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影响B型超声显像仪分辨率的诸因素,着重描写了采用电子聚焦和可变孔径控制电路提高B型超声显像仪图像的横向和纵向分辨率的具体实施方案,用此方法做成的聚焦控制电路简单,元件少,成本低,焦区分辨率可达2—3mm.  相似文献   

2.
乔东海 《应用声学》1991,10(1):47-48
声显微术是工业无损检测和超声医疗中常用的技术。超声的频率较高时(如远高于100MHz),机械扫描的超声显微装置可以得到很高的分辨率,这可以弥补扫描过程中,需要几秒扫描时间这个缺点。超声频率较低时(如远低于100MHz),则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扫描时间,尤其是超声显微术用在流水线生产上对廉价产品进行快速,频繁的检测时。在一个方向上用电扫描的显微术使这种需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罗曾义 《应用声学》1992,11(5):48-48
一、概 况: 本机由电发生器和T-1型系列压电超声换能器组成,可用于超声乳化、强化处理,包括超声乳化、清洗、分散、破碎和强化化学反应等,系一机多用。 本机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既可用于实验室小样试验处理,也可增加辅助设备配套用于工业生产。 二、主要性能和工作参数: 电发生器,频率14—20kHz可调,电功率0—250W可调。 T-1型系列压电超声换能器有T-1型T-1A型、T-1B型、T-1C型四种,都是带变幅器高强度超声换能器,频率14-20kHz,电功率小于250W。  相似文献   

4.
白净 《应用声学》1993,12(5):45-44
生物医学声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可做为生物医学声学的教材性书籍则不多见。针对从事生物医学声学方面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需要,《声学及医学超声应用——生物医学声学》一书已于1991年秋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者王鸿樟教授是我国生物医学声学专家、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声学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他又长期从事声学及医学超声的教学工作,此书亦乃多年教学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具有宽频带和易于制造二维阵列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超声换能器。该文针对图像声呐系统对新型超声换能器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结构和参数,并利用硅微加工技术制备出了该换能器,最后对其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换能器具有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功能,中心工作频率为1.965 MHz,6 dB相对带宽达到109.4%,在1 MHz、2 MHz和3 MHz频率时的接收灵敏度分别为-218.29 d B、-219.39 dB和-218.11 dB。该文研制的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显示出了优秀的宽频带特性,且工作频率和接收灵敏度性能均基本满足了高频图像声呐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三种肿瘤细胞对超声结合血卟啉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采用频率为1.6MHz,强度为1W/cm^2、3W/cm^2、5W/cm^2、7W/cm^2的聚焦超声结合血卟啉分别对腹水型小鼠S180细胞(Sarcomal80,S180)、艾氏腹水瘤细胞(Ehrlich Ascites Tumor,EAT)及H-22肝癌细胞进行杀伤效应研究,利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处理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细胞对超声结合血卟啉的敏感性不同,声照条件相同时,三种细胞对1.6MHz频率超声的敏感性依次为:S18〉EAT〉H-22,且对超声结合血卟啉敏感性明显大于单纯超声。无论是单纯超声组还是超声结合血卟啉组,三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超声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冯若  王志刚 《应用声学》1997,16(1):46-46
由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四川省声学学会医学超声学会、重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举办的“全国超声医学诊断、治疗及工程学学术会议”于1996年9月17日至20日在重庆市召开,重庆市政府及重庆医科大学等领导到会祝贺.来自全国各地的216名代表及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安排了专题报告论文22篇,交流论文222篇,个案报导99篇.论文内容较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外超声医疗诊断、治疗及工程学应用与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超声诊断的论文内容遍及到心脏、腹部、妇产、泌尿、小器官、胸部、颅脑及外周血管等各方面;超声治疗方面的论文则突出反映了我国在超声抗早孕及高强聚焦超声(HIFC)治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许多物体虽然不能透光但能透声,对此早就有人考虑利用声代替光来观察物体的细小结构,卅多年前Sokolov提出超声显微镜这一设想。光的散射是基于物质折射率的差异,声的散射则基于弹性性质的不同。声的波长决定了分辨率,为了获得几个μm的分辨率,便需要用几百MHz的超高频超声波。声全息技术的研究成功,特别是水面声全息像的激光扫描实时  相似文献   

9.
B超图像的斑纹噪声和人体软组织的随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海澜  王蜀楚  应崇福 《应用声学》1991,10(6):35-38,42
过去十多年间,有关B超图像的斑纹噪声(Speckle),人体组织的随机特性和超声组织鉴别的分辨能力等问题的研究非常活跃.这几个课题组成了当前超声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如有突破将使超声医学诊断技术向前迈出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邓京军 《应用声学》1993,12(2):8-43
对于频率高于50MHz的超声换能器,如何得到有较高幅度、近似于理想δ脉冲的激励信号是比较重要的。在高频换能器允许的条件下,适当提高激励信号的幅度和采用较陡的脉冲前沿,对于提高换能器的灵敏度及分辨率大有益处。一般驱动换能器多使用高频脉冲信号发生器,存在幅度低(<100V)、带容性负  相似文献   

11.
李化茂  冯若 《应用声学》1991,10(3):45-45
许多研究表明,低强度的超声辐照对细胞和组织有深远影响,特别在动物和人体骨折的愈合方面。这里报告的是,特定的超声加速了兔子腓骨骨折、人体的科利斯骨折和腔骨骨折的愈合。 试验选用的是175只成熟的雌性新西兰白兔(3.5—5.0kg),用无损的脉冲超声辐照锯开的腓骨。脉冲超声的载频为1.5MHz,它在软组织中衰减较小。为避免引起声空化和使组织发热,对超声幅值和平均功率加以限制。脉冲宽度取200μs、重复作用频率1kHz、输入声强(SATA)25±5mW/cm~2。为造成双侧“C”形腓骨骨折,采用了1mm的季格利(Gigli)锯,以确保骨骼横向接合并稳定愈合线。从切骨手术  相似文献   

12.
王坤  冷涛  毛捷  廉国选 《应用声学》2021,40(5):657-667
超声显微检测技术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已是检测电子封装可靠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到了电子封装的缺陷检测和精密测量等方面。针对电子封装的超声显微检测存在回波重叠、信噪比低等问题,近年来,发展了许多时频分析方法,用于获得优于常规方法的纵向分辨率,即实现超分辨率。本文首先介绍了超声显微检测的发展历史,对其检测原理和分辨率理论进行了简述;其次,综述了超声显微检测技术在电子封装中的主要应用与发展现状;然后,对超声显微检测的超分辨率成像方法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反卷积、连续小波变换和稀疏表示在实现超分辨率时的原理及适用场景;最后,探讨归纳了电子封装超声显微检测的主要研究方向及难点。  相似文献   

13.
医学超声中的超声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全面地介绍了医学超声与超声空化的关系,综述了医学超声各个应用领域中有关超声空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超声空化在医学超声中的作用及研究超声空化对发展医学超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世纪40年代,工业上用于探伤的超声脉冲回波技术首次被引入医学诊断,提出了A型(amplitudemode)诊断技术,从而掀开了超声诊断的历史篇章。A型超声诊断技术采用了如雷达或声纳的回波定位原理。当把一束超声波射入人体后由于人体内不同组织器官或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结构或状态(正常的和病变的)下的声学特征阻抗不同,就会引起强度与数量不同的反射或散射回波。示波器屏幕上Y轴表示回波幅度,X轴表示声波传入人体的时间(或深度)。医生就是根据这疏密与大小不同的回波波形进行诊断的。A型超声诊断技术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有效地应用于颅脑、眼睛、心、胰及胆等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梁士利  韩冬  徐美玲  崔霜  张玲 《发光学报》2012,33(2):182-186
以直径1 μm的脂质体为空化研究对象,从修正的Rayleigh空化方程入手,研究机械系数(MI)对300 kHz和1 MHz超声作用时空化效应的影响。脂质体的药物释放以超声作用前后脂质体中钙黄绿素的荧光强度为量度。模拟结果表明:在微泡振荡过程中,由超声波驱动产生的负向最大泡壁运动速度促使微泡半径从最大快速减小接近于零,微泡积聚到最大能量。对于300 kHz和1 MHz的激励超声,存在一个拐点(MI)值,当MI小于接近0.4时,1 MHz微泡半径变化幅度强于300 kHz;当MI>0.4时,300 kHz微泡半径变化幅度强于1 MHz。这一结果预示在此范围内,300 kHz的药物释放效果好于1 MHz。本研究为超声空化效应研究及超声药物释放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凤岐 《应用声学》1990,9(3):48-48
能够直观、迅速、确切、定量地检测B型、A型、M型超声诊断仪器性能质量的标准装置——人体组织超声仿真模块于1989年12月22日通过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认为,国产模块在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若干方面优于国外相应产品。 仿真模块即在超声声学特性方面模拟人体组织的仿真模型。有了这种设备,就可以在相当于临床真实人体的条件下检测B超等仪器的多项性能质量参数。  相似文献   

17.
医学超声诊断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兆龄 《应用声学》2008,27(4):245-249
近年来医学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许多新的方法在临床得到运用。本文介绍几项主要的新技术,包括介入诊断与治疗、非线性成像、功能性成像、多维成像、血管诊断和事后图像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王玉荣  杨日福 《应用声学》2023,42(2):357-362
该研究旨在研究双泡模型的自然共振频率对超声空化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自然共振频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单频超声和双频超声与自然共振频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初始半径是影响自然共振频率的主要因素;低频驱动下的非线性波动程度会比高频的更加剧烈,当驱动频率等于气泡自然共振频率时,超声空化的效果更好;双频超声取气泡自然共振频率时超声空化效果远远优于单频超声驱动。该研究在超声医学和理解超声空化特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铝制焊接容器超声导波成像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的安全评价需要,论文研究了超声导波成像检测技术。通过对铝制焊接容器中不同模态超声导波的频散曲线及波结构分析,选择激励频率为2 MHz的S1模态作为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健康监测的导波模态,并研制了适合铝制容器检测的2 MHz/S1模态压电晶片换能器,建立了超声导波成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经过有限次的扫查,就可以得到容器全壁厚范围内健康信息的超声导波图像,从而清晰地识别容器内的缺陷。该研究为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的健康监测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声探伤原理,对超声探伤实验装置进行了设计与创新,对超声探伤定位的时间分辨率问题进行研究,还探讨了其应用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