发展的材料?A: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硅材料在微电子产业领域还能走很长一段时间,硅材料的加工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不是说取代就能取代的。研究新型材料,并不是抱着取代硅的目的去的,而是希望能找到性能更好的材料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任何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能,目前还没有某一种材料能面面俱到,新型材料能做的就是"因材施用,取长补短"。举个例  相似文献   

11.
正"大学代表的意义,就是机会,这个机会可以让人站在一座生活及知识的高台上,提升文化、维系生命及保障人类的永续未来。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唐纳·甘乃迪《学术这一行》2011年8月(第356期)《科技报导》(台北)刊载了长庚大学周成功教授的《学界领袖哪里去了?》一文,读后恍然若有所感。笔者因以解析宋朝范仲淹名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首词,愿与大家一起思考。"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新课程的教学,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产生了困惑,感到有一种"失控感",特别是物理课的教学中认为这样教下去行吗?学生会学到知识吗?这种在教学思想上产生困惑的教师,很显然他们没有领会新课程的教学观,他们的教学观仍停留在只重视课堂教学的结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本没把课堂教学观转变到"重过程,轻结果"新教学观上来。因此他们的教学思想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他们去自主探究结果"的教学思想,至  相似文献   

13.
高中几何光学主要是从光传播的轨迹特征来学习和认识光的传播特点的.如果换个角度,从光传播的时间角度去认识光的传播特点,又会是怎样一种结果呢?  相似文献   

14.
<正>"各行各业的人,只要自己做出成绩,做出水平,都是国家需要的。以上心得九十有五书何泽慧"。每当驻足这幅用极平淡语言书写的书法作品前,就会勾起许多念想。从1976年做钱三强先生秘书起,我开始接触何泽慧先生,但早先并不清楚她的家世和她本人的更多经历,直到有一年陪同钱先生、何先生去了一趟他们的故乡湖州和苏州,后来又听彭桓武先生细谈他了解的钱与何,说了关于何先生"苏  相似文献   

15.
<正>1.研究背景及目的很多家庭都喜欢养花种草,但遇到旅游外出,一走十天,半月,就会为浇花发愁。我想,能否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他们的难题?2.研究过程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第17课"砂和黏土"使我知道渗水性强弱与组成它们的颗粒尺寸有关,知道了"毛细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毛细现象",我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网上说:"毛细现象"是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图1)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天空的蓝色     
天晴气朗的日子里,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面衬托着一垜一垜的白云。早晨或黄昏的时候,我們还会看到太阳是火紅的一团。这些都是大家感到很有趣的一种通常的自然現象。但是,我們应該怎样正确地解释这种現象呢?太阳的白光所照耀的天空为什么会变成了蓝色?这里把它作为涨落理論和光散射的一个应用例子給于簡单地說明。最后再介紹一种演示蓝色天空和红色落日的实驗装置。我們知道,在地球的四周是被厚厚的一层大气包围着,(如图1斜线所示),这层大气使太阳光发生散射,一部分光脫离了原来的方向散射到其他方向去,使得原方向的光强度減  相似文献   

17.
李政道论科学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公看明月皆如此。而300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作了《水调歌头》,他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学具在物理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叫做“学具”.国内已有某些学校在研制物理学具.从来只听说有教具,怎么又出来“学具”呢?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法偏重于研究教法,而对学生怎样去学却研究得较少.课堂教学中一般只有演示实验,很少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索的实验.而学生实验往往因为班级多,仪器设备少,实验时间紧张,学生匆忙地按既定步骤,以填充方式完成任务,很少有耐心观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  相似文献   

19.
 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 你必须至少去卫生间小便一次。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夜间睡眠时却几乎不去卫生间呢?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原来膀胱有自己的生物钟, 一种分子定时器在控制着一天的睡眠清醒周期。  相似文献   

20.
2015年9月14日科学家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2015年12月26日,2017年1月4日,2017年8月14日,2017年10月16日又分别再次探测到来自宇宙空间的引力波信号,其中前四次都是由两个较小质量的黑洞合并成较大质量的黑洞后,损失的质量变成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了出来。这些成果都成为黑洞存在的无可置疑的明证,那么究竟什么是黑洞?它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性质和特征?人类又怎么去探测它?文章给出一些主流的解释,进一步开阔人们的视野,使得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宇宙的神奇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