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制备了高分子均匀溶液和梯度溶液,并在声管中测试其声衰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梯度溶液的声衰减效果明显优于(即大于)相应的均匀溶液的声衰减.根据连续分层介质中声波传播理论建立了计算高分子梯度溶液声衰减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由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得出了高分子梯度溶液的梯度吸声机理,即多次反射、多次吸收,最终将声能转化为热能.  相似文献   

2.
圆管三维声传播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现了具有吸声衬里的圆管内三维声传播计算,提供了全部数值计算方法和差分格式。并讨论了吸声材料各种不同的周向布置对声衰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面对面的周向布置声衰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发动机低频噪声问题,基于双端口非对称吸声器原理,设计了一种尺寸渐变的吸声超表面,用于发动机声衬降噪设计.首先,建立了非对称共振吸声器的理论分析模型和仿真分析模型,揭示了降噪机理,并分析了其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非对称共振吸声器设计了一种声学超表面声衬,用全模型理论计算、等效阻抗理论计算和COMSOL有限元仿真三种方法深入分析了声衬的降噪效果,并用全模型理论计算和等效阻抗理论计算方法考虑了流速对降噪效果的影响,然后对此结构进行了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非对称吸声器的声学超表面声衬在厚度仅为2.5 cm (仅为252 Hz对应波长的1/54)的情况下,可实现252—692 Hz的频带范围内3 dB以上的降噪效果,为发动机降噪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依据马大猷教授的微穿孔板基本理论,在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完成吸声理论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参数选择并设计了微穿孔吸声反射板结构,用于新建的阶梯教室中。分析了这种微穿孔吸声反射板结构在阶梯教室中的声反射和声吸收的性能。经现场测试与主观评价,表明了此方法对阶梯教室控制音质效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雷声在大气中传播的吸收衰减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景川  袁萍  欧阳玉花 《物理学报》2010,59(11):8287-8392
选取青海大通地区一次地闪过程的雷声信号,利用信号处理理论,得到了观测点雷声的频谱;依据声波在大气中传播的理论,计算了大气对雷声传播的吸声系数,分析了吸声系数随环境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闪电发生距离、大气湿度和温度是影响雷声传播的主要因素.在一定闪电距离和大气环境下,吸声系数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频率小于100 Hz的雷声衰减很慢,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对其吸声系数的影响也比较小,在一定距离内的衰减可以忽略;频率大于500 Hz的高频信号吸声系数较大,并且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快速递增;吸声系数随温度呈非单调变化,频 关键词: 雷声传播 大气吸收 衰减  相似文献   

6.
水下微穿孔吸声体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忠  朱锡  梅志远  李浩 《声学学报》2010,35(3):329-334
根据马大猷院士的微穿孔板(MPP)理论,提出在可设计的夹芯复合隐身结构的空腔中附加微穿孔板层的水下微穿孔吸声体。基于微穿孔板的精确计算理论及水下声隐身结构的特点,考虑空腔深度、穿孔板厚度、穿孔直径及穿孔率等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对水下微穿孔吸声体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脉冲声管法对水下微穿孔吸声体试样的吸声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水下微穿孔吸声体有效地拓宽了低频吸声频带,其微穿孔板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也与理论分析一致;对于多种吸声机理并存的水下微穿孔吸声体的空腔个数、形状及谐振特性等也是影响吸声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必须结合所关心的频带对水下微穿孔吸声体进行匹配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最近研究表明,将声子晶体中的局域共振现象引入到水下吸声材料的设计中,可以观察到由局域共振引起的低频声吸收现象.为了进一步揭示局域共振低频吸声机理并获得更优的水下低频声吸收性能,研究了内嵌不同形状散射子的黏弹性声学覆盖层.利用晶格和散射子在空间排布的对称性,传统有限元方法得到简化,从而节约了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并通过将简化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与传统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简化有限元方法的正确性.结合位移云纹图,考察了特定频率点上振动模态与相应的局域共振吸声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内嵌圆柱形散射子的黏弹性覆盖层的吸声机理.进一步讨论了相同体积下不同形状的圆柱形散射子对黏弹性覆盖层吸声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提升覆盖层低频吸声性能的优化思路.通过讨论不同芯体材质对内嵌圆柱形散射子的黏弹性覆盖层吸声性能的影响,找到了改变第一共振峰位置的方法,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共振峰来实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宽带吸声.  相似文献   

8.
前文[3]从理论上计算了低频扩散声场通过一块矩形薄板入射到矩形闭空间的噪声衰减量,本文是实验部分。实验是在混响声场中做的。一个矩形薄铝板和长方体混凝土闭空间构成板/闭空间耦合系统,在混响室中对其在单频和一定带宽的白噪声激励下的声传入噪声衰减量进行了测量。并和前述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和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虑在N→S_A相变中,当T→T_c~ (相交点)时,声在液晶中传播引起的压力效应。使用模-模耦合方法计算了声的衰减和色散,得到在高频区间,声的衰减有反常发散行为,在低频极限声衰减的临界指数为2.5.当T→T_c~ 时,本文的理论曲线大体上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管道消声器是控制噪声沿管道传播的主要手段,随着消声器的使用日益广泛,人们对消声管道中声衰减规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消声管道通常用吸声材料层衬贴在管道内壁或装置在中间把管道分割成多格相互并联的通道.对于常用的片式消声器和蜂窝式消声器,通道截面一般为矩形.在早期的研究工作中,管道中的声传播规律大都根据一维近似理论得出,其声衰减系数与壁面的吸声系数相联系,目前在噪声控制中,消声器的设计公式往往仍因袭它的结果.实际上,一维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当壁面吸声系数较高或截面几何尺寸与波长相接近时,它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